然而許元卻連腳步都沒有一絲一毫的停頓,他甚至沒有看劉暢一眼。
他的目光,始終落在前方那座威嚴(yán)的府衙輪廓上,眼神平靜得像一潭深不見底的古井。
只是,那嘴角不易察覺的一抹弧度,卻帶著一絲外人無法理解的嘲弄與期待。
“劉主簿。”
許元的聲音淡淡傳來,清晰地落入劉暢耳中。
“你說的這些,我都知道?!?/p>
劉暢一愣,隨即更急了:“知道您還……”
“我就是要讓他們參我。”
許元打斷了他的話,語氣依舊平淡,卻透著一股令人心悸的瘋狂。
“我就是要讓縣衙顏面掃地,就是攪得整個長安不得安寧?!?/p>
“老子不怕!”
???
劉暢徹底懵了,他張著嘴,大腦一片空白,完全無法理解許元的邏輯。
這是什么道理?有人上趕著找彈劾?
許元沒有再解釋。
他來長安城,又不是來給人做牛馬的。
既然李世民現(xiàn)在不愿弄死自己,那只有自己想點(diǎn)辦法了。
他現(xiàn)在搞得滿城風(fēng)雨,到時候必定有很多人站出來彈劾自己。
只有當(dāng)朝堂上再也無人能容得下他時,當(dāng)李世民不得順從大多數(shù)朝臣的民意時,自己就完成了。
此時的長安城,并沒有所謂的京兆府,而是分為東西兩個縣管轄,以朱雀大街為中軸線,東面由萬年縣管轄,縣衙設(shè)在宣陽坊。
而西面則由長安縣管轄,縣衙設(shè)在長壽坊。
終于,一行人在許元的帶領(lǐng)下,來到了長壽坊的長安縣縣衙。
門口的石獅子威嚴(yán)地矗立著,朱紅的大門緊閉。
門前,一排衙役早已聞訊而出,手持水火棍,排開陣勢,神情緊張地看著那片緩緩逼近的黑色人潮。
為首的班頭,色厲內(nèi)荏地高聲喝道:
“站?。 ?/p>
“府衙重地,不得喧嘩!爾等刁民,聚眾于此,意欲何為?還不速速散去!”
他的聲音很大,卻掩蓋不住尾音里的那一絲顫抖。
尋常百姓,見到這陣仗或許就怕了。
但今日,跟在許元身后的,是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張鐵,是義憤填膺的街坊,是數(shù)不清的、被這驚天冤情所吸引的長安百姓。
無人后退。
那兩具棺木,在衙役們驚恐的目光中,被穩(wěn)穩(wěn)地抬到了府衙門前的臺階下。
“砰!”
棺木被重重地放在地上,發(fā)出的悶響,如同戰(zhàn)鼓,敲擊在每個人的心上。
那班頭臉色一白,還想再喝罵什么。
許元卻在這時,緩緩上前一步。
他站在人群的最前方,站在那兩具棺木之前,緋色的官袍在肅殺的氛圍中,顯得格外刺眼。
他沒有說話,只是從懷中掏出了一塊烏木腰牌,隨手拋了過去。
“大理寺丞許元,奉命復(fù)查張王氏母女溺亡一案。”
他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壓過了所有的嘈雜。
“開門?!?/p>
“本官,要抬棺入堂?!?/p>
那班頭手忙腳亂地接住腰牌,只看了一眼,上面那鎏金的“大理寺”三個字,燙得他差點(diǎn)把腰牌扔在地上。
大理寺丞!
還是奉旨查案!
班頭的腿肚子瞬間就軟了,臉上的囂張跋扈蕩然無存,只剩下駭然與驚恐。
他哪里還敢多說一個字,連滾帶爬地沖向大門,一邊拍門一邊嘶喊:
“快開門!快!大理寺的許大人來了!快去稟報(bào)宋大人!”
“吱呀——”
沉重的府衙大門,在一片混亂中,緩緩打開。
許元面無表情,一揮手。
“抬進(jìn)去。”
張鐵和幾個漢子怒吼一聲,再次將棺木扛上肩頭,邁著沉重的步伐,踏入了縣衙的門檻。
百姓們也想跟著涌入,原本府衙是不允許這么多人一起進(jìn)來的,但許元卻再度說道。
“本官在此,讓他們一起進(jìn)來!”
沒辦法,那縣衙的衙役不敢多說什么,只得放行。
說完,他便帶著劉暢和張鐵等人,跟著棺木,走進(jìn)了那座深邃威嚴(yán)的府衙大院。
院內(nèi),早已有人得知了這一切。
衙役們奔走相告,官吏們面面相覷。
當(dāng)兩具棺木被徑直抬到公堂前的院子中央放下時,整個縣衙衙,陷入了一種詭異的死寂。
“許元!你這是什么意思!”
一聲怒喝,從公堂之上傳來。
眾人抬頭望去,只見一個身穿綠色官袍、面容方正的中年官員,正站在堂上,滿臉怒容地看著許元,他身后還跟著幾名主簿、錄事。
此人,正是長安縣衙的最高長官,長安縣令,宋文。
長安縣與萬年縣,跟天下的其他縣可不同,其他地方州縣,分為上縣、中縣、下縣。各縣的縣令官職品銜也不同,從七品到六品都有。
就像之前許元所在的長田縣,原本也只是一個下縣,他許元此前,也只是七品小官。
但長安縣和萬年縣可不同,他們是天下第一縣,所以兩個縣令的官職品銜都是正五品上!比現(xiàn)在許元這個大理寺丞的六品官還要高。
然而,許元只是抬起眼皮,不咸不淡地看了他一眼。
“宋大人?!?/p>
他拱了拱手,權(quán)當(dāng)行禮,語氣里沒有半分敬意。
“本官奉旨前來,只為一件事?!?/p>
“為民伸冤,還死者公道?!?/p>
宋文的目光,落在了那兩具棺木和旁邊雙目赤紅的張鐵身上,瞬間就明白了過來。
他的臉色,頓時變得更加難看,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陰翳。
“原來是張鐵家的案子?!?/p>
宋文冷哼一聲,拂袖道。
“此案本府早已審結(jié),其妻女乃是失足落水,不幸溺亡,人證物證俱在,早已蓋棺定論。許大人何故聽信這刁民一面之詞,將一樁尋常的意外,鬧得如此興師動眾?”
他這話,既是撇清關(guān)系,也是在給許元扣帽子。
許元聞言,卻是笑了。
那笑容很淡,卻比冬日的寒風(fēng)還要冷。
“哦?宋大人所了解的,似乎與本官親眼所見的,出入頗大啊?!?/p>
他上前一步,聲音陡然提高了幾分,氣勢瞬間壓了過去。
“本官是大理寺丞,受圣人親命,有權(quán)督辦、復(fù)審縣衙所有存疑之案!”
“宋大人,少說這些沒用的廢話。”
“本官今日,不是來與你商議的。”
“升堂,重審此案!將與此案有關(guān)的所有人等,立刻給本官帶到堂前!”
許元伸手指著堂上的驚堂木,一字一頓地說道。
“宋大人若是不審,沒關(guān)系?!?/p>
“本官今日,就在你這縣衙大堂上,親自來審!”
這番話,無異于當(dāng)眾撕破了臉皮,狠狠地抽在了宋文的臉上。
宋文氣得渾身發(fā)抖,臉色鐵青,指著許元的手指都在哆嗦。
“你……你……放肆!”
他身為長安縣令,五品大員,長安城的父母官,何曾受過這等奇恥大辱。
可偏偏,許元手里捏著“圣人旨意”這張王牌,他再怒,也不敢公然抗旨。
僵持。
空氣仿佛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