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承安那一趟西蜀之行后,西蜀便已經(jīng)從北齊邊境退兵。
他們退兵除了忌憚陸承安之外,另一方面則是來自于西蜀西南之外的幽冥鬼國。
失去了顧九淵的壓制,幽冥鬼國說不定就會有什么動向。
相比而言,西蜀天子還是更加忌憚那些擇人而噬的惡鬼。
畢竟一旦讓這些鬼物入境,那無疑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西蜀退兵之后,西梁和北燕也明顯有了些變化。
他們不再像之前那般激進,而是抱著一種觀望的態(tài)度。
但卻也依然保持著侵略性,始終陳兵邊境,隨時做好侵犯的準備。
北齊的大部分兵力都被調(diào)往西北邊疆,抵御這兩個超級大國。
同時天子也專門派出使臣,出使兩國,期望能夠達成和議。
除了這三國之外,北齊的北境的魔族才是真正的大患。
魔尊像是發(fā)了瘋一般,又一次掀起大舉進攻。
不僅是針對北齊北境,北燕的東北境也受到影響。
不過真正讓北齊感到頭疼的依然不是北境。
而是高昌國的魔患。
一開始大家都以為這場魔患只是那高昌王宮之內(nèi)的二十多萬魔化百姓。
包括鎮(zhèn)南王也是這樣認為的,他調(diào)集南境邊軍中的三支軍隊近十萬大軍前來合圍,自已也打算親自坐鎮(zhèn)高昌王宮之外。
想將這些魔化的百姓圍剿在高昌國王宮之內(nèi)。
但事與愿違,高昌國王宮之內(nèi)竟然出現(xiàn)了純血魔族。
而且還是魔族的十大魔皇中的三位。
原本這三位魔皇也未必是鎮(zhèn)南王的對手,但除了這三位魔皇之外,還有一位神秘人。
他不屬于魔族,但卻擁有一身魔功,還能驅使厲鬼,不人不魔不鬼,手段極為難纏。
鎮(zhèn)南王被四個對手拖住,原本以他麾下的將士依然能夠壓制住這些異魔和魔族。
但誰也沒想到,高昌王宮內(nèi)這些魔化的異魔與過去九州天下出現(xiàn)過的異魔全然不同。
在大家的認知中純血魔族很難被殺死,只有蕩魔山的蕩魔心法才能夠稍微輕松一些的對純血魔族造成致命傷害。
但被魔化的異魔卻不屬于此列。
異魔說難聽點就是一群失去了理智只知道殺戮的野獸。
或許有些異魔因為被魔化之前實力極高,成為異魔后也能保留一部分靈智,但他們與純血魔族之間還是有很大的差別。
至少心臟、大腦這些致命部位受到重創(chuàng)也還是會死。
但純血魔族卻不會,純血魔族只有將其魔魂徹底磨滅,一身魔氣消耗殆盡,魔核破碎才會死。
而這次,高昌王宮之內(nèi)的魔化百姓們卻也擁有了類似于純血魔族的能力。
近乎不死。
在這種能力的沖擊之下,鎮(zhèn)南王的大軍幾乎無法將他們圍剿。
蕩魔山的蕩魔師發(fā)現(xiàn)這一點后專門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這些異魔的身體已經(jīng)被魔化,但他們的靈魂卻已經(jīng)化為鬼物。
這就相當于魔和鬼的結合體。
想要殺死這些異魔,重創(chuàng)其身體還不夠,還必須要抹除他們已經(jīng)化為厲鬼的靈魂。
光靠那些大部分都是武道修行者的將士很難徹底殺死,必須要配合蕩魔山的蕩魔師,以及雁回山的驅鬼師合力才能剿滅。
正因為如此,鎮(zhèn)南王的大軍節(jié)節(jié)敗退。
最終鎮(zhèn)南王不得不下令,所有大軍退守到高昌國北方邊境。
全力阻攔這些異魔進入北齊南方諸國。
至于高昌國以南那些屬于東吳附庸的北景十三國,他們根本無力顧及。
不過鎮(zhèn)南王還是派人專門給東吳傳信,說明了這一批異魔的利害。
東吳天子當機立斷,立即派兵前往北境十三國,將這些異魔擋在高昌國境內(nèi)。
但結局并不樂觀。
東吳大軍同樣是節(jié)節(jié)敗退,最后不得不舍棄北境十三國,將所有兵力都集中在東吳北境。
以求自保。
北境十三國,徹底淪為異魔的屠宰場。
大批百姓開始驚恐遷徙,向著東吳境內(nèi)逃亡。
好在東吳并沒有封死他們的退路,所有逃亡而來的百姓只要沒有檢查出有魔化的可能,東吳全部接納。
如今在東吳傳道的李仲明于心不忍,親自前往北境十三國,帶著一眾高手開辟出了一條求生之路,讓十三國的百姓能夠通過這條路進入東吳。
其中,東吳三公主孫玲瓏也披甲上陣,身先士卒。
東吳和北齊也彼此聯(lián)合,開始研究如何將這些異魔徹底鏟除。
雙方高手合力,進入這一片區(qū)域不斷絞殺。
但到了后來他們發(fā)現(xiàn),這些異魔雖然沒有了神志,可卻進退有度,并不像那些毫無章法的野獸一樣,只知道一味的往前沖。
由此大家便得出一個結論,這些異魔似乎都受到了某種控制。
竟然能夠組成軍隊一般的規(guī)模,對東吳和北齊兩邊的大軍進行沖擊。
一時間竟然與東吳和北齊形成了對峙之勢,雙方誰也奈何不了誰。
兩國邊境上,戰(zhàn)事幾乎一天都未曾停過 。
這種局面,一直持續(xù)了半年之久。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
在這半年時間內(nèi),除了那些本來就名震天下的大人物之外,一個個如群星一般璀璨的人物也相繼崛起。
真武山武陽宗的天之驕子趙懷義,投身邊疆,與西北境的西梁和北燕交戰(zhàn)。
在戰(zhàn)場上被一名地仙境的武夫追殺,最終竟然在生死之境破境入地仙,并反殺了對方。
從此一戰(zhàn)成名天下知。
雁回山真?zhèn)鞯茏右幻?,于戎狄鬼蜮以自身精血壽元為代價,竟然請出了雁回山開山祖師的陰神附身,在戎狄鬼蜮一戰(zhàn)中滅掉近三萬厲鬼。
最終依靠著一戰(zhàn)滅萬鬼的功德,躋身一品驅鬼天師。
號稱雁回山開宗以來最年輕的一品天師。
天元劍宗,劍圣慕白座下大弟子慕九霄,于北境魔域孤身直入千里,斬殺異魔上萬,在與一頭魔皇交戰(zhàn)中躋身超品劍仙之列。
還有諸多大大小小的宗門以及朝廷中的年輕人在這一場動亂中嶄露頭角,成為北齊天下的新星。
但在這些新崛起的年輕一輩群星之中,有一批毫無疑問才是最耀眼的存在。
李仲明他們這些修訂宗學的北齊大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