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帳之內,落針可聞。
十一萬對三十五萬,冷冰冰的數(shù)據(jù)壓得帳內所有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驕兵悍將,都有些喘不過氣來。
這不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搏殺。
這是一場以卵擊石般的豪賭。
賭輸了,便是十余萬大唐精銳,埋骨異鄉(xiāng)。
賭輸了,便是他李世民御駕親征,威名掃地,更有甚者,整個大唐的國運,都要為之動搖。
李世民的指節(jié),無聲地敲擊著帥案。
一下,又一下。
沉悶的聲響,如同催命的鼓點,敲在每個人的心頭。
良久之后,他的目光再一次鎖定了許元。
“許卿?!?/p>
李世民的臉上閃過一絲尷尬,他發(fā)現(xiàn),自己似乎是越來越依賴許元了。
這種時候,他想不到破局之法,首先想到的,就是找許元!
“咳咳……此局,可有解法?”
但這一次,許元卻沒有立刻回答。
他緩緩地閉上了眼睛。
那雙總是平靜得仿佛能倒映出星辰大海的眸子,此刻合上了。
帳內眾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這情況……
連許元,都沉默了么?
連這個總能化腐朽為神奇的年輕人,都感到棘手了嗎?
一時間,剛剛被許元一番分析點燃的些許希望,似乎又在迅速冷卻。
許元的腦海中,正在思考著如何利用大唐現(xiàn)有的兵力戰(zhàn)勝三國聯(lián)軍。
紅衣大炮、燧發(fā)槍,這些劃時代的武器,的確是大唐的殺手锏。
但它們,不是神。
它們可以摧毀城墻,可以撕開敵陣,可以在局部戰(zhàn)場上形成碾壓之勢。
可面對三十五萬大軍,從四面八方,如潮水般涌來的敵人,這些殺器能殺多少?
一萬?五萬?還是十萬?
殺光了炮彈,打完了子彈之后呢?
剩下的,依舊是一場慘烈無比的白刃血戰(zhàn)。
以一敵三,大唐的勇士再悍不畏死,最終也只會被人海戰(zhàn)術,活活耗死。
這一仗,不能只靠武器。
想要贏,就必須要有足夠的人。
而人……
大唐的陣營,現(xiàn)在僅有十萬人馬,而且經(jīng)歷了遼東城之戰(zhàn)和安市城之戰(zhàn),其中還有不少傷兵,想要發(fā)揮出全部戰(zhàn)力是不太現(xiàn)實的。
而且,面對即將滅國的大唐精銳,高句麗的二十萬大軍雖然是臨時拼湊,但也絕對會凝聚出強大的戰(zhàn)斗力。
唐軍所面對的,絕不是一支烏合之眾!
現(xiàn)在,勝負的關鍵,倒成了高延壽和高惠真率領的那八萬多高句麗軍隊了!
這可不是一支臨時拼湊的軍隊,他們是高句麗的職業(yè)軍人,還有靺鞨族的部分精銳,而且還有重甲騎兵!
若非遇到紅衣大炮,以及更加精銳的唐軍,他們也未嘗不是遼東的一只精銳主力!
只是……
如何讓這幫人真心為大唐而戰(zhàn),就成了問題!
他們是高句麗人和靺鞨族人,面對此前的情況,他們的投降是不得已而為之,但若是到了平壤戰(zhàn)場上,到時候唐軍與三國聯(lián)軍力量懸殊,就難保他們不會反水。
許元閉目沉思了起來……
許久之后,許元猛然睜開了雙眼。
那雙眸子中,沒有了之前的平靜,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近乎瘋狂的冷靜與決絕。
“陛下?!?/p>
他開口了,聲音不大,卻透著一股斬釘截鐵的力量。
“此戰(zhàn),非但能打,而且,能贏!”
此言一出,滿帳皆驚。
尉遲恭瞪圓了銅鈴般的眼睛,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
“許元,你……你沒說胡話吧?十一萬對三十五萬,怎么贏?”
許元沒有理會尉遲恭,他的目光,直視著龍椅上的李世民,一字一句道:
“陛下,諸位將軍,你們算錯了一筆賬?!?/p>
“我們,不是十一萬大軍?!?/p>
李世勣眉頭緊鎖:
“許元,此話何意?我軍兵力,方才已清點得明明白白。”
許元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弧度。
“英國公,你們忘了嗎,在安市城外,還有八萬多名,剛剛放下武器的高句麗降卒?!?/p>
此言一出,帳內頓時響起一片議論之聲。
張亮性子急,當即反駁道:
“奮威將軍,那些降卒如何能算作我軍戰(zhàn)力?他們不臨陣倒戈,沖擊我軍軍陣,便已是謝天謝地了!”
“正是!”
“一群喪家之犬,焉能信任?”
“將后背交給他們,我寧愿多砍兩個敵人!”
反對之聲,此起彼伏。
許元抬起手,輕輕向下一壓。
帳內的嘈雜,奇跡般地平息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再次聚焦于他。
“諸位,我知道你們在擔心什么?!?/p>
許元的聲音,沉穩(wěn)而有力。
“但,如果我們能讓他們,心甘情愿地,為我大唐而戰(zhàn)呢?”
“什么?”
“心甘情愿?”
“這……這怎么可能!”
許元環(huán)視眾人,繼續(xù)分析道:
“一旦這八萬降卒能夠為我所用,那我軍的總兵力,將達到近二十萬?!?/p>
“二十萬,對陣三十五萬?!?/p>
“兵力差距,瞬間從一比三,縮小到了一比二以內?!?/p>
他走到巨大的沙盤前,拿起長桿。
“再看敵人?!?/p>
“三十五萬聯(lián)軍,聽著嚇人,實則,都想著讓另外兩方多出力,自己坐收漁利?!?/p>
“心不齊,便是他們的必敗之理!”
隨后,他又用長桿重重地點了點代表高句麗的黑色小旗。
“再者,高句麗二十萬大軍,主力已在安市城下被我軍殲滅。剩下的,不過是臨時征召的老弱病殘,是守城有余,野戰(zhàn)不足的殘兵敗將?!?/p>
長桿一劃,指向了倭國的赤色小旗。
“倭國五萬,其中兩萬,是我們的手下敗將,早已嚇破了膽。那三萬所謂精銳,遠渡重洋,水土不服,戰(zhàn)力能剩下幾成,尚未可知?!?/p>
最后,他的長桿落在了百濟的白旗之上。
“至于這十萬百濟軍,更是各懷鬼胎。他們是來占便宜的,不是來拼命的。一旦戰(zhàn)局不利,第一個逃跑的,必然是他們?!?/p>
“三個國家,三種心思,互不統(tǒng)屬,各自為戰(zhàn)?!?/p>
“這樣的三十五萬,不過是一盤散沙!”
許元收回長桿,目光灼灼地看向眾人。
“反觀我大唐將士,皆是百戰(zhàn)精銳,上下一心,令行禁止!”
“以我大唐近二十萬虎狼之師,對陣敵方三十五萬烏合之眾?!?/p>
“諸位,這一仗,勝算,幾何?”
一番話,說得帳內眾人,呼吸都變得粗重起來。
原先那座壓得人喘不過氣的大山,仿佛被許元這番話,硬生生劈開了一道巨大的裂縫。
陽光,似乎透了進來。
是啊。
如果……
如果那八萬降卒真的能為我所用……
那這一仗,的確大有可為!
所有人的眼中,都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
然而,長孫無忌那略顯蒼老的聲音,卻如同一盆冷水,再次澆下。
“許元?!?/p>
長孫無忌緩步走出,渾濁的老眼緊緊盯著他。
“你說的,是最好的可能?!?/p>
“但,老夫只問你一句?!?/p>
“如何,才能保證那八萬高句麗降卒,能真心歸附大唐,為我等效死命?”
“他們剛剛國破家亡,妻離子散,這份血海深仇,豈是三言兩語能夠化解的?”
“人心,是最難測的東西。你如何保證,他們在戰(zhàn)場上,不會將刀口,對準我們自己人?”
這個問題,如同一把利劍,直刺所有問題的核心。
帳內的氣氛,再次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