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男孩,是張新當初和董卓說好,要過繼回董家的。
這是董卓不打蔡邕這張牌的條件。
董卓并未違背承諾,張新自然也要恪守諾言,
本來他是想給這孩子起名董承的,意為傳承董家香火。
但想想還是算了。
畢竟朝中有個正牌董承,將來若是傳揚出去,那就顯得他太惡趣味了。
還是叫董繼吧。
當晚,張新又犒賞了一次士卒。
士卒們聽說張新家中接連添丁,頓時歡呼雀躍。
戰(zhàn)爭是什么?
是‘死’!
但我們的主將卻在‘死’之前連著‘生’了兩個,這是什么?
這是吉兆??!
這意味著我們都能‘生’啊!
一時間,張新營中士氣大振。
張新也沒想到,自家老婆生娃還能提振士氣,心中不由喜悅。
這是好事。
冷兵器時代,打仗大多打的就是一個士氣。
眼下漢軍士氣高昂,確實是個好兆頭。
......
在初平四年十月份的最后一天,蜀軍先鋒趙韙率領一萬兵馬,抵達陽平關下。
徐和得知消息后嚴陣以待,同時派出快馬,向張新匯報。
趙韙軍抵達陽平關后,并未急于發(fā)起攻擊,而是派出兵馬警戒,掩護主力扎營。
“老徐?!?/p>
管亥站在關墻上,看著關外忙于扎營的蜀軍,對身旁的徐和問道:“敵軍遠道而來疲憊,如今又忙于扎營,我們要不要點一支兵馬出關,殺他個措手不及?”
“全軍堅守不動?!?/p>
徐和搖搖頭,“明公給我們的命令是守好陽平關,不是出擊,你不要輕舉妄動?!?/p>
他太了解管亥了。
這貨就是個好戰(zhàn)分子,一遇到點什么事情,總想著帶兵沖殺。
果然,管亥發(fā)出一聲嘆息。
“啊呀,這也太可惜了?!?/p>
管亥指著關外的蜀軍說道:“你看,那些蜀軍累得都有點站不穩(wěn)了,我們要是現(xiàn)在出關,肯定能大殺一番!”
“你想試試明公的軍法嗎?”
徐和懶得理他,直接搬出軍法。
張新的軍法十分嚴格。
不得命令,擅自出擊,哪怕勝了,那也是沒有功勞,反而要治罪的。
管亥聞言訕訕一笑。
“走吧,我們先回去?!?/p>
徐和帶著管亥離開,“司馬在城頭上看著,敵軍若有什么異動,隨時來報?!?/p>
“交給我吧?!?/p>
司馬俱點了點頭。
城下,趙韙對著前方回來的斥侯問道:“如何?關內敵軍可有異動?”
“沒有?!?/p>
斥侯搖搖頭,“敵軍只在城頭戒備而已。”
“敵將也是個持重的人啊......”
趙韙面色凝重,“這陽平關,不好打了?!?/p>
天色漸暗,蜀軍大營終于搭出了一個框架,勉強可以住人了。
趙韙見漢軍一直沒有動作,找來一名傳令兵。
“讓張任帶他的伏兵撤回來吧?!?/p>
“諾?!?/p>
傳令兵打馬而去。
過了一會,蜀軍伏兵從山中出來,與警戒的兵馬一同回營。
“還好老徐謹慎,要是聽老管的,今日怕是要吃大虧了?!?/p>
司馬俱站在城頭,將關外景象盡收眼底,見蜀軍伏兵出來,心中不由有些慶幸,命左右看好城頭,下城找徐和匯報情況去了。
徐和聽完,瞥了管亥一眼。
管亥有些尷尬。
“誒,老徐?!?/p>
管亥突然靈光一閃,“要不咱們今晚出關夜襲吧?”
“你看嗷,蜀軍今日扎營之時,我軍沒有出擊,眼下營壘已成,我軍反而出擊,對方一定想不到!”
“蜀軍疲憊,今夜......”
“滾!”
徐和直接打斷,“你要夜襲,你自已一個人去,莫要連累弟兄們被明公處罰?!?/p>
“嗯,嗯......”
管亥哼唧兩聲。
他提議夜襲,也只是想緩和一下尷尬的氣氛而已。
既然徐和不同意,那就算了。
“老徐?!?/p>
司馬俱開口問道:“今晚誰來守夜?”
“我來吧?!?/p>
徐和看了管亥一眼,實在有些放心不下,起身走了出去。
“你二人今夜好好歇息?!?/p>
......
趙韙回到中軍大帳,寫下今日戰(zhàn)報,命人送給劉焉,隨后將麾下眾將召集起來。
過了一會,張任、龐異、李樂等人來到。
趙韙詢問了一下各營情況,便讓眾將加強警戒,各自散去休息。
“司馬?!?/p>
張任突然開口,“我軍遠來疲憊,營寨又不完善,敵軍極有可能前來夜襲?!?/p>
“末將請領一支兵馬,就在營外設伏。”
趙韙想了想,覺得張任的擔憂不無道理。
“那我就給你兩千兵馬設伏,今夜有勞了?!?/p>
“末將領命?!?/p>
張任干勁十足。
趙韙看著他,面露贊許之色。
這個小將是他在劉焉的州府內發(fā)現(xiàn)的,現(xiàn)任從事之職。
不過他并不是劉焉征辟來的,而是前任刺史留下的遺產。
趙韙見他身材雄壯,為人處世又很有德操,覺得他不是凡人,便有心結交。
一番交談下來,趙韙發(fā)現(xiàn)他雖出身寒門,卻在軍事上頗有才能。
于是,此次出征,趙韙便找劉焉將張任要了過來,留在軍中參謀軍事。
張任得了趙韙許可,興沖沖的調兵出營,設伏去了。
然而關內的漢軍依舊沒有任何動作。
張任在寒風中蹲了一個晚上,直到天明,才吸著鼻涕回營。
媽的,這鬼天氣,凍死個屁了。
趙韙好生安撫了他一番,下令大軍繼續(xù)完善營寨,休整恢復體力,等待劉焉的下一步命令。
白水關內,劉焉收到了趙韙的戰(zhàn)報。
“敵將持重,陽平險要,怕是難取?”
劉焉面色陰沉的看向身旁一人,“公祺,除卻陽平關以外,我軍可還有其他道路進入漢中?”
此人正是張魯。
張魯自從那日逃脫之后,在山中足足轉了一個多月,才找到了劉焉大軍。
幸好他身邊還有兩名忠心耿耿的鬼卒,不僅為他尋找草藥治傷,還盡力尋找食物。
否則光是屁股上的那支箭,就足以要了他的命。
饒是如此,當他勉強逃出群山,來到劉焉面前之時,也瘦的只剩下皮包骨了。
劉焉得知漢中失守,勃然大怒,當即就要斬了他。
幸虧自家老娘頗善鬼道,劉焉為卜吉兇,此次出征也將她帶在了身邊。
若是沒有老娘求情,恐怕他現(xiàn)在早就死了。
聞得劉焉發(fā)問,張魯下意識的摸了摸屁股。
“有的牧伯,有的?!?/p>
“除了陽平關外,從蜀中進入漢中的道路還有兩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