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給命令,自行決斷?”
王猛見張新給了他如此巨大的自主權(quán),又派了三員大將給他,心中十分感動。
張新選的這三個人非常巧妙。
張郃投降不過年余時間,沒什么機會立下功勞,話語權(quán)不高。
徐晃曾與王猛合作,接受過他的指揮。
吳敦就更不必說了。
他在堂中的實際地位,只比剛剛投降的楊昂等人高上一些。
王猛雖然年幼,但跟隨張新日久,也有計取河東這樣的功勞,資歷、能力都說得過去。
更何況他還與張新有親。
這三個人不會對王猛起什么不服之心。
吳敦兇悍,張郃、徐晃皆是智勇雙全之輩。
有他們相助,守個定軍山,應(yīng)當不成問題。
“末將必不負主公所托!”
王猛再次應(yīng)道,隨后看向張郃三人,躬身一禮。
“有勞三位將軍助我。”
“末將自當盡忠職守。”
張郃回了一禮,心中有些興奮。
張新的小舅子啊......
這活兒要是干好了,以后還愁不被重用嗎?
“景略放心,吾自當鼎力相助?!?/p>
徐晃微笑點頭。
他和王猛的交情不錯,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
吳敦看了看張郃,又看了看徐晃,撓撓頭。
“俺也一樣!”
張新臉上露出一絲笑容,揮手示意三人歸隊,隨后又道:“臧霸、尹禮?!?/p>
“嗯?還有我們的事兒呢?”
臧霸、尹禮有些意外,連忙出列。
“末將在?!?/p>
“你二人自討董之時隨我以來,一路頗有功勞......”
張新之言,引得二人心中一陣竊喜。
討董之前,張新為了立威,曾以觸犯軍法的名義,奪了他們的兵權(quán),將他們貶為士卒。
雖說事后張新又將兵權(quán)還給了他們,讓他們自行歸去,但孫觀看到了張新能力,覺得跟著他比跟著陶謙有前途,于是便決意留下。
臧霸等人被孫觀說服,也一并留了下來。
然而張新麾下卻沒有陶謙那邊那么好混。
他們留下的代價,就是交出兵權(quán),以部將的身份跟隨其余大將征戰(zhàn)。
臧霸等人的心里自然是憋著一股勁兒,想要立下功勞,拿回并且超越先前的地位。
只可惜,隨后的冀州之戰(zhàn),韓馥只堅持了不到十天就投降了。
他們沒有表現(xiàn)的機會。
關(guān)中勤王,他們跟隨徐和的北路軍出擊,結(jié)果人還在路上呢,長安就被張新拿下了。
也沒有表現(xiàn)的機會。
這讓臧霸等人又喜又愁。
喜的是,這個新主公確實比陶謙厲害多了,跟著他絕對有前途。
愁的則是......
主公太強了,強到似乎不怎么需要他們。
這還怎么立功?
因此在這次的漢中之戰(zhàn),他們跟隨徐和攻打陽平關(guān),也是拼了命的表現(xiàn)。
終于,明公看到我們了?
二人不由升起一絲期盼之情。
果然,張新繼續(xù)說道:“我撥給你二人兩千兵馬,就在燼水與天蕩山之間扎營?!?/p>
“蜀軍若遣兵馬翻越走馬嶺,試圖通過馬鳴閣道沿燼水南下,你二人便拒之。”
“末將領(lǐng)命!”
臧霸、尹禮強忍激動,抱拳應(yīng)下。
熬了這兩年多,總算再次拿到獨領(lǐng)一軍的資格了!
“樂進。”
張新再看向樂進。
“末將在!”
樂進出列,面色堅毅。
張新取出一支令箭。
“你領(lǐng)本部兵馬,伏于天蕩山附近,等我命令?!?/p>
樂進上前接過。
“末將領(lǐng)命!”
“其余人隨我中軍,在漢山駐扎!”
張新環(huán)顧眾人,“諸位將軍,依令行事?!?/p>
“諾!”
眾人轟然應(yīng)諾,行禮告退,各自回去準備。
張新領(lǐng)著兵馬撤出南鄭,渡過漢水,前往漢山大營。
從地圖上看,漢山腳下的這塊平原不大,實際上卻是不小。
方圓足有十余里至二十余里。
平原上還有著一些三五十米的低矮丘陵,可以充當瞭望點。
士卒站在這些瞭望點上,便能將對岸的一舉一動盡收眼底。
張新來到一處丘陵上,看著不遠處的南鄭,心中感慨。
這地方若不是被巴山山脈阻斷了退路,確實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天賜的用兵之地。
張新勘察完地勢,親自布置大軍,隨后便在營中耐心等待。
又過幾日。
劉焉的先鋒沒有等到,長安那邊倒是來了幾批人。
第一批是蔡邕派過來的。
蔡琰生了,是個男孩。
“母子平安?”
張新看過信后,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好,好,好......”
又當?shù)恕?/p>
“老典?!?/p>
張新看向典韋,“傳令,今日殺牛宰羊,犒賞三軍?!?/p>
“告訴士卒們,我家又添丁了,今日與他們同樂?!?/p>
大戰(zhàn)在即,士卒們的精神其實都很緊繃。
哪怕是百戰(zhàn)老卒,在臨戰(zhàn)前的一段時間也是如此。
張新本就打算在戰(zhàn)前犒賞一次士卒,現(xiàn)在蔡琰添丁,正好是個合適的理由。
“諾?!?/p>
典韋也很高興,“恭喜主公,賀喜主公?!?/p>
張新哈哈大笑。
蔡府家仆等他的情緒平穩(wěn)之后,小心翼翼的開口問道:“大將軍,我家主君讓我問問,小公子的名字......”
“你和老師說,就按先前說好的,他自已起就行?!?/p>
張新笑道:“你下去領(lǐng)賞吧,今日好好休息一番,明日再回?!?/p>
蔡府家仆一聽有賞,大喜拜謝。
“多謝大將軍!”
是夜,張新軍殺牛宰羊,士卒開懷暢飲,營中好不熱鬧。
一番吃喝過后,緊張的氣氛淡去不少。
張新領(lǐng)著親衛(wèi)在營中巡視,防止有人醉酒鬧事。
也就是劉焉大軍尚未抵達,否則他是不可能如此放縱士卒的。
張新看著熟睡中的士卒,心中暗道:“算算時間,小白那邊差不多也該生了吧......”
去年勤王之時,張新誰都沒帶,就帶了董白一人。
雖說后來有了蔡琰,可二者那會的關(guān)系畢竟見不得光。
董白獨占了張新好幾個月,早就懷上了。
果然,次日正午,劉華派出的人到了。
張寧不在長安,大將府的后宅自然由她來管理。
董白也生了,也是個男孩。
按信中的日期,要比蔡琰那個晚上幾日。
不過,大將軍府中送信的士卒,要比蔡府家丁訓練有素。
因此董白雖然晚了幾日,雙方的信使卻是前后腳到。
“名字么......”
張新想了想,提筆寫了一封回信。
“就叫董繼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