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懋卿,你親自去一趟沿海,暗中聯(lián)絡大村純忠。告訴他,若能成事,日后少不了他的好處?!?/p>
鄢懋卿躬身應諾。
“下官明白。”
“父親。”
嚴世蕃忽然壓低聲音。
“朱翊鈞和俞大猷在陸上或許能抵擋倭寇,但在海上...他們絕不是佛郎機戰(zhàn)船的對手?!?/p>
嚴嵩眼中精光一閃。
“你的意思是...”
“兒子可以親自寫信給澳門的佛郎機船長,許諾他們更多通商特權。只要他們派幾艘戰(zhàn)船封鎖長江口,朱翊鈞就是有通天的本事也施展不開!”
高寒文激動地插話。
“對!斷了海運,江南的絲綢茶葉就運不出去,那些商賈自然會怨恨朱翊鈞!”
嚴嵩滿意地點點頭。
“世蕃此計甚妙。不過要做得隱秘,不可留下把柄?!?/p>
“父親放心,兒子省得?!?/p>
嚴世蕃陰笑道。
“那些紅毛鬼貪得無厭,只要給足銀子,讓他們打自己親爹都愿意?!?/p>
羅龍文猶豫道。
“首輔大人,朝堂上我們該如何應對?朱翊鈞此次擊退倭寇,聲望必定大漲...”
嚴嵩冷笑一聲。
“龍文啊龍文,你跟著老夫這么多年,怎么還是如此天真?”
他緩緩站起,負手走到窗前。
“傳話給都察院那幾個,讓他們明日上折子彈劾朱翊鈞擅啟邊釁,激怒倭寇導致沿海不寧。”
“妙??!”
嚴世蕃拍案叫絕。
“他打了勝仗,我們反而告他挑起戰(zhàn)端!”
嚴嵩繼續(xù)道。
“另外,讓六科給事中聯(lián)名上奏,就說朱翊鈞私自改良軍械,有謀逆之嫌?;噬献罴芍M這個。”
高寒文興奮地搓著手。
“首輔大人高明!下官這就去安排。”
“不急?!?/p>
嚴嵩抬手制止。
“先讓言官們放出風聲,就說朱翊鈞的火器來路不正,可能是勾結外夷所得。等謠言傳開了,再上奏折不遲?!?/p>
羅龍文心悅誠服地躬身。
“首輔大人運籌帷幄,下官佩服?!?/p>
嚴世蕃走到父親身邊,低聲道。
“父親,兒子還有一計。不如讓倭寇抓幾個百姓,然后放出話,說是朱翊鈞不肯談判才導致他們被殺...”
嚴嵩眼中帶著贊賞,但表面仍嚴肅道。
“此事要做得干凈,不可留下痕跡?!?/p>
“兒子明白?!?/p>
嚴世蕃獰笑道。
“死人是不會開口的?!?/p>
書房內的氣氛漸漸熱絡起來,眾人仿佛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蠟燭燃盡了一支,仆人輕手輕腳地進來更換。
嚴嵩坐回太師椅,環(huán)視眾人。
“諸位,今日所議之事,出我口,入爾耳,絕不可外傳?!?/p>
眾人齊聲應諾。
“謹遵首輔大人之命!”
嚴世蕃那只獨眼在燭光下帶著野獸般的光芒。
“朱翊鈞以為贏了一陣就能高枕無憂?哼,好戲才剛剛開始!”
鄢懋卿諂笑道。
“有小閣老運籌帷幄,朱翊鈞那黃口小兒豈是對手?”
“不可輕敵?!?/p>
嚴嵩沉聲道。
“朱翊鈞年紀雖輕,手段卻老辣。
這次他能一日擊潰倭寇,絕非僥幸。”
高寒文咬牙切齒。
“首輔大人,下官實在咽不下這口氣!那些分田的法令一下,我高家?guī)状说男难鸵吨T東流了!”
“父親,您是說...這皇莊變法和論功授田,根本就是個圈套?”
嚴世蕃那只獨眼中帶著驚疑不定的光芒,手中茶盞微微顫抖,茶水濺出幾滴在紫檀木案幾上。
嚴嵩沒有立即回答,而是用枯瘦的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發(fā)出沉悶的聲響。
八十歲的老人,臉上的皺紋如同刀刻,一雙眼睛卻亮得嚇人。
“羅大人,你怎么看?”
嚴嵩突然開口,聲音沙啞如砂紙摩擦。
羅龍文身子一顫,連忙放下茶盞,拱手道。
“閣老明鑒。下官細想之下,確實蹊蹺。
朱翊鈞和張居正哪來那么多銀子回贖土地?
光是順天府一地,投獻買斷的田畝就不下百萬,按每畝一兩算...”
“就是一百萬兩!”
嚴世蕃猛地拍案,茶盞跳了起來。
“整個大明的縉紳加起來,怕是有上千萬畝投獻田!他們拿什么贖?”
嚴嵩冷笑一聲,燭火在他眼中跳動。
“拿什么贖?根本就沒打算贖!”
書房內一時寂靜,只聽得窗外雨聲漸大,打在屋檐上噼啪作響。
“這是要...掀桌子啊?!?/p>
羅龍文喃喃道,臉色煞白。
嚴世蕃的獨眼瞇成一條縫。
“張居正那個偽君子!十年前他寫《陳六事疏》時,就提到要清丈天下田畝。如今看來,他早就在謀劃這一天!”
“不止張居正?!?/p>
嚴嵩緩緩起身,走到窗前,望著漆黑的夜色。
“朱翊鈞這招更毒。他讓張居正沖鋒陷陣,自己躲在后面。事成了,功勞是他的;事敗了,黑鍋是張居正的。”
羅龍文倒吸一口涼氣。
“好一招借刀殺人!”
嚴世蕃咬牙切齒。
“父親,我們不能坐以待斃!這些年來,我們嚴家為朝廷鞠躬盡瘁,他們卻要斷我們的根!那些投獻田,可都是...”
“都是我們的命根子?!?/p>
嚴嵩轉過身,眼中寒光四射。
“沒了這些田,我們拿什么養(yǎng)門生故吏?拿什么維持朝中勢力?”
雨聲忽然變大,一道閃電劃破夜空,照亮了嚴嵩那張陰鷙的臉。
“世蕃,立刻寫信給索扎、大友宗麟、尹元衡、莽應龍、鄭檢,還有俺答。”
嚴嵩的聲音低沉而堅決。
“告訴他們,朱翊鈞和張居正要掀桌子了,讓他們別傻等著被宰!”
嚴世蕃一驚。
“父親,這是要...”
“要造反嗎?”
嚴嵩冷笑。
“不,這是自保!朱翊鈞既然不給我們活路,那就別怪我們心狠手辣!”
羅龍文額頭滲出冷汗。
“閣老,此事非同小可...”
“怕什么!”
嚴嵩猛地拍案。
“老夫今年八十了,橫豎都是死。但死也要拉幾個墊背的!”
嚴世蕃眼中閃過狠色。
“父親說得對!我這就去寫信。不過...光靠外援還不夠,我們得在京城有所準備。”
嚴嵩滿意地看了兒子一眼。
“不錯。
羅大人,你在五城兵馬司的人,還能用嗎?”
羅龍文咽了口唾沫。
“能...能用。下官有個表侄在兵馬司當差,手下有幾十號人?!?/p>
“好?!?/p>
嚴嵩走回書案前,提筆蘸墨。
“世蕃,你負責聯(lián)絡外援;羅大人,你準備在城內策應。記住,打仗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敗了一回不要緊,關鍵是要讓他們不得安寧!”
嚴世蕃獰笑。
“父親放心,兒子明白。對了,火藥局那邊...”
嚴嵩筆鋒一頓,眼中精光暴漲。
“火藥局是關鍵。
朱翊鈞那些新式火器,都是從那里出來的。若能...”
“兒子懂了?!?/p>
嚴世蕃陰森一笑。
“我這就安排人手,必要時...”
“先別輕舉妄動。”
嚴嵩打斷他。
“老夫要親自去看看。”
羅龍文大驚。
“閣老,這太危險了!”
嚴嵩冷笑。
“危險?老夫活了八十年,什么風浪沒見過?”
他放下筆,吹干墨跡。
“你們去準備吧,記住,動作要快,時機不等人!”
玉熙宮內,檀香繚繞。
嘉靖皇帝盤坐在蒲團上,雙目微閉,手中捻著一串沉香木念珠。
“主子,酉時到了?!?/p>
呂芳輕手輕腳地走進來,手中捧著一個錦盒。
“該進丹了。”
嘉靖緩緩睜開眼,目光如電。
“吳明、吳亮那邊有消息了?”
呂芳躬身道。
“回主子,剛收到密報。
朱大人用新式火器打掉了倭寇營壘,岸上的倭寇已經肅清?!?/p>
嘉靖嘴角微揚。
“好,很好。
朱翊鈞沒讓朕失望?!?/p>
呂芳小心翼翼打開錦盒,取出一顆龍眼大小的金丹。
“主子洪福齊天,倭寇不過是跳梁小丑。”
嘉靖接過金丹,卻不急著服用。
“嚴嵩那邊有什么動靜?”
呂芳低聲道。
“據東廠密報,嚴世蕃和羅龍文今日去了嚴府,密談了兩個時辰?!?/p>
“哼。”
嘉靖冷笑一聲。
“老狐貍坐不住了?!?/p>
他將金丹放入口中,接過呂芳遞來的參湯送服。
呂芳猶豫了一下。
“主子,嚴嵩會不會...”
“會不會狗急跳墻?”
嘉靖放下參湯,眼中帶著銳利。
“他當然會。八十歲的人了,拼死一搏也在情理之中?!?/p>
呂芳額頭滲出細汗。
“那要不要先...”
“不急?!?/p>
嘉靖站起身,走到窗前。
“朕倒要看看,他能翻出什么浪來?!?/p>
轉身看向呂芳。
“火藥局那邊如何?”
呂芳連忙道。
“一切正常。新式火器已經秘密運往沿海,留下的都是些舊物。”
嘉靖點點頭。
“嚴嵩肯定會打火藥局的主意。呂芳,你親自去一趟,帶御林軍把火藥局看起來。對外就說...火藥局出了事故,暫時封閉。”
呂芳躬身。
“奴才明白。只是...若嚴嵩親自去查看...”
嘉靖眼中帶著冷意。
“那就讓他看。不過...要讓他看到我們想讓他看到的?!?/p>
呂芳心領神會。
“奴才這就去安排?!?/p>
嘉靖忽然叫住他。
“等等?!?/p>
呂芳連忙轉身。
“主子還有什么吩咐?”
“嚴嵩此人,越逼到墻角越會豁出去?!?/p>
嘉靖目光深沉。
“所以...要給他留一條看似能走的路。”
呂芳眼中閃過疑惑。
“主子的意思是...”
嘉靖微微一笑,那笑容卻讓人不寒而栗。
“他不是想聯(lián)絡外援嗎?讓他聯(lián)絡。朕倒要看看,這天下還有誰敢跟他一起造反!”
金山衛(wèi)的海風裹挾著咸腥氣息撲面而來,朱翊鈞的官袍下擺在風中獵獵作響。
他瞇起眼睛,望著眼前這片灰白色的灘涂,眉頭不自覺地皺了起來。
“張閣老,您看這土。”
朱翊鈞彎腰抓起一把泥土,在掌心搓了搓,細碎的鹽粒在陽光下閃閃發(fā)亮。
“硬得跟石頭似的,這如何種得莊稼?”
張居正接過那把土,指尖捻了捻,沉聲道。
“鹽分太重,尋常作物怕是難以成活?!?/p>
身后傳來腳步聲,劉存義帶著幾名親兵快步走來,抱拳行禮。
“大人,下官已帶人勘察了方圓十里。從錢塘江口到浦江口,大多是這樣的鹽堿地,只有少數坡地可用。”
朱翊鈞拍了拍手上的土渣,轉向眾人。
“走,去看看那些坡地?!?/p>
一行人沿著海岸線向北行進。灘涂上零星分布著幾處小土丘,上面稀稀拉拉長著些耐鹽堿的雜草。
朱翊鈞蹲下身,用隨身攜帶的短刀挖了幾下,刀刃在堅硬的土層上只留下淺淺的痕跡。
“這地比我想象的還要糟糕?!?/p>
朱翊鈞嘆了口氣,站起身環(huán)顧四周。
“不過水網倒是密集,若是能解決這鹽堿問題,倒是個養(yǎng)魚養(yǎng)蝦的好地方。”
張居正捋須沉吟。
“開渠引水浸泡或許可行,只是耗時太久。”
正說話間,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只見歐陽必進騎著一匹棗紅馬,帶著兩名隨從疾馳而來。老尚書年過六旬卻精神矍鑠,翻身下馬的動作干凈利落。
“歐陽大人來得正好!”
朱翊鈞迎上前去。
“您看這片地,可有良策?”
歐陽必進沒有立即回答,而是蹲下身仔細查看土壤。
他從懷中取出一個小布袋,裝了些土樣收好,這才站起身,眼中帶著智慧的光芒。
“二十年前,老夫在廣西任職時,也曾遇到過這樣的鹽堿地?!?/p>
歐陽必進的聲音沉穩(wěn)有力。
“當時我設計了一種耕架,專為開墾硬地所用?!?/p>
張居正眼前一亮。
“哦?愿聞其詳?!?/p>
歐陽必進從隨從手中接過一個竹筒,倒出一卷泛黃的圖紙,在眾人面前展開。圖紙上繪制著一個精巧的機械裝置,有支架、絞盤和犁頭等部件。
“此物需四人操作,兩人扶架,兩人轉動絞盤?!?/p>
歐陽必進指著圖紙解釋。
“絞盤帶動犁頭,能破開尋常耕犁難以撼動的硬土。只是...”
“只是什么?”
朱翊鈞急切地問。
“只是這里的鹽堿地比廣西的更硬,需要更大的絞盤才行?!?/p>
歐陽必進皺眉道。
“制作大絞盤需要時間,至少要一個月?!?/p>
朱翊鈞突然拍手。
“俞大猷的水寨里不是有大型絞盤嗎?用來起錨的那種!”
歐陽必進眼睛一亮。
“正是!那種絞盤若稍加改造,正好合用!”
張居正含笑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