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學士要整治商人,商人們不干了。行會下了令,誰敢開門營業(yè),就是跟整個杭州商界作對?!?/p>
“那朱學士真有那么可怕?”
“誰知道呢?!?/p>
老漢搖頭。
“不過聽說他手下的契奴燒了徐老爺?shù)淖鞣?,死了好幾個工人。徐老爺在杭州商界一言九鼎,這一鬧,誰還敢不聽他的?”
朱翊鈞眼中帶著寒光,正要再問,突然茶攤外傳來一陣嘈雜聲。
“快走!行會的人來查了!”
老漢臉色大變,拉著同伴匆匆離去。
朱翊鈞轉(zhuǎn)頭看去,只見幾個身著綢緞的漢子手持棍棒,正挨家挨戶盤查。
為首的漢子一腳踢翻路邊一個小攤,厲聲喝道。
“誰準你晚上擺攤的?不知道全城戒嚴嗎?”
攤主跪地求饒。
“大爺饒命,小的實在活不下去了...”
“活不下去?”
那漢子冷笑。
“那就去求你們的朱學士??!”
說著一棍子砸在攤主背上,攤主慘叫一聲,蜷縮在地。
朱翊鈞拳頭攥緊,呂坤急忙拉住他。
“大人,不可沖動!”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一陣鑼聲,那伙人這才罵罵咧咧地離去。
朱翊鈞扶起攤主,塞給他一錠銀子。
“老哥,這些人是什么來路?”
攤主驚恐地看了看四周。
“是綢緞行的打手,徐老爺?shù)娜?..”
說完便踉蹌著逃走了。
回到客棧,朱翊鈞臉色陰沉如水。
呂坤遞上一杯熱茶。
“大人,看來情況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復雜。行會不僅控制商人,還公然威脅百姓?!?/p>
朱翊鈞抿了一口茶。
“這不是簡單的商業(yè)糾紛,而是一場有預謀的政治行動?!?/p>
他放下茶杯。
“徐洋背后的人,是要借商人之手,逼朝廷停止變法?!?/p>
正說著,李贄匆匆推門而入。
“大人,不好了!明日商人們要組織游行,口號是停止變法,一致對外!”
朱翊鈞猛地站起。
“消息可靠?”
“千真萬確?!?/p>
李贄擦著額頭的汗。
“行會已經(jīng)下令,所有商鋪的雇工、學徒明日必須上街。
他們還制作了大量布幅,內(nèi)容都是反對變法的?!?/p>
呂坤倒吸一口冷氣。
“這是要把商業(yè)糾紛政治化?。 ?/p>
朱翊鈞在房中來回踱步,突然停下。
“立刻派人去查,這些口號是誰擬定的。普通商人絕想不出攘外必先安內(nèi)這種話?!?/p>
“大人是懷疑...”
“有人在利用商人的不滿,煽動民變!”
朱翊鈞眼中寒光閃爍。
“好一招借刀殺人!”
次日清晨,朱翊鈞站在詞人祠的高處,望著遠處逐漸聚集的人群。
起初只是幾十人,很快變成幾百,然后是幾千。
商人們穿著統(tǒng)一的服飾,舉著精心制作的布幅,高喊著整齊的口號。
“停止變法,一致對外!”
“江南商旅敦請啟用嚴閣老!”
“犯大明者雖遠必誅!”
聲浪一波高過一波,震得詞人祠的窗欞都在顫動。
更可怕的是,沿途不斷有百姓加入,隊伍像滾雪球一般越來越大。
“大人,情況不妙啊。”
呂坤臉色發(fā)白。
“這已經(jīng)不只是商人在抗議了,全城百姓都被煽動起來了?!?/p>
李贄匆匆跑來。
“大人,剛得到消息,蘇州、松江等地的商人也開始響應(yīng),抗議浪潮正在向整個江南蔓延!”
朱翊鈞緊握欄桿,指節(jié)發(fā)白。
他望著下面洶涌的人潮,突然注意到隊伍中幾個衣著華貴的人——
他們并不喊口號,而是穿梭在人群中,不時對領(lǐng)頭的人耳語幾句。
“看到那幾個人了嗎?”
朱翊鈞指向那幾人。
“立刻派人盯住他們,我要知道他們的一舉一動!”
正說著,游行隊伍突然在詞人祠前停下。領(lǐng)頭的商人登上臨時搭建的高臺,高聲喊道。
“江南父老們!倭寇在沿海燒殺搶掠,安南在邊境挑釁,而我大明卻在內(nèi)斗不休!今日我們懇請朝廷,停止內(nèi)耗,一致對外!”
人群爆發(fā)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有人開始高呼。
“請朱學士出來答話!”
“停止變法!”
“嚴閣老才是國之棟梁!”
朱翊鈞站在街角,寬大的官袍袖口下,手指不自覺地攥緊。
他瞇起眼睛,看著不遠處聚集的人群,那些百姓臉上憤怒的表情在夕陽下顯得格外猙獰。
“停止變法!一致對外!”
“變法誤國!還我大明!”
口號聲一浪高過一浪,幾個衣衫襤褸的漢子站在木箱上,揮舞著拳頭,唾沫橫飛地煽動著人群。
朱翊鈞注意到,人群中混雜著幾個衣著光鮮的商人,他們不時交換眼色,暗中推動著情緒。
“大人,這里太危險了?!?/p>
身后的侍衛(wèi)低聲提醒,手已經(jīng)按在了刀柄上。
朱翊鈞抬手制止了他。
“別輕舉妄動?!?/p>
他的聲音低沉而冷靜,但眼中帶著銳利的光芒。
“去查查那幾個領(lǐng)頭的,看看他們背后是誰?!?/p>
侍衛(wèi)領(lǐng)命而去,朱翊鈞則繼續(xù)觀察著局勢。
他看到一個小販被推倒在地,貨攤被掀翻,貨物散落一地;幾個年輕人舉著火把,威脅要燒掉街口新設(shè)立的稅吏亭。
這一切都太有組織性了,不像是自發(fā)的民憤。
“嚴嵩...”
朱翊鈞咬牙切齒地吐出這兩個字,轉(zhuǎn)身快步離開混亂的街道。
詞人祠內(nèi),燭火搖曳。
呂坤和李贄已經(jīng)等候多時,見朱翊鈞進來,立刻起身相迎。
“情況如何?”
李贄迫不及待地問道,他的長須因為連日操勞顯得更加花白。
朱翊鈞脫下外袍,隨手扔在一旁的椅子上。
“比我們想象的更糟。
嚴嵩父子在幕后操縱,煽動百姓反對變法?!?/p>
呂坤拍案而起。
“豈有此理!變法明明是為了振興大明,他們卻顛倒黑白!”
“百姓愚昧,容易被煽動。”
朱翊鈞走到窗前,望著遠處仍然隱約可見的火光。
“他們不知道,正是嚴黨這些年貪腐橫行,才導致國庫空虛,邊關(guān)告急?!?/p>
李贄嘆了口氣。
“現(xiàn)在說這些已經(jīng)無濟于事。關(guān)鍵是,我們該如何應(yīng)對?”
朱翊鈞轉(zhuǎn)過身,燭光在他堅毅的臉上投下陰影。
“你們二人暫時不要露面。
嚴嵩父子手段毒辣,我怕他們會鋌而走險?!?/p>
“那大人您...”
呂坤擔憂地問。
“我自有安排。”
朱翊鈞眼中帶著決絕。
“明日我會去觀音寺見吳明,你們在此等候消息。記住,無論發(fā)生什么,都不要輕舉妄動?!?/p>
李贄和呂坤對視一眼,雖然心有不甘,但還是點了點頭。
觀音寺的晨鐘剛剛敲響,朱翊鈞已經(jīng)在內(nèi)室與吳明密談多時。
“徐洋手下的契奴親信是關(guān)鍵。”
朱翊鈞用手指蘸著茶水,在桌面上畫出一條線。
“他們一定知道火災的真相。”
吳明是個精瘦的中年人,眼睛小而銳利。
“大人放心,我已經(jīng)派人盯住了那幾個契奴。最遲今晚就能拿到口供。”
“還有錢塘那邊。”
朱翊鈞繼續(xù)道。
“嚴黨殘余和有案底的商人,一個都不能放過?!?/p>
吳明點頭。
“羅龍文和鄢懋卿在錢塘坐鎮(zhèn),每天匯總輿情,制定策略。我已經(jīng)安插了眼線在他們身邊?!?/p>
朱翊鈞滿意地拍了拍吳明的肩膀。
“做得很好。另外,派人去張翰巡撫那里調(diào)兵,將觀音寺圍住。未經(jīng)我的手令,任何人不得進出。”
“大人是擔心...”
“以防萬一?!?/p>
朱翊鈞站起身,走到窗前。
“嚴嵩父子在朝中經(jīng)營多年,爪牙遍布。我們必須快刀斬亂麻,否則局勢一旦失控,變法大業(yè)將毀于一旦?!?/p>
吳明肅然領(lǐng)命。
“屬下明白。明日午后,一切都會辦妥?!?/p>
與此同時,錢塘的一處豪華宅邸內(nèi),鄢懋卿和羅龍文正在聽取各地眼線的匯報。
“杭州城內(nèi)已經(jīng)亂起來了。
“一個商人打扮的男子諂媚地報告。
“百姓們都在議論,說變法導致了大明衰落,應(yīng)該停止新政,一致對外?!?/p>
鄢懋卿是個肥胖的中年人,他摸著圓滾滾的肚子,滿意地笑了。
“好,很好。繼續(xù)煽動,要讓全城都沸騰起來。”
羅龍文則更加謹慎。
“注意分寸,不要太過火。我們的目的是逼朝廷暫停變法,不是真的造反?!?/p>
“怕什么?”
鄢懋卿不以為然。
“有嚴閣老在朝中周旋,出不了大亂子?!?/p>
他們不知道的是,在宅邸外的一棵大樹上,一個黑衣人正靜靜地記錄著這一切。
杭州街頭,局勢已經(jīng)失控。
一群暴徒砸開了幾家商鋪,搶掠貨物;有人高喊著打倒稅吏,沖擊官府衙門。
更有甚者,開始圍攻支持變法的官員府邸。
張居正接到報告時,正在批閱奏章。
他猛地站起,手中的毛筆啪地折斷。
“混賬!”
一向沉穩(wěn)的張居正罕見地暴怒。
“嚴嵩這是要毀了大明??!”
他立刻以兵部尚書、內(nèi)閣輔臣的名義下達三條命令。
“第一,所有商人團會行總,三天內(nèi)必須到詞人祠報道,不到者一律抓捕!”
“第二,凡參與打砸搶燒者,就地正法,絕不姑息!”
“第三,全城即刻起實行宵禁,違者重處!”
命令一出,都司衙門立刻調(diào)兵遣將,一隊隊官兵開赴街頭,局勢開始得到控制。但張居正知道,這只是表面現(xiàn)象。
“嚴嵩啊嚴嵩?!?/p>
他疲憊地坐在椅子上,喃喃自語。
“何必如此?鬧下去,對誰都沒有好處?!?/p>
張四維、馬自強、申時行等變法派官員也陸續(xù)趕到,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憂慮。
“嚴黨這是要借民意逼宮?!?/p>
申時行分析道。
“他們知道變法已經(jīng)初見成效,國庫開始充盈,邊關(guān)軍餉有了著落。這是要釜底抽薪?。 ?/p>
張居正揉了揉太陽穴。
“關(guān)鍵是皇上那邊...”
眾人沉默。年輕的萬歷皇帝態(tài)度曖昧,這才是最令人擔憂的。
就在這風云變幻之際,一個意外的訪客打破了僵局。
朱翊鈞正在節(jié)堂內(nèi)研究地圖,鄭欽匆匆進來報告。
“大人,外面有個自稱王汝賢的人求見,說是從倭國回來的?!?/p>
“王汝賢?”
朱翊鈞一時沒反應(yīng)過來。
“他說是戚將軍手下的向?qū)?,大人您派去倭國的。?/p>
朱翊鈞這才想起,幾個月前確實派了一個密使前往倭國聯(lián)絡(luò)。”
帶他進來?!?/p>
不一會兒,一個身材矮小的男子被帶了進來,身后還跟著兩個異域打扮的人。
為首的男子摘下帽子,撲通跪下。
“小人王汝賢,參見大人!”
朱翊鈞示意他起身。
“事情辦得如何?”
王汝賢擦了擦汗。
“回大人,信已經(jīng)送到。
這位就是織田信長大人,他親自來了?!?/p>
朱翊鈞、李贄、呂坤三人聞言,都愣住了。
他們沒想到倭國的大名會親自前來。
朱翊鈞端坐主位,目光如炬地審視著眼前這位東瀛來客。
織田信長盤腿而坐,猩紅陣羽織在燭光下泛著血色光澤,腰間太刀未曾解下——
這是王汝賢特意提醒過的武士禮節(jié)。
“信長公遠道而來,本官不勝榮幸?!?/p>
朱翊鈞示意侍從換上新的君山銀針,青瓷茶盞在案幾上輕叩出聲。
服部半藏跪伏在地,將話語轉(zhuǎn)譯成急促的日語。
織田信長聽罷突然大笑,右手重重拍打膝蓋。
“朱大人不必客套!我翻閱過《三國志》,你們漢人有句話——”
他突然用生硬的漢語擠出四個字。
“英、雄、惜、英、雄!”
滿座皆驚。
李贄的茶盞差點脫手,呂坤更是直接按住腰間佩劍。
唯有朱翊鈞不動聲色,指尖在案幾上敲出三長兩短的節(jié)奏——
這是錦衣衛(wèi)的暗號,示意暗處的弩手解除戒備。
“信長公果然快人快語?!?/p>
朱翊鈞推開茶盞,羊皮地圖在案上鋪開。
“不知閣下對九州局勢有何高見?”
織田信長的目光驟然銳利。
他拔出短刀釘在博多港的位置,刀鋒入木三分。
“大友宗麟,海盜王?!?/p>
刀刃橫向劃過。
“我要他的頭。”
王汝賢適時補充。
“大友氏勾結(jié)浪人劫掠商船,今年已有七艘大明的糧船遭襲...”
“三個月?!?/p>
朱翊鈞突然打斷,豎起三根手指。
“我要在錢塘江畔見到他的首級?!?/p>
說著從袖中甩出一份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