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這么早...”
伙計揉著眼睛打開一條門縫。
朱翊鈞直接塞過去一錠銀子。
“叫你們掌柜的起來,有大生意?!?/p>
伙計看到銀子,眼睛一亮,立刻精神起來。
“公子稍等,我這就去請掌柜。”
不多時,一個睡眼惺忪的中年男子走了出來。
“這位公子有何貴干?”
朱翊鈞從懷中取出文件。
“這些,全部謄抄刻印,越快越好,價錢不是問題?!?/p>
掌柜接過文件,粗略瀏覽后臉色大變。
“這...這可是...”
“五十兩銀子。”
朱翊鈞打斷他。
“午時前我要看到成品。”
掌柜的喉結(jié)滾動了一下。
“公子,這內(nèi)容...”
“再加二十兩。”
朱翊鈞又掏出一錠銀子。
“你只需負責(zé)刻印,其他不用管?!?/p>
掌柜猶豫片刻,最終銀子的誘惑戰(zhàn)勝了恐懼。
“好,我這就安排最好的師傅。”
朱翊鈞滿意地點頭。
“我午時來取?!?/p>
說完轉(zhuǎn)身離去,留下掌柜捧著文件站在原地,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
正午的陽光照在內(nèi)閣的庭院中,徐階剛剛午休醒來,正在品茶。
突然,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xiàn)在他面前。
“徐閣老?!?/p>
朱翊鈞微微行禮,眼中卻帶著異樣。
徐階放下茶盞。
“朱大人?有何貴干?”
朱翊鈞環(huán)顧四周,壓低聲音。
“借一步說話?!?/p>
徐階皺了皺眉,但還是跟著朱翊鈞來到天井角落。
朱翊鈞從袖中掏出一疊紙張。
“閣老請看。”
徐階接過紙張,起初只是隨意瀏覽,但隨著閱讀的深入,他的臉色越來越凝重。
當(dāng)他看到殺民變法四個字時,手指不自覺地顫抖起來。
“這...這是從何而來?”
徐階聲音發(fā)緊。
朱翊鈞微微一笑。
“高拱書房?!?/p>
徐階猛地抬頭,眼中滿是震驚。
“你...”
“閣老不必多問?!?/p>
朱翊鈞打斷他。
“我只問一句,這些能否終結(jié)高拱的首輔夢?”
徐階再次低頭審視文件。
高拱與殷正茂的密信字字誅心,那本《治八弊以崇法治疏》更是赤裸裸地主張嚴(yán)刑峻法。
作為次輔,徐階太清楚這些文件的殺傷力了。
“朱大人?!?/p>
徐階聲音低沉。
“你可知道這樣做的后果?”
朱翊鈞目光堅定。
“我只知道,若讓高拱得勢,百姓將永無寧日?!?/p>
徐階長嘆一聲。
“年輕人啊...”
他收起文件。
“此事我會處理,但你最好離開京城一段時間?!?/p>
朱翊鈞搖頭。
“我要親眼看到結(jié)果?!?/p>
“固執(zhí)!”
徐階忍不住提高了聲音,又迅速壓低。
“你以為高拱會坐以待斃?你以為嚴(yán)黨會善罷甘休?”
朱翊鈞眼中帶著鋒芒。
“那就讓他們放馬過來?!?/p>
徐階看著眼前這個倔強的年輕人,忽然感到一陣無力。
他想起自己年輕時也曾如此意氣風(fēng)發(fā),但數(shù)十年的官場沉浮早已磨平了他的棱角。
“罷了?!?/p>
徐階收起文件。
“我會在明日早朝上奏此事。你...好自為之。”
朱翊鈞深深一揖。
“多謝閣老?!?/p>
看著朱翊鈞離去的背影,徐階喃喃自語。
“這朝堂,怕是要變天了...”
傍晚時分,藍道行在眾道士的簇擁下,緩步走向皇宮。
他身著紫色法衣,手持拂塵,面容平靜如水。
“師父,聽說今日朝中又有風(fēng)波?!?/p>
一個年輕道士小聲說道。
藍道行微微搖頭。
“慎言?!?/p>
年輕道士立刻噤聲。
藍道行抬頭望向漸暗的天空,眼中帶著復(fù)雜的神色。
他想起了那個叫朱翊鈞的年輕人,那個敢于挑戰(zhàn)權(quán)貴的愣頭青。
“堯舜之世加上衛(wèi)鞅之法...”
藍道行輕聲自語。
“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啊?!?/p>
身旁的道士們面面相覷,不明白師父為何突然說這句話。
藍道行不再言語,繼續(xù)向前走去。宮門近在咫尺,那里是權(quán)力的中心,也是風(fēng)暴的源頭。
他知道,明日早朝后,這京城的天,怕是真的要變了。
“朱翊鈞...”
藍道行在心中默念這個名字,嘴角竟浮現(xiàn)出若有若無的笑意。
“這股瘋勁兒,倒是有趣?!?/p>
..
紫禁城內(nèi),齋宮前的廣場上香煙繚繞,一百零八盞長明燈在風(fēng)中搖曳,映照著嘉靖皇帝那張肅穆的臉。
他頭戴九梁芳冠,身著玄色道袍,手持玉圭,在三十六名道士的誦經(jīng)聲中緩步登上三層高的祭壇。
“陛下,吉時已到。”
呂芳躬身提醒,聲音輕得幾乎被風(fēng)吹散。
嘉靖微微頷首,面向北方三拜九叩。
他的動作不茍,仿佛每一個細節(jié)都關(guān)乎國運。
祭壇下,文武百官屏息凝神,只有道樂聲在廣場上回蕩。
齋醮儀式進行到最關(guān)鍵的時刻,嘉靖皇帝頭戴芳冠,身著繡有八卦圖案的道袍,手持玉圭,在香煙繚繞中向三清神像行三跪九叩大禮。
他的動作不茍,額頭幾乎貼到冰冷的大理石地面。
“陛下心誠,必得上天垂憐?!?/p>
呂芳站在一旁,低聲說道。
嘉靖沒有回應(yīng),只是閉著眼睛,嘴唇微動,默念著只有他自己知道的禱詞。
殿內(nèi)靜得能聽見燭火燃燒的噼啪聲,二十四個道士分列兩側(cè),手持法器,神情肅穆。
儀式結(jié)束后,嘉靖緩緩起身,額頭已經(jīng)滲出細密的汗珠。
呂芳連忙上前攙扶,卻被皇帝輕輕推開。
“朕還沒老到需要人扶的地步?!?/p>
嘉靖的聲音低沉而威嚴(yán)。
呂芳立刻退后一步,躬身道。
“老奴失禮了?!?/p>
嘉靖沒有理會,徑直走向御座。
他剛坐下,呂芳便捧著一疊青詞走上前來。
“陛下,這是群臣所獻青詞,請御覽?!?/p>
嘉靖接過,隨手翻閱。
他的眉頭越皺越緊,最后幾乎將整疊紙張摔在案上。
“都是些什么東西!連基本的格式都不對,也敢呈上來?”
嘉靖的聲音里帶著壓抑的怒火。
“朕看他們是不把齋醮當(dāng)回事!”
呂芳額頭冒汗,小心地從那疊青詞中抽出一份。
“陛下,徐閣老的這份還算...”
嘉靖一把奪過,快速瀏覽后,冷哼一聲。
“也就徐階這份勉強能看。其他人,罰俸三月!”
“老奴遵旨?!?/p>
呂芳松了口氣,至少皇帝沒有大發(fā)雷霆。
就在這時,殿外傳來腳步聲。
藍道行一身素色道袍,手持拂塵,緩步走入。
他面容清癯,雙目炯炯有神,向嘉靖行了個道家禮。
“貧道參見陛下?!?/p>
嘉靖的臉色稍霽。
“藍真人來得正好。今日齋醮已畢,朕心有所感,想請真人起一卦,看看天意如何?!?/p>
藍道行微微頷首。
“貧道遵命?!?/p>
他從袖中取出一個精致的木盒,打開后露出里面的天地人三盤。
藍道行將三盤置于案上,閉目凝神片刻,然后開始撥動盤上的指針。
殿內(nèi)鴉雀無聲,所有人都屏息凝視。
嘉靖的目光緊緊盯著那轉(zhuǎn)動的指針,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扶手。
指針終于停下,藍道行睜開眼,看著卦象,眉頭微不可察地皺了一下。
“如何?”
嘉靖迫不及待地問。
藍道行沉吟片刻。
“回陛下,得卦天地否?!?/p>
嘉靖臉色一變。
“此卦何解?”
“天地不交,萬物不通?!?/p>
藍道行謹慎地選擇著詞句。
“主上下隔絕,君臣失和,恐有小人作祟?!?/p>
嘉靖的手指停止了敲擊,眼神變得銳利。
“具體說來?!?/p>
藍道行深吸一口氣。
“卦象顯示,朝中有奸臣陳情,蒙蔽圣聽。天象示警,生民之氣被壓制,亂首已現(xiàn)...”
“亂首?”
嘉靖的聲音冷得像冰。
“真人指的是誰?”
藍道行額頭滲出冷汗。
“天機不可盡泄,貧道只能點到為止。若要解此兇象,陛下或可考慮赦免生民,以順天意?!?/p>
嘉靖盯著藍道行看了許久,忽然笑了。
“真人所言極是。朕會考慮的?!?/p>
但他的眼神卻毫無笑意。
藍道行知道自己的話已經(jīng)觸動了皇帝最敏感的神經(jīng),連忙行禮退下。
嘉靖獨自坐在御座上,手指又開始無意識地敲擊。
高拱...會是高拱嗎?那個在他面前總是恭敬有加,辦事干練的首輔?還是說,藍道行背后另有指使?
“呂芳。”
嘉靖突然開口。
“老奴在?!?/p>
“去查查,最近藍道行都見過什么人?!?/p>
“老奴明白?!?/p>
嘉靖望向殿外漸暗的天色,眼神陰晴不定。
與此同時,徐階和李春芳的轎子一前一后停在了裕王府門前。
徐階先下轎,看了眼天色,對隨后而來的李春芳低聲道。
“天快黑了,我們長話短說?!?/p>
李春芳點頭。
“徐公放心,下官明白?!?/p>
兩人被引入內(nèi)院,裕王已經(jīng)在書房等候。見二人進來,裕王起身相迎。
“徐師傅,李師傅,這么晚來,可是有要事?”
徐階從袖中取出一個包裹。
“殿下,這是朱翊鈞送來的東西,老臣認為應(yīng)當(dāng)立即呈給殿下過目?!?/p>
裕王接過包裹,疑惑地問。
“這是?”
“高拱的書信、書稿和奏疏。”
李春芳補充道。
“事關(guān)重大。”
裕王的手頓了一下,隨即解開包裹。最上面是一封書信,他展開閱讀,臉色逐漸變得鐵青。
“這...這不可能!”
裕王的手微微發(fā)抖。
“高師傅怎會做出這種事?授意殷正茂逼供亂民,誣陷大臣...還要用百姓的血來逼宮?”
徐階嘆息。
“殿下,老臣初看時也是難以置信。但證據(jù)確鑿,不容置疑。”
裕王又拿起《治八弊以崇法治疏》和《商君書余論》快速翻閱,越看臉色越難看。
“我一直以為高師傅是理學(xué)正統(tǒng),為國為民...沒想到他背地里竟推崇商鞅之法,主張嚴(yán)刑峻法!”
裕王的聲音里充滿憤怒和失望。
“他平日在我面前表現(xiàn)出的仁義道德,全是偽裝!”
李春芳輕聲道。
“殿下息怒。高拱此人城府極深,連先帝都被他蒙蔽多年?!?/p>
裕王猛地拍案。
“我真是瞎了眼!竟將這樣的人視為肱股之臣!”
徐階上前一步。
“殿下,現(xiàn)在不是憤怒的時候。我們該如何處置這些證據(jù)?一旦公布,高拱相位必然不保,但...”
“但什么?”
裕王追問。
“但天下縉紳多有與高拱交好者?!?/p>
李春芳接話。
“若處理不當(dāng),恐引起朝野動蕩?!?/p>
裕王冷靜下來,沉思片刻。
“徐師傅的意思是?”
徐階直視裕王。
“老臣以為,此事由殿下出面最為合適。殿下是儲君,未來的一國之君,由您揭發(fā)高拱,既能服眾,又能避免老臣等人被指為排除異己?!?/p>
裕王來回踱步,忽然停下。
“好!明日早朝,我親自向父皇稟明此事!”
徐階和李春芳對視一眼,同時行禮。
“殿下圣明?!?/p>
“不過...”
裕王猶豫了一下。
“父皇近來身體欠安,又篤信道教。若高拱狡辯,恐怕...”
徐階微微一笑。
“殿下放心。據(jù)老臣所知,今日藍道行已為陛下起卦,得天地否之象,暗示有奸臣作亂。陛下心中,恐怕已有懷疑?!?/p>
裕王眼睛一亮。
“如此說來,天助我也!”
李春芳補充。
“還有一事。
高拱授意殷正茂逼供的那些亂民,其實多是受冤屈的百姓。若能借此事為他們平反,既能彰顯殿下仁德,又能坐實高拱之罪?!?/p>
裕王點頭。
“就這么辦。
徐師傅,李師傅,今晚你們就擬個章程出來,明日早朝,我要讓高拱再無翻身之地!”
徐階和李春芳齊聲應(yīng)諾。
分別后,書房內(nèi)靜得能聽見燭火輕微的噼啪聲。
他再次展開高拱親筆所寫的信箋,那熟悉的字跡此刻卻顯得如此刺眼。
“法家之術(shù),當(dāng)為治國之本...”
裕王低聲念出信中的句子,眉頭越皺越緊。
“高肅卿竟敢在給皇上的密奏中直言要廢黜理學(xué)正統(tǒng)!”
“殿下息怒。”
身旁的馮保連忙遞上熱茶。
“高閣老這些言論確實大逆不道,但...”
“但什么?”
裕王猛地抬頭,眼中怒火幾乎要噴薄而出。
“他這是要動搖國本!難怪父皇近日龍體欠安,定是被這些狂悖之言氣的!”
馮保噤若寒蟬,不敢再多言。
裕王將書信重重拍在案幾上,震得茶盞叮當(dāng)作響。
“備轎!本王要即刻進宮面圣!”
就在裕王起身的剎那,他的目光無意間掃過信封角落那個不起眼的印記——一朵小小的梅花。
他的動作突然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