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龜山天皇沒有被楊帆送來的重禮迷暈頭腦,反而開始警惕起楊帆的意圖來。
北畠顯家想了想,說道:“陛下,明軍陳兵金州,虎視眈眈,依我看明軍很快就會進攻我國,楊帆此舉多半在迷惑您。”
北畠顯家對楊帆沒有什么好感,斷定楊帆不過是散播煙幕彈,真實意圖便是出兵倭國、吞并倭國。
名和長年則笑了笑,道:“北畠大人所言不虛,大明野心勃勃,高麗就是前車之鑒,不過……”
說著,名和長年看了一眼后龜山天皇,繼續(xù)道:“楊帆不是說了么,進攻他國是大明天子的意思,他只是一將官,左右不了天子的想法?!?/p>
北畠顯家眉頭一皺,道:“名和大人,聽你這話,似乎對楊帆多有好感?你到底站在哪一邊?”
北畠顯家清楚名和長年素來圓滑,但再圓滑也不能將屁股坐到明軍那邊去吧?
后龜山天皇擺擺手,讓北畠顯家不要著急,道:“長年,你繼續(xù)說下去。”
名和長年微微頷首,繼續(xù)說道:“陛下,既然明軍注定要出兵,臣認為與楊帆建立不錯的私交,對于陛下您來說,很重要。”
后龜山天皇未來的路就兩條,其一,南北朝合并他不再是天皇,成為富家翁,以足利義滿的胸懷來說,還不至于對后龜山天皇趕盡殺絕,但足利義滿的繼承人就不一定了。
“陛下若想未來有所倚仗,能保全自身,與大明長安侯的關系就是機會,尤其是,我南北朝聯(lián)手,若不是明軍的對手的時候。”
名和長年不愧是深諳人心的臣子,三兩句話就將后龜山天皇的困境與破局方法講了出來。
無論倭國未來是不是大明的,后龜山天皇與楊帆結(jié)交,對他都沒有壞處。
北畠顯家聽得臉皮直跳,不滿地說道:“明和大人,你那么確定我南北朝聯(lián)手,會輸給明軍?為何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名和長年見北畠顯家情緒激動,微微一笑道:“北畠大人莫要著急,我就是隨口一說。”
名和長年心中對明軍與倭國南北朝的軍力做過對比,認為明軍進攻倭國,以南朝的軍力來說,是絕對打不贏的,若加上北朝的軍力,還有與明軍一戰(zhàn)之力,問題是,南北朝能通力合作么?
南朝與北朝雙方激戰(zhàn)多年,宿怨極深,雙方都有親人、戰(zhàn)友死于對方手中。
名和長年敢肯定,如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南北朝雙方更愿意先滅了對方,而不是滅明軍。
后龜山天皇深吸一口氣,說道:“長年,你去府庫中挑選十件寶貝送往金州,表達本皇對楊總兵的謝意!”
倭國,對馬島,金田城。
從金田城可以俯瞰小半個對馬島,尤其是對馬島的重要港口,一覽無余。
杜臻與安室奈美站在金田城高處,望著繁忙的港口,安室奈美感慨道:“與大明通商才多久?這對馬島的港口就這般繁華了?!?/p>
當年,大明與倭國斷絕商貿(mào)的時候,對馬島就是一群浪人倭寇的天堂,南北朝都不怎么管對馬島,只要那群家伙別威脅對馬島安全就行,直到后來通商。
從大明到倭國的貨物,大多要經(jīng)過對馬島中轉(zhuǎn),這才使得北朝對對馬島重視起來。
興建港口、房屋,增設軍隊,并加強防御,將對馬島打造成如今的模樣。
來往的浪人也不敢亂來,只要他們敢鬧騰,耽誤了對馬島的生意攔人財路,北朝焉能放過他們?
杜臻點了點頭,輕聲說道:“是啊,對馬島日益繁華,這港口要到子時左右才會消停,正因為如此,進攻對馬島不容易?!?/p>
楊帆已經(jīng)傳訊給杜臻,明軍的進攻會在七日內(nèi)展開,第一戰(zhàn)便要拿下對馬島!
安室奈美抱著胸,說道:“鎮(zhèn)守碼頭的精銳有兩千人,人數(shù)雖然不多,但都是足利義嗣的親信,戰(zhàn)力不俗。”
足利義嗣是倭國足利幕府掌控者足利義滿的兒子,所以才能獲得鎮(zhèn)守對馬島門戶的重任。
休看足利義嗣麾下只有兩千人,但戰(zhàn)力卻比鎮(zhèn)守金田城、白岳山的北朝兵戰(zhàn)力更強。
杜臻輕聲說道:“港口有足利義嗣鎮(zhèn)守,白岳山有足利義滿的義子松島一鎮(zhèn)守,金田城還有一位安北青,也是足利義滿的義子,要破碼頭最好能對足利義嗣進行斬首,讓碼頭陷入混亂,奈美姑娘可有辦法?”
杜臻與安室奈美合作,先后刺殺南北朝使團兩次,這一次還想故技重施。
安室奈美搖了搖頭,無奈地說道:“很難,足利義嗣勇武過人,身邊一直有親衛(wèi)宿衛(wèi),找不到機會?!?/p>
足利義嗣謀略不行,但武力很像他的父親足利義滿,是北朝有名的勇將,安室奈美為了在居勇山刺殺南朝的人,折損了不少的人手,不敢再冒險。
杜臻有些頭疼,說道:“大人傳訊,命你我在大軍進攻當日,在金田城潛伏為內(nèi)應,待港口開戰(zhàn),便伺機攪亂金田城,然足利義嗣若是在碼頭,恐怕一時半刻我大軍難以登陸,需找個辦法,除掉足利義嗣才行?!?/p>
說著,杜臻忽然靈光一閃,道:“奈美姑娘,或許我們不用除掉足利義嗣,就能讓他離開碼頭!”
哦?
安室奈美眼睛一亮,她知曉杜臻素來機敏,問道:“杜大人有何辦法?”
杜臻笑了笑,說道:“足利義嗣與鎮(zhèn)守金田城的安北青情同兄弟,且足利義嗣與安倍青都視色如命,不如以女色入手?!?/p>
杜臻的計劃并不復雜,在大明正式進攻前,從倭國挑選花魁,送到對馬島,杜臻乃是掮客,還與名和長年的樹下渡邊勝有合作,挑選數(shù)個花魁過來,不是什么難事。
安室奈美點了點頭,道:“好,只要足利義嗣離開軍營,來到金田城,我可以伺機,殺了他!”
杜臻笑了笑,說道:“倒也不必強求,你我還要集中精力擾亂金田城?!?/p>
杜臻與安室奈美有了辦法,當即行動起來,并將消息傳遞給了遠在高麗的楊帆。
洪武二十八年,四月,下旬。
在金州駐軍多日的大明水師出海,朝著倭國對馬島方向行進,這可嚇壞了盯著金州的倭國細作。
消息傳回倭國,南北朝天皇與重臣都無比緊張,召集群臣商議此事。
倭國北朝,天皇宮。
后小松天皇臉色蠟黃,時不時咳嗽兩聲,后小松天皇的身體一直不好,很少露面。
南朝的軍國大事一般都是由足利義滿與群臣商議,后小松天皇出來也是當個吉祥物而已。
足利義滿面色凝重,道:“根據(jù)探子來報,大明水師出動了十艘大船,以及二十幾艘小船,粗略估計兵力有萬人左右?!?/p>
足利義滿親信伊勢貞繼聞言,道:“大將軍,明軍進攻之地,必定為對馬島,請大將軍立刻派人,前往對馬島馳援!”
足利義滿早就想派遣軍隊往對馬島,但是這段時間一直忙于與南朝的議和,便耽擱了。
后小松天皇眉頭微蹙,輕聲說道:“議和還未正式結(jié)束,貿(mào)然派兵南朝那邊會不會有所忌憚?生出事端?”
伊勢貞繼差點翻了一個白眼,南朝勢弱,未來注定被北朝吞并,誰管南朝怎么想?
上杉氏定微微一笑,說道:“天皇陛下無需擔心,南朝不會有想法,不過,我北朝派了兵將過去,南朝自然也要派遣兵將。”
北朝的官員一聽上杉氏定的話,皆是連連點頭,對上杉氏定的話深以為然。
“上杉大人說得沒錯,憑什么我們北朝出兵抵抗大明,南朝就要作壁上觀?”
“必須讓南朝也出兵,我們北朝出多少,他們南朝就要出多少,一個不能少!”
“還得讓南朝來提供一部分糧草,要不是為了抵抗大明,我們早就滅了南朝了!”
“說得好!南朝那群窩囊廢打仗根本不行,讓他們多出糧草是便宜他們了!”
……
群臣鬧哄哄的,說什么都有,后小松天皇看向足利義滿,討好地笑了笑,道:“征夷大將軍怎么看?”
足利義滿想了想,說道:“派兵馳援對馬島,宜早不宜遲,臣覺得要立刻派遣三千軍兵過去,至于南朝那邊也派遣三千?!?/p>
六千援軍,加上北朝原本在對馬島駐扎的七千人,就是一萬三千人,怎么都能擋住明軍十天半個月,等待援軍抵達。
足利義滿剛敲定計劃,就聽大殿之外傳來一個急促的腳步聲:“啟稟大將軍,有緊急軍報送達!”
什么?
足利義滿臉色一變,道:“難道明軍已經(jīng)進攻對馬島了?這不可能!”
從探子探聽到明軍動向,到傳續(xù)到北朝天皇宮,一共也就用了兩日時間,明軍的船隊不可能走得那么快???
后小松天皇則是臉色又難看了幾分,天皇宮中侍衛(wèi)來送緊急軍報,稟報的卻是足利義滿,不是他后小松天皇。
后小松天皇清楚,他這個掛名的天皇,恐怕也存在不了多久了,很快就會隨著南北一統(tǒng),被趕下臺。
不過當前沒有人關心后小松天皇的復雜心情,眾人的目光,全都匯聚在足利義滿身上。
足利義滿打開軍報一看,眉頭緊鎖,隨后緊鎖的眉頭逐漸舒展,放聲大笑。
“明軍大張旗鼓出海,前往對馬島方向,途中追擊一伙百余人倭寇,將倭寇擊殺,又連續(xù)清剿了幾伙浪人后,便回去了。”
回去了?
足利義持聽得云里霧里,說道:“父親,明軍興師動眾動用三十多艘船,只是清剿了數(shù)百浪人?明軍是怎么想的?”
伊勢貞繼想了想,猜測道:“會不會是楊帆好大喜功,剿滅小股浪人以此向大明的皇帝邀功?”
足利義滿搖了搖頭,說道:“楊帆身居高位,何必貪圖這點功勞?有可能是他手下的將官所為,不管怎樣,撤退了就是好事?!?/p>
足利義滿松了一口氣,但是卻并沒有停下往對馬島派遣三千兵士的腳步,同時,他還讓人前往南朝,讓南朝軍也派出三千人,趕往對馬島。
明軍的動向被北朝盯上,自然也被南朝知曉,對馬島那邊也得知了消息。
虛驚一場之余,南朝對于派兵多少往對馬島,又起了幺蛾子,很簡單,南朝不想派那么多的人。
首先,南北朝之間南朝勢弱,北朝兵強馬壯,所以南朝就準備少派一些人。
其次,對馬島的主體是北朝占據(jù),商貿(mào)的利益北朝也占了大頭,所以理應多派些人過去駐守。
南北朝名義上議和聯(lián)盟,但是落實到實處的時候,大大小小的摩擦少不了。
率領三千兵將的伊勢貞繼為了催促南朝出兵,在南朝的地盤上盤踞了數(shù)日,才重新啟程。
洪武二十八年,四月下旬,對馬島。
足利義嗣正在軍營之中飲酒,忽然傳令兵送來一封信,是他的兄長安倍青送來的。
安倍青在信件中,邀請足利義嗣前往金田城,據(jù)說金田城來了四位貌美如花的花魁。
足利義嗣一生有兩個愛好——美酒!美人!
義兄安倍青邀請,足利義嗣豈能不去?當下就要前往金田城,結(jié)果被人攔住。
足利義嗣的軍師小林峰勸說道:“少將軍,您忘了大將軍送來的書信了?”
明軍接二連三出動,清剿倭寇,雖說連續(xù)兩次出海都是淺嘗止輒,但保不齊明軍什么時候真的動手。
故足利義滿來信,足利義嗣一定要守好了對馬島,這里可是倭國的門戶。
聞言,足利義嗣不耐煩地說道:“探子已經(jīng)來報,明軍已經(jīng)返回金州了,還能飛過來不成?小林,跟我一起去金田城逍遙快活去!”隨即,他不由分說,拉著小林峰一起走。
小林峰無奈,只好說道:“少將軍,在下不勝酒力,還是留在軍營幫您看著港口吧?!?/p>
足利義嗣白了小林峰一眼,說道:“你呀,就是太執(zhí)拗,那行,等本將軍回來,給你帶兩壇子好酒!”
小林峰送足利義嗣離開,還不忘叮囑道:“少將軍,您肩負守備對馬島門戶之重任,還請一定要及時回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