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任與鄭公權(quán)見王禑當(dāng)真要走,急忙攔住了王禑,說道:“大王,崔大人尚且沒有說要明軍出手,定是還有辦法,大王不妨再等一等,等到崔大人傳訊過來,再去請明軍不遲。”
王禑眉頭緊鎖,做了妥協(xié)道:“也好,到那個時候你們不可再阻攔本王,與叛軍激戰(zhàn)犧牲的都是我高麗的好兒郎,為了面子,犧牲他們,本王心中難安!”
鄭公權(quán)松了一口氣,只要王禑不去與楊帆妥協(xié),事情就還有轉(zhuǎn)機(jī)。
李仁任給王禑出了一個主意,道:“大王,金士衡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反應(yīng),不如您派人給他的手下李和送一封書信,探一探李和的口風(fēng)?!?/p>
李和不像金士衡那么善于鉆營,性子也憨直,或許是個突破口。
待李仁任與鄭公權(quán)離開后,王禑愁眉不展,喃喃道:“崔瑩,你可千萬要爭氣呀!”
王禑心里也希望崔瑩能打贏這一戰(zhàn),為高麗爭口氣,可事不遂人愿,再這么打下去嗎,高麗軍隊就快淪為笑柄了。
南京城,楊府。
王禑為楊帆親自挑選府邸,就在高麗王行宮的旁邊,一座全程最闊氣的宅邸。
楊帆閑暇下來之后,經(jīng)常有高麗的官員來拜訪,來他這里最多的當(dāng)屬“三鄭”。
高麗守侍中鄭夢周、鄭樞、鄭冕,每次來必定與楊帆把酒言歡,醉酒而歸。
今日宴席格外熱鬧,除了三鄭之外,高麗王世子王昌也來拜訪楊帆。
宴席上眾人推杯換盞,王昌忍不住問道:“楊大人,吾聽說遼東有一座‘軍器局’,遼東的新式武器,都是在那里研究出來的?可否與我們說一說?”
鄭夢周、鄭樞、鄭冕聞言,也滿是好奇,就連坐在末席的鄭總、裴堅等也伸長脖子。
大明的洪武大炮有多厲害,凡是見過大人皆終生難忘,還有明軍使用的制式武器與甲胄,品質(zhì)比高麗高了至少兩個層級。
楊帆微微一笑,說道:“遼東軍器局占地廣闊,長有五里,寬也有五里,里面包含了我大明遼東軍的火器、冷兵器的研制與鑄造,還有負(fù)責(zé)研究新式兵器的匠人都在里面?!?/p>
頓了頓,楊帆又說道:“前幾日本官還得到遼東軍器局一位匠人師傅的來信,稱正在研制‘神火飛鴉’,若能成功與敵對戰(zhàn),又多了一樣神器?!?/p>
王昌聽得眼珠子發(fā)亮,儼然成為一個“好奇寶寶”,追著楊帆問東問西。
從大明軍器局到大明的政策,從大明正在營造的新都,到大明施行的各種律法。
王昌聽得津津有味,尤其是大明的“攤丁入畝”,王昌感慨道:“大明,不愧為上國,僅僅推行的這一項政策,勝過我高麗遠(yuǎn)矣。”
王昌飽讀詩書,對高麗的“田柴科制”了解得很透徹,也知道這“田柴科制”的弊端,但王昌始終無法改變這種情況,他還未繼位,更無法對抗高麗國內(nèi)龐大的利益集團(tuán)。
楊帆微微一笑,寬慰道:“待高麗平定之后,高麗王或可以將此法引入高麗,造福百姓,說起攤丁入畝,吾自從進(jìn)入高麗后,發(fā)現(xiàn)高麗內(nèi)部土地兼并十分嚴(yán)重,高麗王沒想過改善這種情況么?”
鄭夢周聞言苦笑,說道:“大王是仁王,仁心人善,念著那些功勛的功勞,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從未處罰過,如今已經(jīng)成了‘尾大不掉’之勢?!?/p>
王昌心中一動,對楊帆道:“楊大人,大明有什么有趣的案子?你何不給我等講講?或許我等能從中獲得助益?!?/p>
楊帆也不推辭,給眾人講了一件大案——洪武朝空印案!
從空印案的歷史,到洪武年間空印案爆發(fā)的過程,以及結(jié)果,聽得王昌與三鄭目瞪口呆。
鄭樞驚訝地說道:“竟……竟有那么多官員都參與了?皇帝陛下最后還將他們都懲處了?”
空印案涉及人員之廣,超出了鄭樞的想象,若高麗真有那么多人參與其中,王禑根本就沒辦法將其治罪,法不責(zé)眾。
王昌舉杯對著大明的方向,贊嘆道:“大明天子,舉世無雙!竟能將這群朝廷蛀蟲一舉剿滅,我王昌佩服之至,大明風(fēng)華,吾心向往之!”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楊帆不動聲色地說道:“哦?聽世子的意思,有心前往大明?”
王昌微微頷首,一臉正色道:“我從小熟讀漢家典籍,見到楊大人之后,才明白什么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大明官軍如同天兵天將,大明人才更是各個人中豪杰!”
“楊總兵奇謀妙計頻出,入高麗后百戰(zhàn)百勝,還救下我父王于危難之中;李景隆大人年歲與我相仿,卻已經(jīng)能在樂游原一戰(zhàn)破裴克廉,還有瞿能大人、沈煉大人等等?!?/p>
王昌說著難掩向往之情道:“將來若是有機(jī)會,我真想前往大明一睹大明風(fēng)采,就算一輩子待在大明,也是我之所愿!”
楊帆的嘴角微微上揚,道:“世子舍得故土?”
王昌灑脫一笑道:“大丈夫志在四方,何況高麗太小了,這彈丸之地如何比得過大明的中原,大明的天下?”
楊帆舉杯與眾人暢飲,道:“待戰(zhàn)事結(jié)束若是世子愿意,可隨我一起返回大明,看一看我大明的風(fēng)土人情,大好河山!”
王昌的眼睛一亮道:“楊總兵此話當(dāng)真?”
楊帆微微頷首,道:“君子一言快馬一鞭!只要世子愿意?!?/p>
鄭樞、鄭冕在一旁陪酒,附和著神態(tài)如常,但鄭夢周卻聽出了一些弦外之音,他露出了沉思之色,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當(dāng)天,王昌喝得酩酊大醉,還不忘叮囑楊帆千萬別將他們的約定給忘了。
王昌對大明的歸屬感,讓楊帆起了一些別樣的心思。
若是王禑也與王昌一樣,向往大明,將來楊帆籌謀讓王氏一族禪讓,阻力會小很多。
南京楊府,夜。
楊帆坐在廊檐下,望著院子里落下的雪花,聲音平靜道:“鄭大人,夜里來訪所為何事?”
宴席結(jié)束后賓客們散去,然而已經(jīng)離去的鄭夢周卻在夜里,二度登門。
鄭夢周有些緊張,手里捧著茶杯卻一口沒喝,聞言,鄭夢周道:“楊總兵乃大明驍將,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夢周久仰楊總兵大名,故今日再來拜訪。”
楊帆仰面而笑,說道:“鄭大人,今日宴席上你我已經(jīng)暢談,我知道你是聰明人,有什么話直說就好,這里只有你我?!?/p>
鄭夢周將茶杯放下,起身向楊帆恭恭敬敬地行禮,道:“鄭夢周愿意為大明效力,為楊總兵效力,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楊帆微微瞇起眼睛,說道:“鄭大人想要與本官一起,返回大明?你舍得在高麗的功業(yè)?”
鄭夢周臉色微微漲紅,道:“鄭夢周在高麗,也可以為大明效忠,楊總兵,夢周斗膽猜測,這未來的高麗,是大明的,對么?”
楊帆臉上的笑容慢慢消失,一字一句地說道:“鄭大人,你可知道你在說什么?你是高麗的臣子,說這些話就不怕本官治你的罪?”
鄭夢周額頭冒出一層細(xì)密的汗水,腦袋都貼在地上道:“夢周仰慕大明風(fēng)采,更敬佩楊總兵,遼東軍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而吾王雖然是個仁王,但能力平庸,高麗若是并入大明,對高麗百姓也是莫大的福氣!”
鄭夢周在豪賭,用身家性命來賭博,賭大明真的有取高麗之心。
若大明真的有這個心思,他鄭夢周就能一飛沖天,從普通的文臣成為大明的功臣,將來大明治下的高麗,少不得他鄭夢周的位置,甚至鄭夢周還有機(jī)會,直接前往大明,飛黃騰達(dá)!
時間好像凝固住了,鄭夢周腦門貼著廊檐下的地板,等待楊帆宣判他的人生。
就當(dāng)鄭夢周雙腿發(fā)麻的時候,楊帆微微一笑,起身扶住了鄭夢周的雙臂道:“鄭大人請起,有鄭大人相助,吾相信一切都會事半功倍,未來你的功績,本官定上表陛下?!?/p>
鄭夢周臉頰劇烈抽動,抑制著笑意,道:“夢周……定不會讓楊大人失望,謝楊大人提攜!”
鄭夢周賭對了,楊帆欲讓王族禪讓,少不得高麗官員配合,鄭夢周,就是楊帆的第一顆棋子!
高麗,京畿。
十一月的高麗,寒冷、肅殺。
李芳遠(yuǎn)舞動長槍,將敵將挑落馬下,大聲喝道:“追殺敵軍!休要走脫了田祿生!”
崔瑩、田祿生,兩位王禑麾下的統(tǒng)兵官員,如今已經(jīng)同時來到了京畿地區(qū)。
李成桂軍數(shù)次擊敗崔瑩后,田祿生率領(lǐng)新一批勤王軍的到來,為崔瑩穩(wěn)住了局勢。
他們與李成桂僵持十余天,決定再次主動出擊,展開會戰(zhàn)。
崔瑩、田祿生匯聚了五萬大軍,從三路進(jìn)發(fā),與李成桂軍激戰(zhàn)。
李成桂軍缺少兵源補(bǔ)充,人數(shù)上并不占據(jù)優(yōu)勢,但李成桂卻化腐朽為神奇,尤其是左路軍李芳遠(yuǎn),親自上陣殺的高麗王左路軍大敗,連主帥田祿生都落荒而逃。
今日大雪紛飛,李芳遠(yuǎn)卻追擊出去十五里,將田祿生打得落花流水。
這一戰(zhàn),是洪武二十二年李成桂對崔瑩的最后一戰(zhàn),也是打破崔瑩與田祿生信心的一戰(zhàn)。
楊廣道,崔瑩、田祿生大軍駐地。
外面大雪紛飛,中軍大帳內(nèi)卻一片肅靜,崔瑩眉頭緊鎖、田祿生頭上還纏著繃帶,其他的將官們也都帶傷。
這一戰(zhàn),除了中路軍崔瑩所部全身而退,左右兩路軍,都被打得落花流水。
白文書見無人說話,終于出聲打破了寧靜,道:“崔大人,叛軍兇猛不可敵,我軍……恐怕今年無法剿滅他們了?!?/p>
白文書是已故的白文寶的弟弟,白文寶戰(zhàn)死后,白文書就接替了白文寶的官職領(lǐng)兵。
聽到白文書的話,崔瑩的眉頭皺的更緊,道:“李成桂、李芳遠(yuǎn),將才也,就憑我們手中的力量,也許還要等上一年,才能將其徹底消滅?!?/p>
白文書的嘴角動了動,其實他想說,一年未必能拿得下李成桂。
田祿生嘆了口氣,說道:“當(dāng)初明軍與叛軍激戰(zhàn),屢戰(zhàn)屢勝,怎么到了我們這里,就這么艱難?諸位都說一說,這到底是為什么!”
田祿生身邊一將官聞言,嘀咕道:“明軍有洪武大炮,還有火雷彈、神機(jī)營、三千營,我聽說明軍主力駐扎在南京城外,每日操練聲音不斷,從不懈怠,我們麾下的勤王軍都是臨時拉起來的,都沒經(jīng)受過訓(xùn)練,怎么跟明軍比呀?”
崔瑩聞言沉默片刻,說道:“冬日寒冷,進(jìn)攻李成桂恐要等到明年開春時分,本將考慮寫奏疏給大王,開春后的戰(zhàn)役,或許需要明軍出手?!?/p>
崔瑩心中萬分難受,不愿意承認(rèn),但事實就是事實。
明軍對戰(zhàn)李成桂百戰(zhàn)百勝,崔瑩等高麗官軍對戰(zhàn)李成桂,被打得損兵折將。
回想起南京慶功宴上自己夸下??谡f的那些話,崔瑩的臉上就火辣辣的疼。
田祿生聞言輕聲說道:“崔大人,楊總兵開春之后,還愿意幫我們么?萬一楊總兵置氣,怎么辦?”
崔瑩嘆息一聲,道:“楊總兵不是小氣的人,本官會親自登門拜訪,去請楊總兵出手的?!?/p>
崔瑩、田祿生這邊一片愁云慘淡,而李成桂那邊卻是一片喜氣洋洋。
不光是李成桂挫敗了崔瑩的征討,還因為南誾已經(jīng)與親戚聯(lián)系上了,正在暗中購買、打造船只。
全羅道一直游離于朝廷與李成桂的爭斗之外,因為全羅道人煙稀少,征不上來兵丁,且大多數(shù)百姓都以捕魚為生,也沒有什么雄關(guān),反倒在戰(zhàn)亂的高麗中獨善其身。
南誾的親戚做了保證,今年冬天加上明年開春,只待夏天一到就可以出海。
李成桂何等精明?當(dāng)即就派出了次子李芳果,率領(lǐng)一隊人喬裝打扮成百姓,前往全羅道監(jiān)督此事,這可事關(guān)李成桂未來的退路,絕對不可以出差錯。
李成桂擊敗崔瑩,內(nèi)部局勢漸漸穩(wěn)定,他也終于有機(jī)會,處理內(nèi)部事務(wù)。
夜晚,李成桂提筆書寫,在書房里還有李成桂的智囊南誾、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