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之間,這偌大的南天門,竟是落針可聞。
眾人只是呆呆地立著,張著嘴,瞪著眼,那神情,與其說是驚駭,倒不如說是一種超出了理解范疇的,純粹的茫然。
這樁公案的正主兒,這被他們綁在斬仙臺上,險些便要開刀問斬的階下囚,其根腳,竟是這般......這般一副光景?
原來是這樣......
由人族圣母女媧娘娘,取火云洞之土,親手摶造。
又以那引得三界動蕩,準(zhǔn)圣喋血的鴻蒙紫氣,點化其真靈,立下其先天道基。
其誕生之日,更是由那人道三圣皇親眼見證。
原來如此。
竟是如此。
死一般的寂靜之中,也不知是過了多久,終是有人,長長地,吐出了一口濁氣。
先前那許多的驚駭,那許多的不解,那許多的荒誕與茫然,都在女媧娘娘那輕描淡寫的一句賜名之后,尋到了一個叫人哭笑不得,卻又不得不信的答案。
這三生鏡,從始至終,照的便不是人。
它照的,是物。
是那一道自鴻蒙之中誕生,引得無數(shù)大能反目成仇,掀起了無邊殺劫的大道之基。
是那一道鴻蒙紫氣。
眾仙官心中那百轉(zhuǎn)千回的念頭,便在這一刻,豁然貫通。
難怪,難怪這鏡子一開篇,便是不偏不倚,正落在了那紅云老祖的身上。
他們先前,還只當(dāng)是這陸凡的某一世,便是那紅云老祖轉(zhuǎn)世而來,心中還曾為這樁因果,暗自唏噓感慨。
如今想來,當(dāng)真是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這鏡子,哪里是在看紅云?
它看的,分明是隨著紅云的那一道鴻蒙紫氣!
至于那紅云老祖的一生,他那讓座的善舉,他那懷璧其罪的冤屈,他那身死道消的悲涼,他那托孤人族的壯烈......
樁樁件件,驚心動魄,到頭來,竟都不過是這鴻蒙紫氣流轉(zhuǎn)途中,被這三生鏡順帶記錄下來的一段插曲,一幕背景罷了。
想明白了這一層,眾仙官心中那份滋味,當(dāng)真是五味雜陳,難以言表。
當(dāng)下,便有那幾個道行淺些,平日里性子又跳脫的年輕仙官,再也繃不住,那嘴角已是忍不住地,微微向上揚起,眼中亦是透出幾分促狹的笑意來。
可這笑意方才浮起,便又猛地,僵在了臉上。
眾人的目光,便不約而同地,朝著那隊列一旁,那道清癯孤高的身影,悄然瞥了過去。
只見那地仙之祖鎮(zhèn)元子,此刻正靜靜地立在那處。
他來得不巧。
前前后后,這三生鏡中演了這許多驚天動地的上古秘聞,他早不來,晚不來,偏生就卡在了那紅云殘魂投入輪回,冥河老祖悻悻而歸的當(dāng)口。
那最是叫人肝腸寸斷的一幕,那樁他最最不能接受的慘事,他竟是分毫不差地,盡數(shù)錯過了。
如今這滿場的仙官佛陀,皆已知曉了這樁公案的來龍去脈,皆已明白了這其中的陰差陽錯。
唯獨他,這紅云老祖平生唯一的知已,卻還被蒙在鼓里。
他不知,這樁公案,從頭至尾,皆是因著他那位故友而起。
他更不知,他那位故友,在臨死之前,在那六道輪回之前,心中最最掛念的,便是他這位還等在五莊觀中,溫著一壺清茶的知已道兄。
這一下,眾人心中那份方才還覺著好笑的荒誕,盡數(shù)化作了無言的酸楚與不忍。
只是,這情緒未曾持續(xù)多久,便又被一股子更為熾熱,更為原始的念頭所取代。
鴻蒙紫氣!
那可是鴻蒙紫氣??!
成圣之基!
這四個字,便如那帶著魔性的梵音,在所有人的心底,一遍遍地回響。
那一道曾引得無數(shù)洪荒大能反目成仇,掀起了無邊殺劫的大道之基,如今,竟是化作了一個活生生的人,就站在這斬仙臺上。
這意味著什么?
這便意味著,那虛無縹緲,萬載難尋的成圣之機,如今,便成了一個觸手可及的目標(biāo)。
一時間,南天門外,那氣氛便又變得微妙了起來。
不少仙官那望向陸凡的眼神,已是悄然起了變化。
若是......
若是能將此子擒了,以那三昧真火,或是九幽罡風(fēng),日夜祭煉,將其肉身連同元神,盡數(shù)煉化,那豈不是......
豈不是便能將那一道鴻蒙紫氣,重新提取出來,化為已用?
在場的仙官,哪一個不是經(jīng)歷了千百年的苦修,熬過了無數(shù)的劫數(shù),才有了今日的這點道行?
他們所求者,不外乎是那長生久視,與天同壽,最終能勘破那大道,證得混元。
可那圣人之位,三界之內(nèi),萬古以來,又有幾人能得?
如今,這天大的機緣,就這般赤裸裸地擺在眼前,誰人能不動心?
誰人能不瘋狂?
可僅僅是朝著陸凡那里瞟了一眼,眾人又瞬間冷靜了下來。
那是什么?
那懸于陸凡頭頂,殺氣沖霄,引得這周天星斗都為之戰(zhàn)栗的,是誅仙四劍。
那靜靜懸浮,垂下萬道金光,蘊含著無上皇道威嚴(yán)的,是軒轅人皇劍。
前者,代表的是一位混元圣人那足以毀天滅地的無上怒火。
后者,代表的是整個人道那萬世不移,薪火相傳的磅礴氣運。
這一下,眾人那方才還熾熱如火的心,便又涼了個通透。
一個個皆是激靈靈地打了個寒顫,那眼神之中的貪婪,盡數(shù)化作了后怕與慶幸。
瘋了,當(dāng)真是瘋了。
方才那一瞬間,自已竟是動了這般不該有的念頭。
煉化陸凡?
說得輕巧。
先不說那誅仙四劍組成的劍陣,便是圣人親至,若無四件同等級的至寶在手,亦要被困于其中,落得個身死道消的下場。
便是僥幸破了這劍陣,那柄軒轅劍,又該如何處置?
動了此劍,那便是與整個人族為敵,便是與那火云洞中的三位圣皇結(jié)下了不死不休的因果。
這等業(yè)力,這等罪責(zé),便是將自家挫骨揚灰,怕也償還不清。
也罷,也罷。
這等人物,這等跟腳,早已不是他們這些尋常仙神,能去算計,能去染指的了。
如今,眾人心中那份最大的疑云,便又只剩下了一樁。
那軒轅劍的來歷,如今算是有了個說得過去的解釋。
此子由人族圣母所造,又在人道圣地之中誕生,那人皇劍前來護(hù)持,倒也算是在情理之中。
可那誅仙四劍呢?
那通天教主,又是存的什么心思?
他乃是混元圣人,早已是萬劫不磨,與天同壽,這鴻蒙紫氣于他而言,早已是無用之物。
他今日此舉,又是為了什么?
總不能是閑來無事,特意將自家鎮(zhèn)教的至寶取將出來,為一個素不相識的小輩,站腳助威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