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二人不都是因著皇后娘娘的福德,后來到了府里,也有著夫人的恩寵,這才能夠和老爺歡好,走到今時今日的嗎?
其他姐妹便罷了,但你我二人之間得明白?!?/p>
綠竹似是有意無意地敲打著,云容聽了之后心頭安定。
哪怕這不過只是綠竹說的一番表面話,起碼能讓人看得出對方并非過河拆橋之人。
“知道了,綠竹姐姐。”
云容微微點了下頭。
“你也多多歇息,近些時日放你假。
咱們府在這國都外最近建了一處莊子,用老爺?shù)脑拋碚f,可當作旅游觀光之處,也可讓我等靜心休養(yǎng)。
附近有著足足數(shù)百畝的水田,將外人全都隔了開來,不會影響到你?!?/p>
綠竹開口,似是給面前云容的福利,卻同樣彰顯著她這個當家大夫人的權(quán)柄。
云容聽了之后沒有拒絕的可能,只能乖乖答應(yīng):“知道了,大夫人?!?/p>
說罷,云容退了下去。
而從頭到尾、自始至終一直看著面前這一幕的胡嬌娘,閉口不言。
她對后宅之內(nèi)的權(quán)位不感興趣,繼續(xù)扎著馬步,憑借著后宅之內(nèi)唯一一個會些功夫的夫人身份,便足以讓她安之若素,不牽扯進太多爭端。
她也不是貪錢的性子,相夫教子,照顧好家里的爹娘兄長,把孩兒培養(yǎng)成人,最好再給他們攢下一份家業(yè),便是讓她胡嬌娘心滿意足的事了。
誰讓她是貧寒出身的莊稼把式,可萬萬比不上綠竹、云容這兩個從宮里面出來的人。
“嬌娘,你可覺得我這做姐姐的太過無情了?”
綠竹喝著茶,輕飄飄的話語再度傳出。
胡嬌娘聽后搖了搖頭,也不說“有”,也不說“沒有”,只是淡淡一笑:“嬌娘不知道這些,也從不關(guān)心?!?/p>
“嬌娘只知道大夫人對嬌娘還有對孩兒有所幫助,日后若出了什么事,在這后宅之內(nèi),嬌娘定是會護著大夫人您的?!?/p>
“那便先謝過了。”
綠竹笑了笑。
她最喜歡的便是胡嬌娘這直爽的性子,最讓人安心。
陸羽的后宮之處還算大體穩(wěn)妥。
而此刻萬里之外乃至更遠之處,美洲中部修建的各處大城,在隨著秦國來來回回的海船航行到西域之處后,數(shù)十個國度之內(nèi),秦國的足跡也開始流傳。
來到西域,自是要將燕王朱棣留下來的家底一一帶走,還有那剩余的資源也全不放過,這才讓美洲中部得以繼續(xù)發(fā)展,不致被其他藩王重新追趕上。
到了如今,秦國的海軍實力有目共睹。
燕王朱棣、代王朱桂、晉王朱棡,連同其他在海外定居就藩的藩王子孫,個個也都在努力打造水師。
而若是想從自家二哥朱樉手里拿到先進的海船技術(shù),也并非不可能,不過卻需要付上一大批金銀或者價值足夠的資源,以至于大多數(shù)人都未曾購買,都選擇自己研發(fā),無非也就是效率慢些罷了。
畢竟在如今一眾藩王的心里。
他們這些人的封地強大排名早有明悟:除了太子大哥所在的大明,其次便是老二秦王朱樉,再三則是代王朱桂的印加神國,之后便是朱棣的大燕國,如今也算是成型,剩余的個個半斤八兩。
若是購買了秦王朱樉的航海技術(shù),哪怕只是次一批的。
他們的資源也至少要去了一小半,接下來還如何征兵,還如何在歐洲、非洲之處跑馬圈地?
相比較航海技術(shù),先占據(jù)更多的土地才是他們的第一要務(wù)。
土地一旦占領(lǐng),除了當?shù)氐耐林@個敵人之外,其余的兄弟自然不可能再輕易染指,所以航海技術(shù)雖然有著極大的誘惑力,但也還可以暫時舍棄,這幾乎是所有藩王身邊的心腹幕僚給他們提出的最大建議。
只是這般一來,西域之處原本還有著朱棣的一些勢力,如今卻是將其打包全都送給了楚王朱楨。
當然,為了換取這個名目。
朱楨也是忍痛拿了西域不少的資源當做交易。
這般一來,燕王朱棣可謂是明目張膽將他的鋒芒從西域之處轉(zhuǎn)到了那一整個美洲中部。
雖說西域之處乃是黃金之路,商路發(fā)達,可那惡劣的天氣環(huán)境,想要將其治理整改,即便有厚實的科研技術(shù),其中所費的資源依舊是一個天文數(shù)字。
而美洲中部雖然遠在萬里之外,但那里的土地富饒,并無天災(zāi),雖有人禍,憑借大明的醫(yī)療技術(shù)早就可以解決。
或者說雙方的優(yōu)缺點也極其明顯:西域之處雖靠近大明,但注定不可能有大的作為,哪怕將這西域數(shù)國全都統(tǒng)一,隨后成立的大楚國,無非也就是一個蠻夷小國,畢竟總共就大明一省之地,能有什么作為?
可在美洲那邊就很不一樣了,數(shù)省之地牽連在一起,已然能夠稱得上是泱泱大國,比不得大明,但海外之處從無到有的便利,對于任何一個藩王、任何一個朱家子孫而言,同樣是無法抵擋的誘惑力。
“這老四魄力還真不小?!?/p>
大楚行宮之內(nèi),朱楨早已換了服飾,多套龍袍加身。
他目中澄澈明亮,蓄著的胡須跟關(guān)公似的,足足將近三尺長,一臉的文人像之中,只剩下眼角之處還藏著武將的鋒芒。
這西域之處再無行軍打仗可言,久而久之。
他這一向勇武的楚王殿下,如今成了這大楚的天子,面目上自是和善得多,文人之氣愈濃,文武相合的姿態(tài)明顯。
如此才更有天子圣言的氣度,而非那好勇善戰(zhàn)的武將模樣。
“恭喜陛下,如今我大楚威震西域,想來不消數(shù)年便能將西域諸國統(tǒng)一,屆時我大楚之威盡在大明之下?!?/p>
大殿之內(nèi)百官齊齊跪拜,其中一多半都是大明人,剩余的一小半是西域各處數(shù)國的人。
有的國家強盛,所以入朝為官的數(shù)目多了些;有的國家弱小,所以僅僅有一人;還有的國家更加弱小,在這朝堂之上雖有一席之地,卻不過只是象征意義而已,僅是微末小官,雖有品階,手中卻無實權(quán)。
這也不過是為了給西域數(shù)個國家一份平定的表象,同樣能看得出這地方的穩(wěn)定何其變化多端。
數(shù)個國家融合在一起,除了強大的武力、強勁的社會生產(chǎn)力之外,政治方面各方的博弈權(quán)衡,也是需要他堂堂大楚天子朱楨前去考慮的。
否則國內(nèi)一旦陷入內(nèi)耗,國家發(fā)展停滯轉(zhuǎn)而走起下坡路。
相比較附近仍舊在強大道路上馳騁前行的大明而言。
他的大楚可就真成笑話了。
看著群臣各異的身份,朱楨心里又是惡狠狠罵了幾句:“秦王朱樉這老二,你個王八犢子,可真是把前路堵得死死的。
我們這些后來人想要再次遷徙,難度增加了太多?!?/p>
也是由于這個緣由,此刻大楚大殿之內(nèi),大明人和西域數(shù)國的人才會是當下這般分布,否則若有可能。
他朱楨自然也希望群臣之中大明人多多的,西域人少少的,唯有如此才能給他這個帝王帶來天然的安全感。
畢竟只有大明人才知曉大楚的根基。
即便大楚內(nèi)部有人奪權(quán),附近的大明也絕對會出兵,以此讓這些亂臣賊子好好看看什么叫做朱家皇室的含金量。
這同樣也是中原之處大明版圖附近的好處之一,對于傳承而言妙處無窮。
等到群臣下殿,朝會結(jié)束,楚王朱楨目光細細掃過,隨后走到外面的高臺,手中抓著欄桿眺望而去,似是在西域的中心之處看透了整個西域的版圖,卻也同樣望著那版圖之外的地界風(fēng)光。
“朕這一生,恐怕便要被這西域所困了……大楚,大楚……”
說著說著。
他楚王朱楨目光微亮,面龐上陡然滲透出一絲笑意,卻是說起了史書上的戲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楚雖三戶,亡秦必楚?!?/p>
將這話語悠悠道來,朱楨臉上的笑意越來越濃,最后忍不住徹底放開,酣暢暢快地大笑出聲。
作為開國天子,這便是好處。
中央集權(quán),帝王之威處于巔峰,所以他朱楨想如何便如何,不像后世的傳承天子,手中權(quán)力被瓜分。
那些聒噪的文人、一個個尚書御史、這一句言官那一句諫言,實在是讓人頭疼不已。
……
原本的高麗,如今的大周國。
周王朱橚可不在那高高在上的廟堂之內(nèi)。
廟堂之內(nèi)有左相、右相,還有一位副相,三者平衡,互相牽制,處理著平日里的朝堂政事。
大周國的發(fā)展同大秦國頗有幾分異曲同工之妙:大秦國窮兵黷武,偏科發(fā)展海軍勢力;而大周國同樣是一意孤行。
在大周天子朱橚的意志之下,幾乎全國上下皆以醫(yī)道為主。
可以說,在大明之初的“士農(nóng)工商”,到了如今的大周國,醫(yī)者的地位齊齊拔高,直接換為了“醫(yī)工農(nóng)商”。
社會生產(chǎn)力的提高,使得糧食的產(chǎn)量大幅度增長,同樣也就使得農(nóng)民的地位有所下降,而這里的“農(nóng)”并非指普通百姓。
指的乃是各處的地方豪強、世家大族,但還沒有觸碰到士的這一層次,算是各個地方的武裝、大糧商。
這些人才是真正的階級。
跟普通百姓,尤其是那些地里刨食的泥腿子,沒有半點關(guān)系可言。
還有那工藝嫻熟之輩,皆都如此,乃是威震一方的地方勢力,并非區(qū)區(qū)的個人。
只有成就勢力才可跨入這一階級,否則區(qū)區(qū)個體別想太多,好好活著、安安穩(wěn)穩(wěn)長久便已足夠幸運。
國朝大事同他們沒有半點瓜葛。
高麗之處,群山峻嶺之下。
四處雖未修建行宮,卻已修建了一處類似棲霞新鎮(zhèn)的天下太醫(yī)匯聚之處,名曰“神農(nóng)鎮(zhèn)”,寓意取自圣賢之名,同大明原本的應(yīng)天府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再兼之大多數(shù)時候,周天子朱橚一直在此處。
而帝王身邊自然是獲取權(quán)力的最佳途徑,所以也使得朝堂之上的大部分重臣,閑暇時會前來此處,小部分重臣更是直接駐扎在這里。
在朱橚身旁處理著同樣的政事。
“先生去了大秦……”
朱橚掂量著手上的《大明日報》,一臉不解。
他嘴角微抽,面目惋惜,“若當真如同那周天子時期,孔夫子周游列國,先生第一應(yīng)當前來我大周之處才是,這海外之處難道真的有那么大的誘惑力嗎?”
朱橚忍不住言語道,可把旁邊的一眾朝堂重臣嚇得不輕。
他們這些人實在太了解自家陛下對于醫(yī)道的癡迷。
而醫(yī)道源自藥材,若論及藥材,海外的藥材同中原版圖上的藥材自然有所區(qū)別,種類、藥效還有其他方面,包括藥材與藥材之間的配比,那些從海外運來、如今漸漸流傳在大周之處的藥材,所煥發(fā)的效果可是不小。
所以久而久之,使得大周如今的醫(yī)道已然超越了大明,雖然不多,但卻是極其明顯的信號。
當然代價也不是沒有,便是大周朝的國力,也就只是在原本高麗的基礎(chǔ)上強大了一兩輪而已,同大秦還有西域之處的大楚差別太大。
“陛下,海外之處藥材雖多,但其危險叢生。而且燕王殿下不也已到海外之處嗎?”
“我大周之內(nèi)的醫(yī)道也可將其專利售賣,不要銀錢,只要這些藥材,想來對于大燕還有大秦好處眾多?!?/p>
“沒錯,陛下。”
“陛下萬不可輕身涉險,陛下乃是我大周擎天支柱,若無陛下,我大周怕是要戰(zhàn)火淋漓,百姓不得安生了。請陛下三思而后行?!?/p>
“醫(yī)道為的便是世間長治久安,這世間還有何物比百姓更為重要?若無百姓,還要這醫(yī)道有何作為。”
這一刻,周王朱橚不過只是剛剛表明有這么一二想法,剎那間周圍的群臣便齊哄哄跪倒了一片。
朱橚見了哭笑不得,好好安撫了一陣子,才讓這些人有所放心,但也給他們提了點要求:“但無論如何,這藥材之事也該再上新臺階了?!?/p>
“可明白?”
朱橚目光肅然,周圍的群臣立即點頭應(yīng)聲。
憑借他們在醫(yī)道上的進展,還有推廣而出的技術(shù)。
如今早已名震附近數(shù)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