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猛地一拍龍椅,直接站了起來。
房玄齡一個人辭官也就罷了,畢竟事情涉及到太子,不管怎么說,房玄齡的良苦用心李世民還是知道的。
人家是不想讓看到天家骨肉相殘,所以即便沖撞了李世民,也不得不把話說出來。
可是眼前這兩個是什么貨色,李世民可太清楚了。
口口聲聲說什么不孝失德,如果記得沒錯的話,當(dāng)初在江南那邊傳的謠言四起,說他李世民是如何心狠手辣,對待兄弟,一副全都是他李世民主動挑釁,他那幾個兄弟全都是很善良的人,壓根就不想與李世民爭奪皇位,還是被李世民給無情殺害了。
既然當(dāng)初做下那樣的事情,李世民便不怕后人評說。
可是評說不是亂說,更不是瞎說。
李世民曾經(jīng)派人去暗中調(diào)查了一番,只能說那些人的手段真的高明,居然一點(diǎn)線索都沒有。
只是雁過必留痕,終究還是被李世民尋到了一些蛛絲馬跡。
那些謠言的背后,便有著五姓七望這些世家的影子。
對于此事,李世民從來都沒有聲張過,但是卻一直記在心里。
現(xiàn)在再聽到面前的盧玉山和謝恒這番說辭,心中那股無名火氣一下子就被勾了起來。
“好?。〖热幌朕o官,朕便滿足你們,你們現(xiàn)在就可以走了!”
李世民嘴角露出一抹冷笑,竟是一副一點(diǎn)也不在意的模樣。
然而,令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盧玉山和謝恒臉上竟然沒有一點(diǎn)猶豫之色。
“好!既如此,臣等拜別陛下!”
說著,兩人朝李世民行完禮后,便直接起身,打算離開。
這一幕,讓李世民也完全沒有想到。
這個時候,只見長孫無忌從座位上起來,將二人攔了下來。
他一邊拉著盧玉山與謝恒的手,一邊回頭看向李世民,輕笑道:
“陛下,再怎么樣,也應(yīng)該讓兩位大人把話說完,微臣和他們兩位也算是打過幾次交道的,兩位應(yīng)當(dāng)不是那種沖動之人,何不如先聽聽他們怎么說,若是無理取鬧,別說是罷官,光是一個頂撞圣上這一條,就可以直接扔到大理寺去反省反省了……”
長孫無忌對李世民使著眼色,意思是這個時候,無論如何也得讓兩人把話說完。
要真是只因為這樣就被免了官職,那以后還要不要招攬讀書人了。
光是一句當(dāng)今圣上不能容人,就把那些人的熱情給徹底澆滅了。
眼見如此,李世民也知是自己方才有些上頭了,便冷哼一聲,佯裝生氣道:
“不孝失德?好,那你們就給朕講講,太子不過是離開東宮出去逛逛,怎么就不孝失德了?”
“陛下要臣等說,臣等定然會如實相告……”
眼見目的達(dá)到,盧玉山和謝恒對視了一眼,眼神中閃過一抹笑意,又坐回了座位上。
這一次,卻是謝恒先開口了。
“啟稟陛下,豈不聞,父母在,不遠(yuǎn)游,游必有方……這個道理,就算是尋常百姓家的孩子都明白,何況是當(dāng)朝太子呢?
他不告而別,讓您與皇后娘娘擔(dān)心,便是不孝,他身兼重?fù)?dān),卻逃避著于國于民的責(zé)任,便是失德……”
謝恒也是老演員了,這個時候自然是飆起了演技,包含熱淚道:
“今日只是稍有磨難,便不敢面對,他日登基,執(zhí)掌天下,自是千難萬難,若無陛下這般雄才大略,太子他如何面對這天下百姓?
百姓們又如何看待這位不孝失德的太子呢?”
不得不說,這謝恒的一番說辭是明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
既委婉地吹噓了李世民一番,同時又以一副我說這些話其實是為了你好,為了大唐好的姿態(tài)。
這番話說完,不禁李世民微微一愣,竟然無言以對了。
謝恒說完,盧玉山立刻堆出一副笑臉,開口道:
“陛下恕罪,方才確實是臣等太激動了,冒犯了龍顏,您怎么罰我們都是應(yīng)該的,說起來老夫來陛下帳下效力也有些年頭了,太子呢,也算是老夫看著長大的,別說是陛下了,就連老夫也舍不得處罰那個孩子啊……其實太子本性還是不壞的……”
聞言,李世民點(diǎn)了點(diǎn)頭,表示認(rèn)可。
見狀,盧玉山心定了幾分,連忙繼續(xù)說道:
“其實陛下的心思,老臣是明白的,您看能不能這樣,對于太子的處罰,咱們就不追究了,回來自有陛下對他親自教誨,犯了錯,以后改了便是了……只是這太子之位嘛……不如陛下空出來一段時間,這樣一來,既可以讓太子反躬自省,也可以讓其他皇子表現(xiàn)表現(xiàn),若是真有更合適的人選,陛下也可以試一試嘛……”
“嗯?”
聽完盧玉山的話,李世民眉頭緊鎖,似乎在思考著什么,但一旁長孫無忌的眼神已經(jīng)亮了起來。
他深深看了盧玉山一眼,對于這位德高望重的國子監(jiān)祭酒,一下子有了新的認(rèn)識。
事實上,從今天晚上,第一次發(fā)言中就可以看出來,長孫無忌雖然沒有明說,但確實是支持換掉太子的。
只是后來,眼見房玄齡以辭官為保,李世民也熄了罷黜的心思,長孫無忌便沒有繼續(xù)堅持。
然而,眼下盧玉山的這一番說辭,卻是讓長孫無忌眼前一亮。
對啊!
想要廢黜太子似乎并不用一步到位??!
只要讓其將太子之位暫時空出來便是了。
一旦空出了位置,那后面可以做的事情就太多了。
而且這本來就是一個循序漸進(jìn)的事情。
之前的咄咄逼人,很有可能會適得其反,若是讓李世民覺得讓的這個決定是被人逼出來的,這件事情便毀了一半了。
可盧玉山的這個提法,既照顧到了李世民不愿意父子結(jié)怨的心理,又能架空李承乾這個太子之位。
等到后面,大臣們已經(jīng)習(xí)慣朝中沒有太子的時候,再推出新的人選,也就沒有那么多阻礙和意外了。
看來,自己要對這位老祭酒有新的認(rèn)識了。
對于盧玉山的意見,一下子讓李世民陷入了沉思當(dāng)中。
太子叛逃,若是不罰說不過去,可若是罰了,他又于心不忍。
顯然,盧玉山的這個建議就能很好的解決他的糾結(jié)之處。
“可是空出來太子之位,真的好嗎?”
李世民坐在龍椅上,用手指敲打著扶手,皺眉思索著。
畢竟李承乾從出生的那一天,便已經(jīng)是天選的太子人選。
讓他空出位置,承乾會怎么想?
那些大臣和百姓又會怎么想?
還有,空出來的這個太子之位,又能給誰呢?
就在李世民沉思的時候,一個內(nèi)侍從外面跑了進(jìn)來。
“啟稟陛下,越王殿下在宮外求見……”
“青雀嗎?”
李世民抬起頭來,目光中閃過一抹意味深長的神色,接著,便招了招手。
“讓他進(jìn)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