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龍子!”,妖歌猛地一喝。
“叫魂?這么大聲!”,云龍子罵咧一聲,似對此極為不滿。
妖歌李十五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一抹疑色,又道:“你脖子……”
“老子脖子咋了,你看不見?”,云龍子“唰”一聲手中祟扇打開,上只有四字:你娘的吻!
李十五見此,則是趁機撇開二人,轉(zhuǎn)頭又尋上那一行觀音一族,面上笑容若花開般燦爛。
張嘴便是:“各位族友,此次咱們觀音山,除了你們這些陰陽觀音,是否還有別的觀音前來???”
“就好比什么,鬼觀音!”
一尊陰陽觀音頓時雙目緊凝:“鬼觀音一族,在觀音山都極為少見,平?;臼且娭坏?,你從何處得知的?”
李十五低頭道:“因為,我先前看見了。”
“不可能,此行并無鬼觀音一族!”
“那可能是我看錯了!”,李十五面上笑容不減,又道:“請問各位族友,你們究竟是通過怎樣方式來到人山的?”
“若是有什么通行令牌啊,載器之類的,能否拿出來瞅上一瞅,畢竟那可是我回家的路啊?!?/p>
“你們曉得的,我這觀音自幼在人山濁獄苦寒之地長大,不曾有什么見識,好不容易見到各位親人,一時間心中激動難耐,忍不住落淚垂憐……”
在他身上,一股子‘忠義’味道彌漫而出,讓在場一眾觀音,都是為之齊齊一震。
一尊觀音當(dāng)即開口:“各位,他這般姿態(tài)不像作假,可能真是將功法看錯了,手臂修成了腿,成了那十腿觀音,今后更可能是百腿觀音,千腿觀音,萬腿觀音……”
另一尊觀音更是無比動容:“族友,你受苦了!”
李十五舌下舔著義丹,一邊心中思索,他手中善孝義三丹,的確是有些邪門了,似能不經(jīng)意間,將周遭人給‘感化’。
且他并未忘記,自已手中三丹,是在一處名為‘慈悲境’的莫名之地,挨了紅白黑三種小人好一頓胖揍才得來的。
甚至這三丹煉制之法,按盜蛋者所言,極有可能是乾元子鼓搗出來的。
為首陰陽觀音道:“族友,這山與山之間的距離,已是難以用確切數(shù)字來衡量,要想跨越,實在非你我之力可以辦到?!?/p>
李十五:“麻煩詳說?!?/p>
觀音點頭,只是道了一句:“若是想跨越,需要一道憑證。”
“什么憑證?”
“‘天’的憑證!”
聽到這話,李十五瞬間眉心緊凝:“天,天,為什么又是天?”
觀音雙目一顫,心中一悚,忙伸手做了個噤聲動作:“族友慎言,畢竟啊……‘天’聽如雷,近在咫尺?!?/p>
李十五深吸口氣:“明白!”
“只是我還想多問一句,如何才能弄到這份憑證?”
他莫名想到了賈咚西,對方聽到他想離開人山之后,一副憂思忡忡模樣,只說了句自已得想想法子,而后便形色匆匆離去。
觀音屏息凝神,又神神叨叨念了一句:“這個啊,得靠贏!”
說完板起臉色,干咳一聲:“族友別再問了,今夜我等跨越山海重逢,怎是一個緣分可以形容?”
“當(dāng)推杯換盞,不醉不歸?!?/p>
李十五微笑相視:“好??!”
他下意識伸手朝著耳畔官老爺摸去,才恍然發(fā)覺,自已那一封食妻情書早已不見多時,想取也取不出來。
于是立馬改口:“各位族友,酒先不喝了吧?!?/p>
接著解釋道:“我總覺得瞅見那只鬼觀音了,得去再探探虛實,否則心中不安?!?/p>
說罷,便是轉(zhuǎn)身直接離去。
身后陰陽觀音趕緊一問:“族友,作何稱呼?”
李十五回頭,雙手做了個觀音捏蓮手勢,微笑道:“我之觀音法號,名為……善蓮!”
一夜,轉(zhuǎn)瞬即逝。
這成片宮闕樓閣之間,依舊鐘鼓樂聲齊鳴,一副熱鬧紛呈模樣,兩只雙簧祟仍是混跡其中,在密密麻麻鼓點聲中開嗓唱個不停。
妖歌站在一處宮闕屋檐之下,整個人如松般靜立不動,且他已經(jīng)在這里站了一夜。
至于云龍子,則是內(nèi)心反復(fù)糾結(jié)。
只聽他低聲嘀咕道:“邪門了,根本不該湊這鬼熱鬧的,只是事已至此,究竟是跟著這妖歌好一點呢,還是緊跟著那李十五好?”
妖歌唇齒輕啟:“今日,便是二月初二了吧!”
云龍子點頭道:“不錯,今日是那所謂的主壽之日?!?/p>
也是這時。
“咚!”
一道洪鐘之聲響起,如潮水漫過重重宮闕,將一切人聲,鼓樂之聲全部壓了下來。
接著一道身影顯化而出,其矗立空中,威嚴(yán)如山如岳,讓全場之人為之呼吸一滯。
接著齊齊俯身一禮:“我等,見過山官大人?!?/p>
李十五湊到妖歌身前,以心念之聲問道:“山官究竟到了哪種層級,他們算是仙嗎?”
妖歌:“應(yīng)該,不算吧!”
李十五眸光一縮:“什么叫應(yīng)該不算?”
妖歌唇間帶起抹輕笑:“你僅為元嬰之修,便是自行擁有九種道法神通,一聲驚蟄,二聲霜降……八聲見母神,九聲見真我,還有紙人羿天術(shù),一手花旦妖刀,更甚至是點香術(shù)?!?/p>
“在凡人眼中,你已然是如仙如圣?!?/p>
“你可知繼續(xù)修下去,會蛻變成什么樣?”
“你又知,若是按惡修之法成了仙,又會是怎樣?”
妖歌眸光漸漸幽深,接著道:“可即使如此,依舊有那么一句話?!?/p>
“仙觀凡人若螻蟻,道生觀仙亦如是?!?/p>
他鼻吸漸重,道了最后一句:“求強之路任重而道遠(yuǎn),堪稱……永無止境,只是妖某不同,我求智!”
此時此刻。
山官屹立空中,俯瞰身下各境修士。
他是一位面齡三十男子,面龐若冷玉雕琢,莫名讓人一陣膽寒,只聽他道:“各位小友可是知曉,此番是給誰做壽?”
一女子恭敬應(yīng)聲:“給‘山’!”
山官又道:“‘山’就在我等腳下,為何你們要跨越遙遠(yuǎn)之距,來到我云山境?。俊?/p>
此話一出,眾修面面相覷,其實他們也在揣測這個問題,只是一直不得其解。
這時。
只聽這尊山官緩緩道了一句:“人有腳,山亦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