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璘領(lǐng)著眾人,在陸恒的帶路下,穿過幾條街巷,徑直來到鳴玉坊的枕水巷。
站在一座嶄新的宅院門前,盧璘掏出鑰匙打開了門。
“爹,娘,到了?!?/p>
李氏和盧厚跟著走進(jìn)去,一進(jìn)門,便被眼前的景象給鎮(zhèn)住了。
入眼就是一個大院子,院子后則是個兩進(jìn)的宅子。
比他們在文廟街那個老宅子,還要大上一圈!
前院敞亮,地上鋪著青石板,打掃得干干凈凈。
后院還帶著個小花園,雖然眼下沒什么花草,但也能看出是個拾掇心情的好地方。
“這....這得花多少錢啊!”李氏看得心都在顫,既歡喜又心疼。
盧厚也是背著手,在院子里來回踱步,嘴巴咧開,半天都合不攏。
跟著來的生員們,根本不用盧璘吩咐,自告奮勇地就開始幫忙收拾起來。
“這屋子我來掃!”
“行李放哪?我來扛!”
“這水缸是空的,我去挑水!”
“社首,這些書呢?要不要先搬到書房去?”
......
一時間,原本清凈的院子,瞬間就熱鬧非凡。
沈春芳看著這一幕,欣慰地點頭。
璘哥兒這個攤子,算是徹底支起來了。
這等號召力,已然有了幾分氣候。
院子里這么大的動靜,很快就引來了左鄰右舍的注意。
枕水巷住的,大多是些殷實人家,平日里巷子清凈得很,這突然搬來一戶新鄰居,還帶著這么一大群人,動靜著實不小。
幾個看著像是當(dāng)家主母的婦人,端著碗或者拿著針線活,湊到了院門口,一邊瞧熱鬧,一邊小聲議論。
畢竟以后就是鄰居了,都想過來打個照面,混個臉熟,也看看這新搬來的是什么人家。
大家也怕來了什么不三不四的鄰居,攪了清凈。
其中一個穿著綢緞襖子,看著頗為富態(tài)的中年婦人,直接走進(jìn)了院子。主動朝李氏打招呼:
“哎喲,這是新搬來的鄰居吧?可算是有人住進(jìn)來了!”
李氏正在指揮著生員們搬東西,見有人搭話,連忙熱情地迎了上去。
“是啊是啊,今天剛到!以后就是鄰居了,還請大姐多照應(yīng)!”
“好說好說!”
婦人笑著應(yīng)道,視線在院子里轉(zhuǎn)了一圈,最后落在李氏身上,“看妹子這福氣,兒子這么孝順,給你們二老買了這么大的宅子?!?/p>
李氏一聽這話,心里比吃了蜜還甜,嘴上卻謙虛著:“哪里哪里,孩子瞎折騰罷了?!?/p>
兩人正寒暄著,從里屋走出來的盧璘,見到母親這么快就和鄰居熟絡(luò)起來,也笑著上前打了個招呼。
“嬸子好?!?/p>
富態(tài)婦人旁邊的另一個鄰居,在看到盧璘的瞬間,忽然愣了一下,覺得這張臉很是熟悉,好像在哪里見過。
她正努力回憶著,恰好此時,陸恒從外面走了進(jìn)來,對著盧璘拱了拱手。
“琢之,東西都搬進(jìn)來了,我們就先回半畝園了,不打擾你們一家人團(tuán)聚。”
盧璘笑著點頭:“辛苦大家了,改日我請客。”
“琢之?”
那個覺得盧璘眼熟的鄰居,聽到這個稱呼,再結(jié)合盧璘的年紀(jì)和長相,猛地想起了什么,試探著開口問道:“這位公子....莫不是盧案首當(dāng)面?”
另一個鄰居聞言,好奇地問:“哪個盧案首?”
盧璘含笑點頭,算是承認(rèn)。
得到確認(rèn)后,先前開口的那個鄰居婦人,當(dāng)場就激動了起來,一把拉住李氏的手。
“哎喲!我的天!還有哪個盧案首!就是咱們臨安府的活菩薩啊!”
“嬸子!你可不知道??!前陣子咱們臨安府鬧糧災(zāi),米價漲到天上去,城外多少災(zāi)民都快餓死了!就是你家公子,想出了法子,把糧價給硬生生打了下來!這可是救了幾十萬人的大功德?。 ?/p>
另一個鄰居一聽,也愣住了,隨即反應(yīng)過來眼前這年輕人是誰之后,整個人都懵了。
她二話不說,當(dāng)即就要對著盧璘彎腰行禮。
“原來是盧案首當(dāng)面!哎喲,民婦有眼不識泰山!”
盧璘連忙上前一步,將她扶住。
婦人站直了身子,還是激動得不行,滿是感嘆:“真是有幸!真是有幸??!能和盧案首您做鄰居,這可是我們家?guī)纵呑有迊淼母7?!說不定我家那小子,沾了您的文氣,以后也能讀書出息了!”
說完,她扭頭就對自己跟來的丈夫喊道:“當(dāng)家的!還愣著干嘛!快!快回家去,把咱們家那條最好的臘肉拿過來!”
第一個開口的鄰居也連連附和:“是??!是啊!盧案首可是咱們整個江南道的案首!文曲星下凡一樣的人物!就等著今年秋闈折桂,高中舉人了!”
李氏被這突如其來的陣仗給弄蒙了。
她呆呆地站在原地,聽著街坊鄰居們變著花樣地夸贊自己的兒子。
活菩薩?
救了幾十萬人?
江南道案首?
她只知道兒子在府城讀書,出息了,卻從來不知道,兒子在外面,竟然做了這么多驚天動地的事!
不遠(yuǎn)處的角落里,沈春芳負(fù)手而立,靜靜地看著這一幕,撫著胡須的手,嘴角的笑就沒停過。
............
安頓下來的頭兩天,盧璘哪也沒去,專心在枕水巷的新宅里陪著爹娘。
一來是讓他們熟悉新環(huán)境,二來,也是享受難得的清閑和溫馨。
李氏倒是很快就適應(yīng)了府城的生活,每日不是拉著盧璘問東問西,就是興致勃勃地去后院的小花園里規(guī)劃著要種些什么,嘴里念叨著以后自家吃菜就不用買了。
可盧厚不行。
累了大半輩子盧厚,實在是閑不住。
第一天,盧厚還能背著手在院子里溜達(dá),看什么都新奇。
第二天,就開始坐立難安,在院子里來回踱步,一會看看天,一會看看地,長吁短嘆。
第三天,盧厚已經(jīng)開始在院子里劈柴了,劈完了柴,又去挑水,把水缸挑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最后實在沒事干,竟拿著抹布,把院子里的青石板都擦了一遍。
李氏看在眼里,又好氣又好笑,叉著腰罵他就是個天生的勞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