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八點,我等師父有空了,過去坐坐。
兩人習慣了,沒那么多客套,他煮一壺茶,茶幾上擺一包煙。
平時聊的主題也是天馬行空。
我坐下,喝了一口茶,問道:
“師父,最近有人向我介紹了一個對象,您幫我參考一下。”
我把陳秀敏一直要給我介紹對象的事,從頭至尾說了一遍,又說到今晚花局長邀蕭市長吃飯。
明為吃飯,暗中也有這層意思。陳秀敏把她外甥女叫來,我們見了一面。
師父一直沒插話,聽我說完,才問道:
“你對她外甥女的感覺怎么樣?”
“長得比較好。個子也高,身材也苗條……”
師父打斷我的話:“這些是條件,我是問你感覺怎么樣。七個字,喜歡還是不喜歡?!?
我笑笑:“感覺不太來電?!?
“不太不電就不要談嘛。”
我想不到師父這么直接。定定地望著他。
師父說:“在別的事情上,我覺得你要三思而行。唯獨在戀愛上,你要尊重自己內心的第一感覺。不喜歡就不喜歡,不要勉強。”
我說:“一定要從個人的感覺出發(fā)?”
他點點頭,說道:“每個人不一樣,但你必須這樣做?!?
我有些奇怪:“為什么我必須這樣做呢?”
師父說:“每個人的秉性不同。你以為我跟你談得投機,我是為你的前途著想嗎?”
我吃了一驚。師父這么悉心教我,不為我的前途,那是為……
我定定地望著他。
他緩緩地喝了一口茶:
“一個真正關心你的人,就是你代表他。比如我關心你,就是因為你是我的夢。我沒有實現(xiàn)的夢,全托付在你身上。
如果你不是我夢,我會關心你?”
我身子猛地一震。
然后,他才解釋道:
“你在某些方面很像我,有文才,有想法,努力進取。但是,有些方面又不像我,比如你為人上更靈活。
所以,我愿意指點你。把我的夢委付在你的身上。”
我站起來,鞠了一躬。
師父說:“陳秀敏的外甥女,你不喜歡就要立即表明態(tài)度。至于,你應該找個什么樣的女孩呢,我給你說說?!?
我點頭:“洗耳恭聽?!?
師父說:“你應該找個轉折親?!?
我第一次聽到【轉折親】這個新名詞。
師父問道:“陳秀敏能提拔你嗎?”
我想了一下,我干幾年就是正科,以后大概率會是副處,便搖搖頭。
師父說:“你應該找個能提攜你的人為岳家。”
我的頭一下嗡了,想不到我一向崇拜的師父也這么世俗,要我以婚姻為條件,尋找發(fā)展之路。
我笑了笑。
師父說:“我說的轉折親是這樣——找個能幫助你的領導,他親戚有女兒。親戚的女兒又符合你的擇偶標準。”
我聽了半天,越聽越糊涂。
師父說:“下棋,現(xiàn)在少想這些事?!?
我和他下了三盤棋,皆輸。
回到宿舍,我一夜都沒有理解師父的話。
不理解就不理解,反正我現(xiàn)在也不找。
過了幾天,陳姐打電話給我。詢問我對她外甥女的印象。
我說:“陳姐,我還是想多工作幾年再說?!?
這一次拒絕,也宣告了我與陳姐美好關系的結束。
她實在想把她外甥女嫁人給我。而我真的不來電。
她說:“好,有時間來玩?!?
我有時候想,真該找個八字先生算一下命。
還真有這么一次機會,我和蕭市長在12月中旬去江左,那晚住下后,我到街上隨意逛逛,看到一條小巷,又隨意走了進去。
一切隨意,結果走進一條小巷,那兒有個算命館。
反正是一個人,猶豫之間,我竟然邁開左腳,走了進去。
一位老先生坐在屋中,望了我一眼。
我上前說道:“不算其他,只算婚姻,行不行?”
老先生再望了我一眼,說道:“坐嘛?!?
我坐在他的對面。他再看了我一眼,說道:
“看個面相就算了吧?”
“不算?”
“不算。我怕你的時辰不準?!?
我吃了一大驚。冷靜下來之后,笑道:
“我跟先生說,我本來是不信看相算命的,看面相也只看婚姻?!?
他笑道:“有個性。好,幫你看看婚姻?!?
他仔細端詳著我,又用手撓起我耳邊的頭發(fā),他細看了看。
說道:“一心想成家,半點不由人,待到而立年,婚姻自然來?!?
我笑道:“一心想成家,這點不對?!?
他說:“你不能這樣理解,婚姻又不是你個人的事,家里催著你結婚,親戚朋友幫你介紹對象,別人一心催你成家?!?
我問:“半點不由人呢?”
他說:“由不了你,你想成家,或者你父母想催你成家,都不行。你的婚姻要到三十歲才成。早娶早離婚,這就叫半點不由人。”
我再笑笑,說道:“三十歲那年,不去找對象,女方會主動找我,是吧?”
他點點頭。
我覺得好笑。便說:“我經常來江左,如果三十歲還沒找到對象,是否可以找?guī)煾低隋X呢?”
他笑道:“看來你也蠻固執(zhí)啊。那是以后的事。你不相信,我就說一樁你以前的事?!?
我倒是感興趣。
相師說:“十七歲就有人愛上你,必定出一場小風波。”
十七歲,十七歲,風波是出了一場,但是,舒雨晴是愛上我嗎?
我笑笑。
然后問道:“多少錢?”
他說:“錢就30歲之后再來數吧。”
我本來不信這些,但見了這位先生之后,又有點相信。
我現(xiàn)在25了,30歲就30歲。信的信一些,不信也無所謂。
要說不信,又有一件事,讓我有點相信。大約12月下旬,蕭市長找我談了一次。
他說:“你不要急著找女朋友啊。”
我連連點頭。
他說:“一個人要有志向,我當年在鄉(xiāng)政府工作,就是一心撲在工作上,我原來的那些同事,就我有點出息。”
我說:“您放心。我一定先把工作做好。”
他滿意地看著我,嘆道:“我們都是農家子弟,全靠自己努力?!?
這句話從他嘴里說出來,好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