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正臣看了看詹徽、于莊浪等人,目光落到了馮克讓身上:“你為何會來這里?”
馮克讓抱拳,雙眼炯炯有神:“鎮(zhèn)國公,末將領(lǐng)的是陜西都指揮同知職,蘭州出了些問題,都司便命我領(lǐng)兵兩千前來坐鎮(zhèn),一聽聞王爺?shù)搅说业?,為保王爺萬全,末將便親自來了?!?/p>
言語之間,帶著幾分激動。
詹徽鄙視了一眼馮克讓,人家說王爺來的時候,你還在那糾結(jié)要不要親自跑一趟,可一聽說是個“顧監(jiān)正”,你立馬蹦了出來調(diào)兵,催促出行……
感情在你那里,顧正臣的地位比王爺還高。
顧正臣含笑:“宋國公,還好吧?”
馮克讓憨笑:“家父很好,上個月還在書信中提到了鎮(zhèn)國公?!?/p>
這位是馮勝的長子!
顧正臣坐了下來,看向詹徽:“詹左都御史,好久不見。”
詹徽聽出了顧正臣聲音中的冷意:“是啊,自打鎮(zhèn)國公領(lǐng)兵東征之后,我們這還是頭一次見面。就是不知,倭人還有存活之人嗎?”
顧正臣呵了聲:“誰知道呢,畢竟我那征東大將軍的職務(wù)被信國公替換了,而我,也拜——文官所賜,來到了這西北之地?!?/p>
詹徽知道顧正臣口中的“文官所賜”,暗指了自己,臉也不紅,嚴肅地說:“文官做得好啊,西北之地,確實需要鎮(zhèn)國公這般人物走一趟。這里的亂象,絕非尋常之人,尋常手段可以治理?!?/p>
顧正臣瞇著眼,盯著詹徽:“詹左都御史,若不是他們在這里,我很想讓人痛扁你一頓?!?/p>
馮克讓退了一步:“鎮(zhèn)國公,權(quán)當(dāng)我們不在便是,你們隨意?!?/p>
于莊浪、羅克憋著不敢說話。
馮克讓不怕詹徽,是因為他爹是國公,自己可不敢,好歹是都察院第一號人物,回去之后萬一攛掇人寫幾篇小作文,那就夠大家喝一壺啊。
鎮(zhèn)國公都被他們捯飭到了這大西北,我們會去那里……
詹徽惡狠狠看了一眼馮克讓,對毫不掩飾的顧正臣道:“你有你自詡的正義,我有我堅持的正道。當(dāng)你的正義不能為我正道所認可時,我自會站出來說話!還是說,鎮(zhèn)國公到了現(xiàn)在,還認為殺絕倭人是對的,那么多亡魂,都不足以讓你睡不著覺?”
顧正臣拍了拍手:“還真是有膽量!既是如此,你又為何對狄道城里的亂象,容忍之后一走了之?這么大的亂象,你只寫了一封彈劾的文書嗎?”
詹徽眉頭緊鎖,言道:“下官不是一走了之,而是清楚,以我之力,無法解決狄道的問題,也無法解決臨洮府的問題!我也只是一個左都御史,不是什么巡撫使,手中沒殺人的劍!”
“康萬年被殺了,沒有經(jīng)過布政使司,沒有經(jīng)過陛下勾決,想來,是你為所欲為的結(jié)果吧。怎么,鎮(zhèn)國公此番西來,也帶來了便宜行事的旨意,手握大權(quán)了?”
在大明,不管犯了多大的罪,殺人的權(quán)力始終是朱元璋的,再大的罪惡,皇帝不勾決,這人就不能死。
府衙也好,布政使司也罷,都沒有殺人權(quán)。
顧正臣搖了搖頭:“我管不到臨洮府,只是亂來了下。你盡管上書彈劾,不過在這之前,我希望你來接管臨兆府事。”
“我?”
詹徽吃驚地看著顧正臣,甩袖道:“你可沒權(quán)任命地方命官,這般違制之事,你也敢做?”
顧正臣看向蘭州知州羅克:“若是臨洮沒了知府,沒了通判,誰來負責(zé)后續(xù)之事?”
羅克走出,回道:“若是衙門沒有可以接手政務(wù)之人,需要布政使司派人接管。只不過布政使司在西安,短時間內(nèi)恐怕也來不及派官。在這種情況下,若是地方不穩(wěn),險象環(huán)生,則需事急從權(quán),要么交接衛(wèi)所管控,要么掛職在中央的官員臨機負責(zé)?!?/p>
顧正臣看向詹徽:“你是都察院左都御史,正二品,與六部尚書同級,在這種情況下,你不來負責(zé),誰來負責(zé)?要不,讓馮克讓、于莊浪來接管,還是說,你希望我一個養(yǎng)馬的監(jiān)正坐在這里?”
詹徽思索了下,言道:“罷了,我來便我來,但需要同時給布政使司遞送公文。”
顧正臣沒有反對,而是說道:“知府、通判,不能用了。書吏、衙役,也未必能用。至于誰可用,誰可信,詹左都御史心中有正道,目光如炬,總可以判斷出來,我就不過多言語了?!?/p>
詹徽了然:“我去府衙,你去哪里?”
顧正臣呵呵一笑:“自然是休息幾日然后赴任,我現(xiàn)在只是個養(yǎng)馬官,九品監(jiān)正。”
詹徽轉(zhuǎn)身。
“且慢!”
“怎么?”
詹徽不解地看著顧正臣。
顧正臣看向朱楨。
朱楨了然,拿起打王鞭,對詹徽道:“走吧,詹左都御史沒權(quán)撤了臨洮府的知府、通判,但本王胡來一下,總沒關(guān)系,皇子為父皇分憂,誰也說不出一個不是來?!?/p>
詹徽看向顧正臣,這個家伙還真是一如往日,算無遺策。
只不過他現(xiàn)在內(nèi)斂了許多,沉穩(wěn)了許多,沒有動輒殺官,而是選擇了相對柔和的方式處置。
更合規(guī)了。
但也更可怕了。
一個懂得利用朝廷規(guī)則做事的鎮(zhèn)國公,比一個鋒芒畢露的鎮(zhèn)國公更難對付,因為這意味著,日后想要再抓住他的把柄,再想對付他,難了。
至于康萬年的死,他不是官,在朝堂上起不了波瀾。
顧正臣抬手:“去吧,但不要說顧某來了,在相應(yīng)布置沒有完成之前,我不希望外界知道我來了。有什么事,盡管推到楚王身上?!?/p>
朱楨苦笑,先生還真是會用人……
詹徽只好跟著朱楨離開。
馮克讓搓著手,看著顧正臣:“鎮(zhèn)國公這次來,是不是要收拾瓦剌了?總將這個尾巴留在西面,草原上壓力畢竟大,解決了瓦剌,也好一心治理草原?!?/p>
軍功!
顧正臣來到哪里,哪里就會有軍功!
跟著他,自己說不得也能揚名在外,比如那朱棣、沐春、徐允恭、馬三寶,可都有了名聲,就連那個曾經(jīng)瞧不起的小白臉李景隆,也揚名在外了,可世人,誰知我馮克讓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