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老朱看?
顧正臣站了起來,對若有深意的李義深施一禮:“多謝縣尊?!?/p>
李義哈哈大笑,慢慢地拍了三下顧正臣的肩膀,拿著一把掠子走了。
“老爺,他是縣太爺?”
顧誠驚愕不已。
看著遠處李義邁開小步伐,顧正臣突然想明白過來,手中的蒲扇掉了,抬手一拍額頭,痛恨不已:“李善美,你個老狐貍!”
“老爺……”
“老爺你個頭啊,他拿走了咱家的掠子,沒給錢!”
“可他是縣太爺啊。”
“縣太爺咋啦,憑啥白拿咱家東西!可惡,縣衙有羊沒,能順手牽的那種?”
顧誠暈倒……
顧青青端來了桑葚,伸出染成紫黑色的小手:“哥哥,你嘗嘗?!?/p>
顧正臣接過桑葚,嘗了兩口,嘴角透著笑意。
知縣李義借掠子傳了話外之音,告訴自己已被舉薦給朝廷。
至于臨走時李義拍了自己肩膀三下,那不是讓半夜三更時翻墻找他,而是在說,若事情順利,留在滕縣的時間只有三個月時間了。
三個月嗎?
顧正臣看向妹妹,又看了看遠處摘桑葚的母親,目光中閃現(xiàn)出一絲不舍。
按照大明官場規(guī)制,地方官員上任,可以帶妻子仆人,但不能帶父母兄弟姐妹。
若自己離開,母親和妹妹如何安置?
縣衙。
李義安排主簿孫昂召集各地滕縣耆老,拿出掠子做演示,命各地積極打造掠子,抓緊搶收麥子。
耆老不敢得罪縣太爺,只好做樣子答應(yīng),回去勉強找人打造了一兩把掠子試試,結(jié)果是鐵匠鋪叮叮當當,徹夜不休……
天將黃昏,李義剛想回后堂休息,皂吏班頭陳三秀就跑了過來,臉色驚慌地喊道:“縣尊,不好了,有命案。”
“命案?”
李義面色變得凝重起來,問:“何處,何時發(fā)生?”
陳三秀連忙說:“就在府衙北面二百步的水塘,至于何時發(fā)生已不可知曉,有人在水塘游泳,發(fā)現(xiàn)了尸骨?!?/p>
“尸骨?”
李義傳了傳了師爺、縣丞、仵作,與陳三秀等皂吏一起走至水塘。
水塘算不得大,周步不過六十。邊處水深半丈,最深處,也只有丈深。
東南角,有一木船用拇指長的麻繩系在浣洗石上。
水塘西面,是王富貴的白墻,東面是劉員外家的祖宅。
“何人發(fā)現(xiàn)尸骨?”
李義嚴厲地問。
一個赤著上身,尚濕漉漉的中年人走出來,跪下說:“縣太爺,小民周二,這天氣著實太熱,我只是想洗個澡……”
李義臉色一沉:“說正事!”
周二打了個哆嗦:“我就是潛了水,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水塘底下沉著一具尸體,還有石頭壓著……”
李義皺眉,看向班頭陳三秀。
陳三秀明白,帶人下了水塘,因為在水下,視野不好,清理了近半個時辰,才將尸體抬出水面,送至岸上。
火把點起,李義用手帕捂著口鼻,忍著一陣惡臭。
仵作上前檢查。
尸體身上的肉已完全腐爛不見,胸口骨頭多處壓斷,身上的粗布衣服也有些破爛。
仵作不斷翻看尸骨,從尸骨脖頸處找到一個木牌,清洗干凈送給李義:“縣尊,此人頭骨有多處裂紋,應(yīng)是先被鈍器砸死,然后沉尸水塘,死亡時間已不好推測,可能已有數(shù)年?!?/p>
“顧阫!”
李義接過木牌,看著上面的字,臉色驟然一變。
師爺嚴彬打了個哆嗦,上前看去,可不是,木牌之上正是“顧阫”二字!
縣丞金大車總感覺名字有些耳熟,可又想不起這是誰。
李義喉結(jié)動了動,臉色凝重地看向金大車:“洪武元年,朝廷用兵北征,征招民力為大軍運送糧餉。滕縣有三千余人服徭役北上,在大軍攻克大都后,除三百人留下聽差外,回來兩千四百余,有二百余人因各種原因死去,若我沒記錯的話,這二百余人中,就有顧阫的名字!”
金大車陡然想起,顧阫不是他人,正是大顏村顧正臣顧舉人的父親!
“這,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金大車悚然。
死去的人,怎么可能活著回來,又被人打死沉在這水塘之中?!
李義臉色陰沉,對金大車下令:“將尸體運回衙門仔細勘查!另外,讓主簿、典史拿出當年徭役出入名冊,我要親自查看!”
嚴彬湊到李義身旁,低聲說:“縣尊,若顧阫的名字在死人名冊上……”
李義握了握拳頭,咬牙說:“那就說明有人故意添了個名字!”
“能做這種手腳的人可不多?!?/p>
嚴彬提醒。
李義何嘗不知這一點,能接觸到這些名冊的,整個縣衙只有寥寥數(shù)人??蓛H憑這一點,根本無法斷定誰殺害了顧阫,若對方一口咬定是疏忽,也無法坐實罪狀。
“一定有人見過顧阫,就在這附近!”
李義環(huán)顧著水塘及周圍的街道。
嚴彬憂愁不已:“時間過去了五六年,想要調(diào)查可不容易。再說了,洪武元年時,滕縣也不安定,盜匪流竄者不少?!?/p>
李義哼了一聲,指了指水塘:“絕不可能是流竄各地的盜匪,盜匪殺人劫財,不過頃刻之間事,又怎么可能將人沉入水塘,還專門找來石頭壓鎮(zhèn)?殺顧阫者,必是與顧阫有仇怨之人!班頭,去把顧正臣請來吧,莫要驚擾顧氏?!?/p>
陳三秀答應(yīng)一聲,匆匆離開。
李義舉著火把沿著水塘行走,停下腳步看著水塘里面,問:“想要把尸體沉入水塘中央,需要船吧。這船,是誰家的?”
嚴彬連忙差人打聽。
沒用多久,皂吏便回報:“木船為王富貴家所有。”
“王家?”
李義凝眸,看向嚴彬。
嚴彬看向王家墻院,低聲對李義說:“縣尊,這應(yīng)不是巧合?!?/p>
李義沒有說話,繼續(xù)行走,走入一處破舊的巷道中,突然停下腳步,倒退兩步,將火把照在墻上。
白墻之上,繪著一只活靈活現(xiàn)的兔子,奇怪的是,這只兔子頭上竟戴著一頂官帽。
嚴彬皺眉:“誰如此大膽,膽敢譏諷官府!”
李義盯著兔子,沉思良久,才開口道:“兔子戴帽子,這是一個‘冤’字啊,或有人看到了什么,又不敢聲張,故此在這里喊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