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還不錯,就是這辣椒面,放的是不是忒多了?”
朱元璋惡狠狠地瞪了一眼顧正臣,張著嘴呼哈著,明顯是辣到了。
顧正臣腹誹不已。
你搶了我的魚,還怪我放辣了,啥道理,還有沒有王法……
哦,你就是王法。
顧正臣趕忙行禮。
朱棡、朱棣很是意外,行禮之后,齊聲問:“父皇怎么到了這里?”
朱元璋雖然也微服私訪,可多局限在金陵城內(nèi),即便是外出,多數(shù)也就在金陵附近溜達(dá)溜達(dá),十幾年來,他很少離開金陵四百里。
可這里是哈爾濱,遼東之外的東北,距離北平兩千五百多里之遙!
若是說距離南京,那就更遙遠(yuǎn)了。
朱元璋摘下朱棡腰間的酒囊,搖晃了下,拇指撬開,仰頭便喝了起來,轉(zhuǎn)而放下,皺眉回味著問:“這里面加了什么?”
朱棡?zāi)樣行┘t:“沒什么,一點(diǎn)鹿血?!?/p>
朱元璋上下打量著朱棡,恍然道:“原來如此?!?/p>
朱棡趕忙解釋:“父皇,我只是脾虛,不是腎虛,我很正常。”
朱元璋呵呵一笑,將酒囊還給朱棡:“你不用解釋,朕知道?!?/p>
“知道——啥?”
朱棡疑惑。
朱棣咳了咳:“三哥的事只是小事,父皇,這里可是關(guān)外遠(yuǎn)塞之地,并未徹底安寧下來,如此冒險深入,實(shí)是不該?!?/p>
朱元璋將魚還給顧正臣:“給朕烤條微辣的?!?/p>
顧正臣郁悶,但也無力反抗,只好拿出一條殺好的魚,架在火堆之上。
耿炳文插了一條魚遞給顧正臣:“鎮(zhèn)國公,辛苦?!?/p>
顧正臣瞪了一眼耿炳文,若不是這個家伙立下了大功,還差點(diǎn)死在了北山上,早就拒絕了,不甘心地接過。
徐司馬拿了一條魚湊上前:“鎮(zhèn)國公——”
“滾!”
徐司馬臉色有些難看。
是我啊,我可是皇帝的義子!
顧正臣才不管你義子不義子,親兒子都不行,你排老幾,這個是誰?
平安!
哦,原來是他!
歷史中一個給朱棣制造過不少麻煩,差點(diǎn)毀了朱棣靖難的厲害家伙。
朱元璋坐了下來,看著朱棣曬成麥色的剛毅臉龐,緩緩地說:“當(dāng)年你毆打官員,朕不得不將你趕至北平歷練。雖說三年之期未滿,可你先破納哈出,再出關(guān)破馬孟山之?dāng)场?/p>
“又降新泰州,如今主持松花江、黑龍江開發(fā)事宜,招撫女真各部——這些功勞,足以讓你重回燕王了?!?/p>
沐春、徐允恭等人恭賀。
朱棣謝恩,情緒并沒有多大起伏。
被廢為庶人,不過是一場皇室給文武的政治秀,演給人看而已。
朱棣很清楚,朱元璋也很清楚,大家都心知肚明。
只不過這出戲,要提前結(jié)束了。
朱元璋看向顧正臣:“你似乎對朕來這里,并不甚驚訝?”
顧正臣搖頭否認(rèn):“臣驚訝得幾是說不出話?!?/p>
朱元璋呵了聲:“朕可不太信?!?/p>
顧正臣確實(shí)有預(yù)料,但也有些意外。
朱元璋將國事交給朱標(biāo),帶著老婆孩子去鳳陽,干嘛去,又不是忌日,掃墓也不需要你親自去一趟吧。
就算是去鳳陽,差不多幾天也該回去了,大熱天的在外面多沒意思,一直不見老朱回金陵,始終都是朱標(biāo)在金陵處理政務(wù),這還用說,老朱一定是悄悄北上了……
顧正臣預(yù)計老朱會到北平看看,看看買的里八剌這個俘虜,然后坐在北平收集各地消息,可如何也想不到老朱會出關(guān),跑到了這么遙遠(yuǎn)的地方來。
要知道朱元璋馬上六十了,身子骨早就不比當(dāng)年,奔波兩千余里路,很耗體力。
朱元璋看著顧正臣給魚刷油,油水滴落至火堆里,火呼地跳了下,言道:“水師運(yùn)輸火器的船被海賊劫了,這事你知道嗎?”
朱棡、朱棣等人看了看顧正臣,低頭對付著自己手中的烤魚。
顧正臣暼了一眼徐司馬、平安,遲緩地驚了下:“這可是一件大事,想來趙海樓能處理好。”
平安嘴角抖動。
這消息都蓋臉上了,你沒事,消息都跑出去十丈遠(yuǎn)了,你才想起來驚訝……
還說得那么云淡風(fēng)輕,裝都不裝了啊。
徐司馬也覺得顧正臣的態(tài)度有些不合適,雖說你見過世面,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可也不能這么平靜吧。
朱元璋并沒在意,緊接著說:“朝鮮金州城遇襲,城內(nèi)軍士、百姓青壯被掠走,婦女老弱悉數(shù)被殺,慘不忍睹,這事——你知道嗎?”
顧正臣愣住了,茫然地看著朱元璋:“陛下,朝鮮的事,與我大明何干,臣為何要知道?”
朱元璋看向徐司馬。
徐司馬開口道:“鎮(zhèn)國公,八日之前,朝鮮使臣去了北平想要求見鎮(zhèn)國公,為的就是想說這件事,因?yàn)槌r人從金州的廢墟里、尸體里,挖出了不少鐵子、鑄鐵碎片?!?/p>
顧正臣深吸了一口氣。
娘的李成桂,老子也沒得罪你吧,犯得著這般害我。
使臣就干使臣的活,節(jié)外生枝干嘛!
顧正臣見朱元璋看著,見他目光凝聚,似乎在質(zhì)詢什么,當(dāng)即回道:“陛下,水師忙著運(yùn)輸物資都已是捉襟見肘,前段時日運(yùn)輸土豆南下,都難壞了水師,不可能有人出海,更不可能去朝鮮,搶一座不起眼的城?!?/p>
朱元璋緩緩地問:“有沒有可能,是他們出海了,你卻不知?”
顧正臣肅然道:“絕沒有這種可能,水師上下一心,忠誠可靠,絕不會有人擅作主張,擅起邊釁!這一點(diǎn),臣有把握?!?/p>
朱元璋的臉色好看了一些:“不是水師,又不可能是朝鮮做戲,那就只有一種可能——日本!”
顧正臣重重點(diǎn)頭:“尋常倭寇也不會掠奪青壯,臣大概知道這批被掠走的人去了何處。陛下,這是一次絕佳的機(jī)會,朝鮮的使臣還沒回去吧?”
朱元璋笑了:“你能想到的,朕會想不到?他們不僅沒走,還沿途在控訴倭人的罪行,一路南下兩千里,直抵金陵……”
“陛下英明!”
顧正臣承認(rèn),老朱在借勢用勢上,確實(shí)驚人。
如此一來,東征的火,也算是添了一根木柴。
正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當(dāng)火焰到了一定程度時,沸騰了,拉開的便是東征的汽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