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朝廷選派儒士去交趾當(dāng)官,結(jié)果國子監(jiān)沒有擔(dān)當(dāng),于是被撤銷,格物學(xué)院至此一家獨大,成為了朝廷名副其實,毫無爭議的官僚培養(yǎng)之地。
但是——
儒士依舊在民間存在,而且數(shù)量不少。
這些人很矛盾,他們一方面想要入仕,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可他們一方面又總想著留在金陵、兩浙、江西等地,就算不在這些地方,那也應(yīng)該是河南、山東、福建等地……
讓他們?nèi)ソ恢?,他們認為這是流放,不愿意去。
讓他們?nèi)ピ颇?,他們還是認為是流放,也不愿意去。
現(xiàn)在讓他們來大東北,出關(guān)之后還要走一兩千里,面對的還是半開化的女真人,他們能來嗎?
朱棣喝了口酒水,感覺渾身舒暢了許多,言道:“先生的意思是,再給他們一次機會?”
顧正臣點頭,從炕上走了下來,嚴(yán)肅地說:“當(dāng)官也好,做人也罷,身為大明子民就應(yīng)該做到朝廷需要去哪里,就義無反顧地去哪里,不管環(huán)境多惡劣,又是多蠻荒苦寒。朝廷的大方向定了,就應(yīng)該徹底地執(zhí)行?!?/p>
“儒士失去了一次機會,他們的出路已經(jīng)不多了,若是再錯過這一次機會,我相信,文人的風(fēng)骨他們也不具備了,等到這些人被時代拋棄,老死樹下時,沒人會懷念他們。”
朱棣笑了:“說到底還是先生心軟,看不得許多儒士在民間空有學(xué)問卻報國之門,只是眼下來得及嗎?哦,對了,讓水師帶消息南下,倒也用不了多久?!?/p>
算上朝廷傳達政令,征儒士北上的時間,等他們來了,估計也是寒風(fēng)瑟瑟了。
顧正臣之所以沒想用格物學(xué)院的人,實在是抽調(diào)的已經(jīng)夠多了,北平學(xué)院八成人都在東北,這是難得的組織訓(xùn)練機會,也是長見識、搞建設(shè)、提高動手能力的機會,甚至連勘測隊都來了,當(dāng)真在考慮鐵路在東北的可行性……
這些人的存在,是安撫人心的中堅力量,也是處理矛盾的絕佳好手。
等到了冬日,這些人需要回北平總結(jié)經(jīng)驗,準(zhǔn)備冬考,后續(xù)的事,那就看他們的本事與造化了,總之,他們的未來是官,要去地方上安民,不是教喻只單純地負責(zé)文教事宜。
屈才。
翌日。
顧正臣一如既往,扛著鋤頭與軍民一起墾荒。
雖說體弱,干得速度不快,但顧正臣人在這里揮汗如雨,一干就是一個上午,足以讓女真人與軍民看到,顧正臣與他們是一起的。
上下一心,都是為了這一片土地。
人心齊,效率自然高。
東北多松木,這些木材陰干起來時間很短,天氣好的時候,一個多月,最多兩個月,而這也為打造簡易房屋提供了便利,女真人的學(xué)習(xí)能力很強,已經(jīng)學(xué)會了簡單地搭建房屋,只是火炕還需要等,等磚坯、土坯。
好不容易閑了下來,顧正臣坐在河邊,看著拿著魚叉準(zhǔn)備叉魚的女真人就是一頓罵,你都是大明人了,干嘛還用這種蠢笨的方式,讓人找來漁網(wǎng),一網(wǎng)下去,魚肥……
烤魚!
顧正臣一邊刷著調(diào)料,一邊對圍坐過來的朱棣、朱棡、沐春等人說著話,話鋒一轉(zhuǎn)看向李景?。骸澳愕蛠砹讼?,讓你帶五十車土豆去和林,他打算在和林吃半年的土豆燉牛肉,看看也速迭兒到底是不是真心向西而去了?!?/p>
李景隆很干脆地拒絕了:“弟子有公務(wù)在身,不便離開哈爾濱?!?/p>
馬三寶咳了聲:“那可是你爹的命令?!?/p>
李景隆板著臉:“軍中無父子,只有將官,曹國公管不到我頭上來?!?/p>
馬三寶稱贊:“硬氣?!?/p>
李景隆不是不想去和林,而是去了和林與李文忠在一起壓力很大。
李文忠可不像顧正臣那么講道理,看李景隆不順眼的時候,那是真踹啊,尤其是李景隆這幾年體格越來越好,挨踹也不礙事,李文忠下手更沒了輕重。
倒不是因為李景隆能力不過關(guān),通不過考校,而是李文忠要學(xué)習(xí),讓李景隆教,可李景隆耐心不好,教幾次李文忠就嘀咕。
嘀咕也挨揍……
一來二去,李景隆不想與李文忠待在一起,至少不想長時間待一起。
半年之久,還不如在哈爾濱燒磚。
顧正臣也不慣著李景隆,言道:“和林對我們來說很重要,但對蒙古人來說更重要。未來半年,一定會有騎兵光顧和林,你是知道的,咱們軍隊的一半戰(zhàn)力都在火器上,和林沒有火器儲備,想要過冬會很困難。”
“所以,我打算派你護送一批重要的物資前往和林,這一次任務(wù)很重要,我需要你親自走一趟?!?/p>
李景隆傻眼:“先生,這點小事不需要我吧,我想留在這里干活……”
顧正臣拒絕,沒有在意李景隆哀求的目光:“燒磚對你來說委屈了,你不是一直想知道自己可以帶多少兵嗎?我告訴你,你未來可以成為大將,能帶六十萬兵,但這一次,你可以帶一萬兵,充當(dāng)副將,前往和林?!?/p>
李景隆一下子站起身來,心頭火熱。
我竟然能帶六十萬大軍?
曹,就知道我李九江不是泛泛之輩!
六十萬大軍啊,以先生之才,最多的時候也就北平之戰(zhàn),指揮二十幾萬兵馬,就算是將這三路兵馬、北平都司各地兵馬都算進去,那也才四十萬。
可我——
是大將之才!
“先生,我去!”
雖說只是一萬兵,可那也是我李景隆的起點。
顧正臣笑了:“去準(zhǔn)備吧?!?/p>
李景隆嚎了一嗓子,轉(zhuǎn)身就走,待李景隆走遠了,顧正臣才看著烤好的魚道:“上次是他偷吃了我的魚吧,這次不會給他機會了?!?/p>
朱棣、朱棡傻眼。
沐春想要下口的嘴長著合不上。
馬三寶笑得前仰后合。
顧正臣心滿意足地拿起烤好的魚,剛想咬下去,胳膊頓時如觸電一般麻了下,手瞬間松開,一只手伸了過來,抓住了鐵簽子。
“誰,誰搶我的魚?”
顧正臣怒了,轉(zhuǎn)身一看來人,頓時愣在當(dāng)場。
娘的,他還吃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