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工藝品,哪怕做工再精細(xì),也只是現(xiàn)代工藝品。
除非,影爐工藝制造廠的技藝,已經(jīng)接近到能和古時的景德鎮(zhèn)相比較的地步。
如此,他們制造出來的工藝品,就成了哪怕在當(dāng)代也能名噪一時,且極具收藏價值的藝術(shù)品。
可影爐工藝制造廠有那個技術(shù)嗎?
答案是沒有。
或者說,即便是有,他們也不會這么做。
畢竟,想創(chuàng)造出藝術(shù)品,不是單純的技藝就夠的。
那代表著,制造物件的人,需要在技藝上有所突破,在物品上進(jìn)行創(chuàng)新。
且不說他們是否有這個能力,即便有,走這條路子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就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
且還隨時有失敗的可能。
所以,這家影爐工藝制造廠,走了一條捷徑。
他們通過精湛的技藝,對古董物件進(jìn)行了仿制。
照貓畫虎,總比自我創(chuàng)新要簡單得多。
可僅憑這一點,影爐工藝制造廠出品的物件,又憑什么比其他工藝品廠商出品的物件,價值要更加高昂呢?
無他。
只因其他工藝品廠商,只是單純的進(jìn)行模仿。
至于模仿到什么地步……只能說,普通人看不出來,但行家一看,就知道這是贗品假貨。
而影爐工藝制造廠出品的物件,刨除歲月的痕跡外,幾乎能做到以假變真。
這已經(jīng)不是制造工藝品了。
或者說,這成了明面上的一層偽裝。
他們干的,就是造假制贗的活兒。
只是空出了最后一步。
這一步,就是給他們制造的贗品穿上“新衣”。
也即是“上漆”。
簡單來說,就是給這些贗品,增加一些歲月的痕跡。
補(bǔ)足最后一步。
而這一步,便是影爐工藝制造廠留給下游商家的空間。
是將這些購入的物件當(dāng)做工藝品售賣,還是添上痕跡,制成贗品,選擇權(quán)交給那些買了物件的商人。
如此一來。
這家影爐工藝制造廠,成了身著白裙的小白花,純潔無瑕。
至于他們售出的貨物變成贗品假貨,坑了什么人,亦或是出了什么問題,責(zé)任可不在他們。
用這種方式,哪怕各界人士都清楚,這家廠子就是一個專門制造、出售贗品的地方,也對其無可奈何。
相反,他們還不必遮遮掩掩,反而把日子過得光明正大,把生意做得紅紅火火。
這里頭的門道,細(xì)犬隨便一提,我就清楚。
反而是貝貝,各種驚嘆和感慨。
她忍不住對我說:“好復(fù)雜呀,哥。看來我是注定端不了這一行的碗,吃不了這一行的飯了。我還是規(guī)規(guī)矩矩的聽您吩咐,殺殺人算了?!?/p>
她這話,說得溫柔嬌憨,甚至仿佛在對我撒嬌。
可在細(xì)犬聽來,就有些過于恐怖了。
連端著茶杯的手,都一哆嗦。
要不是我及時阻止貝貝說下去,他或許以為我在敲打、威脅他呢。
我只能安撫細(xì)犬道:“兄弟,你別跟她計較,她說著玩呢,你繼續(xù)說?!?/p>
細(xì)犬定了定神,繼續(xù)說著他收集到的線索。
白樂樂之所以隔三差五就去這家工藝品廠一趟,乃是為了去找一個人。
這人名叫賈玨。
賈玨在這一行里,也是個傳奇人物。
他今年大概六十來歲,早年間便習(xí)得一身制假造假的好本事。
靠著天資聰穎,又肯努力,年輕時候,他就已經(jīng)在這一行里闖出不小的名頭。
后來經(jīng)過幾十年的經(jīng)營,他的名聲更是傳遍周圍數(shù)省。
也因此,古玩一行里,一開始給他安了個蔑稱,名為“賈寶玉”,又為“假寶玉”,嘲諷他慣會制造假貨。
等他生意越做越大,許多人因為他,從中得了利,他的本事又確實挺足。
于是人們換了個稱呼,稱他為“假明王”。
明通“冥”。
這意思,就是造假大王。
這就不是蔑稱了。
反而帶著尊敬。
如果只造假,造出的物件,卻容易被人看穿,那就成不了王。
唯有造出的東西,讓人真假難辨,才能給人冠以這種名號。
這意味著造假制贗一行,至少在附近幾省內(nèi),以他為尊。
而這座影爐工藝制造廠,就是早年間賈玨創(chuàng)辦的。
不得不說,這個賈玨,是個人物。
明明在江湖里闖出這么響亮的名號,卻沒有妄自尊大,反而無比謹(jǐn)慎,沒有被利益遮了眼。
不然,以他的本事,明明有這般制贗的能力,難不成還做不了最后一步?
他當(dāng)然能!
可那么做,短期內(nèi),他能賺更多錢。
長遠(yuǎn)來看,他卻會壟斷整個制贗的生意。
這勢必會引來古玩江湖的不滿。
且容易被公家盯上。
哪兒還有如今日進(jìn)斗金,又安然無恙的局面?
他可謂心思通透。
只賺源頭一部分錢,至于其他,全交給古玩江湖,能不能撈著,能撈著多少,全憑各自的本事!
等這人脈渠道建立起來。
再有人想動他,可就不簡單了。
畢竟,動了他,等于動了好多人的蛋糕。
不過,這賈玨卻是個知道急流勇退的人。
在他得了假明王的名號后,他非但沒有趁機(jī)擴(kuò)大市場,反而主動退居幕后,將那偌大的一個廠子,那么一大攤生意,都交給了自己的兒子打理。
自那以后,他深居簡出。
江湖上少有人能見到他。
哪怕親自登門拜訪,大多數(shù)也都吃了閉門羹。
這種局面,已經(jīng)持續(xù)了十來年了。
可因為白樂樂,這個假明王,卻重新出山了。
他不僅接見了白樂樂,還為了這個瘋女人,開啟了他早已關(guān)閉多年的工坊。
那個工坊,規(guī)模很小。
比起影爐工藝制造廠,更是小得可憐。
畢竟那座工坊,只是賈家的一個小院子而已。
可這工坊卻不簡單。
因為當(dāng)初賈玨就是在這座小工坊里,靠著自己造出的物件,一點一點的揚(yáng)名立萬的。
自從影爐工藝制造廠創(chuàng)辦,除非是自己琢磨某些問題,不然,那座工坊,幾乎是長久封閉的。
可如今,冷爐燒熱灶。
很顯然,賈玨要親自制贗了。
而他為之制贗的目標(biāo),正是白樂樂!
貝貝聽完后,滿臉疑惑:“這能說明什么?還有,你不會覺得這么個消息,能值五十萬吧?”
她將這次的酬金數(shù)額說了出來。
在她看來,這消息有點用,但明顯不值這個數(shù)。
畢竟,我們早知道了白樂樂的目的,卻依舊不知道白樂樂具體躲在哪兒。
總不能跑到賈玨門口等著,來一出守株待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