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凌風(fēng)從未計算過自已的年紀(jì),不知道活了多久。
他是修道之人,自認(rèn)為脾氣極好,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年輕時,他與蕭呈結(jié)識。
能夠在無崖山上修煉,也是蕭呈特赦的恩典。
從此他有了一座山頭,還能收養(yǎng)孤兒,讓他們都有個家。
可后來他才知道,天底下沒有白得的東西。
他本可以在山中靜修,卻被蕭呈塞過來的“麻煩”,打擾了修道進(jìn)展。
最先被送過來的,是小武。
那天,是貴為一國之君的蕭呈,親自將小武抱來的無崖山。
玄凌風(fēng)雖收養(yǎng)了不少孩子,卻沒有一個是剛出生沒多久的嬰孩。
養(yǎng)娃……他也是個門外漢吶!
尤其從蕭呈口中得知,小武是帝王血脈,他越發(fā)感到壓力如同大山一般壓過來。
他喘不過氣來。
但想想自已的山頭……成!只能硬著頭皮接下小武。
哦,彼時小武還沒有名字。
蕭呈渾渾噩噩,因著元妃的死備受打擊,顧不上給孩子取名,再加上,他不愿和小武有任何牽扯,連名字都不想給。
說起來,這孩子也是命大。
據(jù)說元妃當(dāng)時是想帶著他一起死,結(jié)果他活了下來。
還是在元妃下葬的時候,從尸體自然分娩出來的。
這孩子哭聲響亮,救了自已一命。
得知他的出身,玄凌風(fēng)也有些可憐這孩子。
蕭呈留下孩子和一把劍,就離開了無崖山。
玄凌風(fēng)看著懷里的嬰孩,頓感無力。
他不會取名。
山中孩子們的名字,都是讓他們自個兒抓鬮。
“武”這個名字,是小武自已抓的。
叫他“小武”,倒也不是因為“小”和“蕭”讀法相似,純純是因他玄凌風(fēng)懶得取姓。
其他孩子,沒有姓名的可以隨他這個師父姓,但小武不行。
這可是皇帝的兒子。
自從小武來到無崖山,玄凌風(fēng)平靜的生活被打亂了。
他學(xué)著照看孩子,連打坐修煉的時間都少之又少了。
最難熬的就是夜間,這孩子總是啼哭不止,不肯睡覺。
玄凌風(fēng)只能勸慰自已——只當(dāng)這也是一種修煉。
果然,他的脾性,在照看小武的過程中得到磨練,整個人都平和下來了。
可好景不長。
他才適應(yīng)了小武,蕭呈緊接著又送來倆孩子。
這倆孩子,就是蕭煜和瑞麟,也是未來的齊皇和瑞王。
幾天后,慕容家那丫頭也跟著他倆拜師學(xué)藝。
玄凌風(fēng)心如止水,表面看淡一切,其實是沒轍了。
比起還不會走路、只會爬的小武,蕭煜和瑞麟才是真的難掌控。
小武只是鬧騰,那倆是真會上山下海??!
尤其是蕭煜,許是因著淑妃的死,又被父皇“拋棄”,他將所有怒火都發(fā)泄在無崖山了。
花草樹木,還有他這個師父的煉丹房,全都遭了殃。
瑞麟看著乖巧,平時一聲不響地跟在蕭煜身后,但也是個蔫兒壞的。
玄凌風(fēng)幾次給皇帝蕭呈寫信,讓他把倆孩子接回去。
結(jié)果,送出去十幾封信,只能得到一封回信。
無非是說他這個皇帝有多無奈,又多么想保護(hù)蕭煜。
但,保護(hù)他兒子,是建立在摧殘他玄凌風(fēng)之上?。?/p>
玄凌風(fēng)收起皇帝的回信,一轉(zhuǎn)頭,大弟子來報。
“師父師父!不好了!蕭師弟把七師弟給打了!”
他還沒趕去處理呢,又有弟子來喊。
“師父!小武吃屎了!”
“師父,瑞麟偷偷跑下山了!”
玄凌風(fēng)只恨分身乏術(shù)。
但是,他縱有三頭六臂,也對付不了這些個魔童?。。?!
這次他狠狠罰了蕭煜和瑞麟,不讓他們吃飯。
慕容家那丫頭心疼他們,偷偷給他們送飯,他知道了,連著那丫頭一塊罰。
玄凌風(fēng)最放松的,莫過于每年除夕,這仨下山,回家過年期間了。
只要他們不在,他就能多活不少年。
但有一年,宮里來人接,蕭煜卻不肯回去。
他不走,瑞麟和慕容家那丫頭也陪著。
玄凌風(fēng)一聽,這可不行??!
他擺出師父的慈愛模樣,關(guān)心地詢問:“為什么不愿下山?與為師說說?!?/p>
蕭煜抬起那成熟的、不似十歲孩童的臉。
“不回去,以后都不回去了!”
玄凌風(fēng):?。?!
他恍惚間聽到天塌了的聲響。
瑞麟也猛地站起來,“師兄不回,我也不回!我們一輩子待在無崖山!”
慕容家的丫頭也隨之附和。
仨孩子都沒留意到,此時他們師父僵硬的、比哭還難看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