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靈芝沒有繼續(xù)講價,因為她要買的人不止一個,便起身挑選起其他人。
她很有經(jīng)驗,先看人的手,手上太干凈,衣服又穿得不夠整潔整齊的,不要。
涂抹脂粉的不要。
看面相不老實的,不要。
十幾個人刷掉不要的,最后還剩下八個人。
其中有母子三人,據(jù)掌柜的介紹,是當(dāng)?shù)奈磥須w還賭債,將妻子和兩個兒子賣掉。
蘇小小看了那母子三人一眼,母親似乎得了重病,眼下一片青黑,連站立都無法站立,全靠大兒子支撐。
她家大兒子大概十四歲左右,小兒子只有十歲。
掌柜的在一旁介紹道:“你如果看上這兩個小子,他們母親算你一兩銀子,如何?”
于靈芝上前問道:“可曾讀書習(xí)字?”
她剛剛看過兩個男孩的手指,食指上有繭,貌似識字。
大男孩回答道:“不識字,曾跟著村里的叔伯學(xué)過雕刻。”
“我弟弟曾去學(xué)堂讀過兩年書?!?/p>
于靈芝聽后點了點頭,又問那婦人:“你會做什么?”
婦人有氣無力地說道:“會繡花,做飯,洗衣服……臟活累活我都可以做……求姑娘不要將我們母子三人分開?!?/p>
于靈芝看了蘇小小一眼,詢問她意見,蘇小小點頭,她對掌柜的說道:“這母子三人我要了?!?/p>
然后又伸手點了兩個,年齡稍微大一些,大概十五六歲左右,兩個姑娘。
“這五個一共多少銀子?”于靈芝問掌柜的。
牙行掌柜的見于靈芝一口氣要走了六個人,頓時笑得見牙不見眼。
“母子三人一起四十一兩,這兩個姑娘四十兩,再加上你第一眼相中的小姑娘,一共八十九兩銀子。”
于靈芝付了銀子,掌柜地將幾人的賣身契放在一個木盒子里遞給了她。
她對著蘇小小耳語道:“蘇妹妹有沒有看上的人?你的鋪子最好買個人用?!?/p>
蘇小小看了一眼剩下三個人,搖頭道:“我暫時不打算買奴仆?!?/p>
于靈芝沒有再勸,能入眼的,基本都被她買下了。大不了今后蘇小小急用人,她將自己的人送給她。
馬車來縣城的時候只有蘇小小,于靈芝,車夫三個人?;厝サ臅r候卻變成了九個人,將車廂塞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摹?/p>
幾個女子坐在車廂里,那婦人的兩個兒子出去同車夫坐在一起。
“對了,還不知道你們叫什么名字呢!”于靈芝問道。
婦人年紀(jì)最大,因為生病的緣故,說話有氣無力,她最先回答道:“東家叫我夏嬸子即可?!?/p>
她家大兒子叫胡云,小兒子叫胡墨。
至于另外兩個十五六歲的姑娘,分別叫吳雙和趙彩。
“請東家重新給我們賜名!”夏嬸子說道。
于靈芝看了夏嬸子一眼,說道:“就用你們原來的名字即可,無需改名?!?/p>
幾人聞言,很是高興,紛紛謝過于靈芝。
馬車到達(dá)于靈芝的住處才停下,這還是蘇小小第一次來于靈芝的住宅,離來福酒樓不遠(yuǎn),中間只隔了兩條巷子。
于靈芝住的是一進(jìn)的院子,比謝宅要寬敞許多,整個院子收拾得干凈整潔。
“王媽,這是我今天回來的奴仆,你帶下去安排住處?!庇陟`芝對宅院里唯一的仆人吩咐道。
王媽是個四十歲左右的婦人,見于靈芝一下子帶這么多人回來,臉上先是露出震驚的神色,緊接著臉上出現(xiàn)大大的笑容,連忙應(yīng)下,帶著人下去安排住處。
于靈芝的宅院寬敞,倒座房房間很寬敞。
王媽將四個女子安排住一間房,睡大通鋪。兩個小子安排住一間,睡的自然也是通鋪。
胡云和胡墨向王媽求道:“王媽媽,求求你向東家說一聲,我們娘親病了!能不能請她給她找個大夫瞧一瞧?”
“診費從我們今后的月銀里面扣?!?/p>
王媽說道:“我們東家心善,定會請大夫為你們母親治病。你們既然被我們東家買回來,就要對她忠心不二!”
“是!我們一定對東家忠心耿耿,絕無二心!”胡氏兩兄弟對著王媽磕頭說道。
王媽滿意地點了點頭,進(jìn)內(nèi)院同于靈芝稟報了此事。
于靈芝給了王媽十兩銀子,讓她為夏嬸子請大夫,順便去成衣鋪,給六個人分別買三身衣裳。
王媽領(lǐng)著銀子出去外院,尋思著來回折騰麻煩,叫了車夫駕著馬車在院子外面等候,然后回到外院命胡云扶著夏嬸子上馬車,一行人直接去了醫(yī)館看病,順便抓了藥。
回去途中經(jīng)過成衣鋪,王媽又進(jìn)去為幾人買了當(dāng)季的衣裳。
等王媽回到于宅,蘇小小已經(jīng)離開。
外面天色已經(jīng)暗下來,蘇小小回到謝宅。
謝垣和李青山在玩耍,廚房里劉嬸子和趙芳正在做晚飯。
相比從前蘇小小和謝垣兩人住這里的冷清,多了三個人就熱鬧許多。
吃晚飯的時候,劉嬸子將今日收入都交給了蘇小小。
“天氣越來越冷,我們炸雞店的生意反而越來越好。最近每日都有三十兩銀子入賬?!?/p>
蘇小小卻道:“也就這一個月賺得多點,等到冬日里書院的學(xué)子放假,我們?nèi)胭~的銀子就沒有這么多了?!?/p>
劉嬸子擔(dān)憂道:“冬日太冷,書院差不多要放兩個月的假期。如此,我們鋪子不是要兩個月沒有生意?”
蘇小小點頭:“鋪子附近除了書院,就是住宅。書院的學(xué)子不來買炸雞,還有附近的居民呢!”
“只是每日入賬變少,并非完全沒有收入。”
“天氣再冷一些,我們可以賣點其他的,比如烤紅薯,炒板栗,叫花雞?”
她這樣一說,劉嬸子愣了愣,問道:“叫花雞我雖然不知道怎么做,但原材料應(yīng)該是雞,對吧?”
蘇小小點頭,劉嬸子又問道:“烤紅薯是什么?炒板栗又是什么?”
蘇小小一怔,大涌國還沒有紅薯和板栗兩種作物嗎?
不應(yīng)該呀!
她上次跟著劉嬸子進(jìn)山,明明看見山里有板栗樹,還見到了野生的紅薯苗……她猛地瞪大了眼睛,看向劉嬸子問道:“你不知道這兩種東西?”
劉嬸子迷茫的搖頭。
蘇小小笑道:“劉嬸子,明日你陪我回一趟李家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