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倒是沒有。”
他不是關(guān)心兩人聊天的內(nèi)容,而是關(guān)心姜念薇,想到那兩人獨處,他內(nèi)心總感覺莫名的不舒服。
姜念薇剛要開口作答,只見姜思雨滿臉雀躍的小跑過來。
“阿姐,阿姐,段赟說要帶我去海上捕魚!我可以去嗎?”
段赟緊隨其后,他的臉上也帶著一絲溫和的笑容,緩緩解釋道:“姜姑娘,自從我們的房子被毀后,我們的食物儲備已經(jīng)所剩不多。目前搜集到的糧食,恐怕只能維持我們幾日的生活。我打算像過去那樣,出海捕魚,以確保我們的食物來源。但這次不同,捕到的魚都將屬于我們?!?/p>
以往官兵都要分去八成的魚,他們只能獲得一些小魚小蝦。
姜念薇心中仍縈繞著幾分憂慮,眼前的局勢可謂是內(nèi)憂外患交織。
島上的一切亟待重建,從廢墟中崛起,本就不是易事。
而更讓她憂心的是,一旦島外的勢力察覺到此地的不對勁,一旦戰(zhàn)火燃起,他們這些人恐怕難以抵擋。
她的空間內(nèi)雖已積累了不菲的銀兩,但財富這東西,永遠都是多多益善。
她有個更大膽的想法,掌握大周的經(jīng)濟命脈,如此一來不止可以帶給家人更好的生活,就算是打仗也有了經(jīng)濟支撐,眾所周知,打仗最需要的便是財力支撐。
“阿姐,我能不能去???”姜思雨又拉著她的袖子晃了晃。
姜念薇回過神來,“可以去,不過只能在附近的海域活動,而且你們必須帶上我?!?/p>
阿昭也適時地提出:“我能否也跟著去看看?”
段赟一口答應,“當然可以,走,我們現(xiàn)在就出發(fā)!”
其實姜念薇此行也是為了觀察周圍的海域情況如何,西洲島距離這里不遠,而且那里駐扎著官兵,雖然不知道目前的情況如何,還是小心為上。
姜念薇也是第一次踏上漁船,船上已經(jīng)有好幾個擅長捕魚的男人赤裸著上身站在那里,陽光將他們的身體曬得黑黝的,他們好似也習慣了這樣的勞作。
姜思雨羞的捂住了雙眸,不敢再看。
段赟提醒道:“各位兄弟,快穿上衣服,沒看到有姑娘在這里嗎?”
眾人這才拿起了破破爛爛的褂子,隨意地套在了身上。
粗獷的男人咧嘴一笑,“姜姑娘來了啊,今天一定要露一手給你看看!”
待漁船開到深海處,他們嫻熟地將漁網(wǎng)拋向海洋。
姜念薇坐在那艘略顯陳舊的漁船上,船身在海面上搖搖晃晃。
一個突如其來的大浪猛地打來,她險些站不住。
就在她即將失去平衡的瞬間,阿昭緊緊抓住了她的手,“小心些,風浪比較大?!?/p>
她微笑回應:“好?!?/p>
深海處的海水異常的藍,仿佛多看幾眼,就會被那無盡的藍色吸引,進而陷入其中。
姜思雨好奇凝視著那張正在逐漸收緊的漁網(wǎng),心中滿是期待。
隨著漁夫們有節(jié)奏地拉動,漁網(wǎng)漸漸露出了水面。
只見網(wǎng)中銀光閃爍,各種魚類在網(wǎng)中跳躍,漁夫們熟練地操作著,將網(wǎng)中的魚兒一一倒入船艙之中。
那些魚兒在船艙中翻騰,發(fā)出“啪啪”的聲響,段赟隨意地抓起一條,露出一口白牙笑著說道:“這魚叫鮪(wěi)魚,剛打撈上來的新鮮,生吃的味道是最好的!”
他拿出小刀直接切下了幾塊魚肉,遞到了三人的手中,“你們嘗嘗看這個味道?!?/p>
姜念薇看著這色澤鮮紅的魚肉,似乎有些眼熟,好似就是現(xiàn)代所吃的金槍魚,便毫不猶豫地塞入了口中,魚肉新鮮,沒有腥味,入口的只有鮮甜的味道。
其余兩人原本還抱有些許的猶豫,但看到姜念薇如此坦然自若地品嘗,心中的疑慮也逐漸消散。
姜思雨的眼睛一亮,“真的好吃,我還從來沒有吃過吃的魚肉?!?/p>
阿昭也不由的贊嘆,“是不可多得的美味?!?/p>
旁邊那位體格壯碩的大漢,汗水如注,卻仍舊笑容滿面,他擦去額頭的汗珠,悠然說道:“姜姑娘,你可知道,這汪洋大海之中,可是藏著不少好東西啊。”
姜念薇細嚼著口中的海鮮,鮮美無比,她并未因此而忘記對周圍環(huán)境的觀察。
周圍的島嶼寥寥無幾,有人煙的更是僅有兩座,西洲島和南洲島,遙遙望去,西洲島的情況似乎有些異樣?;蛟S是因為她上次的所作所為,又或許是臺風肆虐的結(jié)果,原本??吭谀抢锏呢洿讶簧偃ゴ蟀?。
反正金礦鐵礦已經(jīng)被她拿到手,現(xiàn)在最重要的是如何煉化這些金子和鐵礦。
姜念薇與姜思雨并肩坐在船尾,海風輕輕拂過,攜帶著淡淡的海水味道,拂過她們的發(fā)梢,吹散了午后的暑意。
這一次是大豐收,漁船裝的滿滿當當?shù)?,而且不用分給官兵,眾人將這些魚蝦分類,每個人都分到了滿滿一桶,剩余的則是分給了其他人。
夜幕降臨,眼見著海灘上燃起了篝火,大家說說笑笑的吃著海鮮,似是來到這里之后,這群流放的犯人過得最滿足的一天。
姜衍則是畫了布局圖,“以后啊,我們可以在這樣,雖然之前挖的溝渠被海水沖了一部分,但大概形狀位置還在,可以將溝渠挖到這個位置?!?/p>
他指了指圖上的位置,繼續(xù)說道:“然后那片地可以用來種地,房屋可以集中在這片區(qū)域?!?/p>
相較于父親的布局,姜念薇更擔心的其它問題,原先官兵駐扎在此的時候,這里有很多限制,漁民們也常常受到壓迫。
漁村的村民們,依舊被蒙在鼓里,對島上發(fā)生的種種變故一無所知。
在這偏遠的海島之上,他們不關(guān)心誰握權(quán)柄,誰是皇帝,他們唯一在意的,只是明日能否吃飽,是否能存夠余糧。
只要每日能滿足他們溫飽之需,讓他們過上那種富足且安穩(wěn)的日子,想來這世間應無人會心生抗拒。
“爹,您向來是言辭犀利,善于說服人心。明日與村長交涉的重任,便交給您了。”
姜衍輕撫胡須,微笑著點了點頭,“放心,我自然會讓他們明白,接納我們,對他們來說,是利大于弊的。”
隨后,姜念薇又將目光轉(zhuǎn)向了大哥,將他拉至無人的一邊,二人開始低聲討論起島上的守備問題。
“此地人口稀少,守在這里的官兵本就不多,所以他們的武器看起來也并不精良?!?/p>
這一點姜念薇深有體會,正是因為武器不夠精良,且那些官兵也不會想到他們這些流犯竟然會反抗,掉以輕心,才導致他們的失敗。
姜念薇思索了一番,認真回道:“關(guān)于武器的問題,不必擔憂,我存有大量武器,應該足夠你們使用,稍后,我便將這些武器安置在倉庫之中,大哥,你需挑選那些身強體壯、忠誠可靠的兄弟,組建一支民兵隊伍,增強島上的巡邏力度,盡管島上人口稀少,但安全問題,我們必須嚴陣以待,不能有絲毫的懈怠?!?/p>
姜瀾煦點了點頭,“還有那些官兵,還被關(guān)押在牢房里,該怎么處置他們?”
“先關(guān)著,自有用處?!?/p>
翌日一大早,姜衍便帶著姜瀾煦前去村里交涉。
顯然村長根本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只知道官兵一夜之間消失不見了,只留下那些流放的犯人。
姜衍先是微微嘆了一口氣,才緩緩開口,語氣悲憫:“村長,我知道你很奇怪,為何會由我這個流犯前來和你交涉,臺風一過,這里的漁民生存更為艱難,大家的作物也在一夜之間盡數(shù)被摧毀,卻還要上繳給官府一部分,你們的日子艱難,我們的日子也同樣不易?!?/p>
葛村長輕輕頷首,眼中閃過一絲悠遠的回憶。
數(shù)十年前,這片島嶼還是一片未被外界紛擾的凈土。
那時,他們自給自足,雖生活艱辛,但沒有外界的壓力與束縛,過得自由。
直到官府介入之后,規(guī)矩變得多了起來,且官兵在此橫行霸道,他們也無力阻止,每一年更是上繳大量的糧食,且還要按照官府的要求養(yǎng)殖蚌類,采取珍珠。
女子從出生開始就要被教導成為一名采珠女,但采珠女的工作艱辛,且壽命也短,久而久之,村里光棍變得多了起來,且收購珍珠的價格也壓到了最低價,村里變得越來越貧窮。
但村長卻還有顧慮,“好死不如賴活著,若是接納你們,那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官府發(fā)現(xiàn),我們都得死,官府的嚴酷讓我們無法收容你們。我懇請你們,盡快離開此地,讓我們彼此都能相安無事,就當這所有的事情都未曾發(fā)生過。”
姜衍微微蹙眉,隨即他提出了另一個深思熟慮的想法:“你以為被流放到這里的人,都是窮兇極惡之徒嗎?并非如此。我也曾是一心為國為民的良官,然而命運弄人,我因遭人陷害,才被迫流放到這偏遠之地。
他又繼續(xù)道:“倘若官府未能察覺此處所發(fā)生之事,你我皆能安然無恙,且得以在此地繼續(xù)生活,我們亦能幫助漁村渡過難關(guān),豈不是兩全其美?”
葛村長不相信竟然還能有這樣的事情,“官府豈能一無所知?”
“此地偏遠,山高皇帝遠。只要這里駐守的百長不稟報這里的事宜,再加上村長您的默許,外面的人又怎能知曉此地發(fā)生了什么?我們既然敢來,自然有十足的把握。若是我們不能履行承諾,您大可上報官府,將我們繩之以法?!?/p>
葛村長被說的心動了,苦日子實在過得太久了,最后還是艱難的下了決定,“我愿意接納你們,只是我有個請求,村里尚且有十幾名孩子,這里卻沒有教書先生,可否能讓一名有學識的先生來教書?”
姜衍不由自主的笑了,曾經(jīng)他想過,告老還鄉(xiāng)之后,就在老家的村里當一名教書先生,有此良機,他求之不得,便欣然答應。
既然他們名正言順地成為了這里的村民,姜念薇便打算利用現(xiàn)代的一些知識,為這里的漁民們帶來更好的生活。
除了他們一家子,其余人均搬到了村里閑置的房子中居住。
姜念薇比較喜歡這個石頭房,住慣了不想離開,而且這個位置正好遠遠的眺望到西洲島。
且這房子都是家人親手砌成,眾人也舍不得,便都還是住在了此處。
雞窩又重新搭建了起來,桃枝和春雨還特意重新搭建了一個雞窩,阿昭還做了圍欄,如今這里倒真是有了一個正經(jīng)小院子的模樣。
后面一片空地,姜念薇則是將從空間培育過的蔬菜種子撒在了里面,改良過的種子生存率更高。
她更是按照自個兒的心意,將每種喜歡吃的水果都種了個遍。
姜衍每日固定時間都會去村里教娃娃們讀書識字,誰能想到這樣一個糟老頭子,還曾是大周朝盛名一時的探花郎。
現(xiàn)下還有兩個問題,糧食的問題,還有關(guān)于村里的采珠女。
盡管她所持有的空間內(nèi)儲備了豐盈的糧食,但這些資源終究有限,無法支撐起如此龐大的人群數(shù)年的消耗。
正如那句古話所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她深知,唯有研發(fā)出產(chǎn)量更高的稻種,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糧食的短缺問題。
而關(guān)于那些采珠女,姜念薇早已仔細觀察了這片海域。
她向葛村長提出了一個在村民看來十分大膽的想法。
“既然這片海域目前無人看守,為何不嘗試對這些蚌類進行規(guī)模化養(yǎng)殖呢?如此,不僅能確保珍珠的產(chǎn)量和質(zhì)量,那些采珠女也不用再冒險深入波濤洶涌的大海?!?/p>
這個詞對他們而言很陌生,葛村長迷茫的問道:“什么叫規(guī)?;B(yǎng)殖?”
姜念薇細細解釋了一番:“我們可以圈出一片安全的海域,在此圈養(yǎng)海蚌,進行人工養(yǎng)殖,其實這天然的還是養(yǎng)殖的,亦或者是女子采摘還是男子采摘,那些人又如何能看的出來呢?”
不止是葛村長,就連其他村民聽了她的想法,都覺得匪夷所思。
“那誰有能保證這養(yǎng)殖的海蚌,個個都能產(chǎn)出珍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