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中年男人似乎意識到沈琰正在看自己。
他也看了沈琰幾眼,仔細瞧瞧,發(fā)現(xiàn)沈琰是在盯著自己手上的這個碗看。
中年男人頓了頓,將碗給打開,頓時露出了里面的四根烤山芋,還有壓在下面的一碗炒空心菜。
三伢子往嘴里塞了一根烤山芋,又遞給自己爹一根。
“爹,再沒胃口也吃點兒,累了一天了,吃不完就算了?!?/p>
那老年人這才點點頭,接了過去,牙齒不多,慢慢抿著,顯然是真累著了。
三伢子啃了兩口,瞧見沈琰還在看自己,他當下沒忍住,從碗里拿出一根紅薯,朝著沈琰的面前遞了遞。
“咋?你也要吃?來一根?”
沈琰:“……”
他的思緒被拉了回來,頗有些尷尬的笑著搖了搖頭,拒絕了。
“我吃飽了出來的,多謝?!?/p>
三伢子嘟囔:“吃飽了還總瞅著我的碗?我以為你想吃呢!”
莊稼漢子吃得多,忙活一天就吃這么幾根紅薯和一碗菜,要不是見沈琰盯著自己的碗,他也不舍得分。
當下,三伢子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
吃得沒味兒了,就順著碗口,用拇指扒拉一口青菜上來,大口嚼著。
吃得有滋有味兒。
沈琰轉(zhuǎn)頭瞧了一眼自己身邊坐著的乘客,又和他換了位置,之后對著三伢子笑了笑,道:
“老爺子這么大了坐在地上不合適,讓他坐在位置上好好休息休息,我反正去廊坊終點站,你們半路下了再把位置還給我就成。”
三伢子一愣。
他下意識地朝著坐在地上的老父親看去。
果然。
這年頭開車顛簸,他一把身子骨都松松垮垮了,坐在扁擔上,車子一顛簸,人就被顛起一點高度又落回去。
年輕人都尚且覺得屁股疼,更何況一身骨頭的老人家?
沈琰說完,不等中年男人回復(fù),他就已經(jīng)彎下腰,將老人家扶起來,坐在了自己和人換的靠在過道的位置上。
沈琰這一舉動,頓時讓車廂里不少人都看了過來。
嘖!
這年頭,居然還有這種好心人,人不免高看他幾分。
三伢子也有些驚訝。
這趟車自己基本上每天都乘坐,和自己老父親過來,他兩個簸箕,自己兩個籮筐,用扁擔一挑,賣點兒家里種的各種蔬菜,一圈回來,能掙點錢,補貼家用。
可是這么久了,他還從來沒遇見過給自己讓座兒的!
老人家坐在位置上,終于舒服了。
他趕緊道謝:“哎呀,真是謝謝你了,謝謝你了??!”
說著就想站起來,沈琰趕緊拉著他坐下,笑著道:“老大爺,沒啥,您坐著,好好睡一會兒,到了再喊您!”
老大爺這才點點頭,坐著閉著眼睡著了。
沈琰也不含糊,直接照著那放在地上的扁擔上就坐了下去。
三伢子胡亂塞完紅薯,又吃完空心菜,手指甚至沿著碗邊轉(zhuǎn)了一圈兒,嗦得干干凈凈。
這才心滿意足的將青花碗給放了回去。
“休息會兒?”
沈琰拍了拍身邊的扁擔,笑著問道。
三伢子點頭,坐下來,疑惑的瞧著沈琰:“你總瞧著我的碗干啥?你喜歡???”
沈琰:“……”
他原本還想著找個什么切入點呢,沒想到幸福來得這么突然。
他當下也不遮掩,笑了兩聲,又道:“是呀,我還從來沒有見過這種碗,瞧著真漂亮,不知道能不能給我仔細瞧瞧?”
三伢子松口氣。
他還以為多大點事兒,不就是一個碗么!
“成!”
他爽朗一笑,而后伸手又將那青花大碗給拿了出來。
“嘿嘿,剛裝了飯菜,你別嫌臟就成?!?/p>
他說著,順手拿起衣角,將這青花碗里里外外擦了一圈,這才遞給沈琰。
瞧著對方那隨意且無所謂的模樣,沈琰接過來的時候都覺得沉甸甸的,心都跟著輕輕突了突。
兩千萬吶。
沈琰接過來,仔仔細細的盯著這碗看了看。
一切都和自己上輩子見到的花紋一模一樣。
他按捺住激動的心情,又朝著碗底看去,果然,一道細小的裂紋出現(xiàn)在他的眼里。
看到這裂紋的一剎那,沈琰就能夠肯定了,這碗,絕對是上輩子自己看見的那個青花大碗!
是清三代的制品,翻過來,果然能夠瞧見八個清雋的古字——“大清乾隆,年制珍寶”。
也是幽藍色的字體,十分漂亮。
“這碗是你們自己的嗎?”
沈琰沒忍住,看向三伢子開口問道:“是一套還是一個?”
“不知道啊,祖祖輩輩留下來的,前幾十年的時候家里改扔的都扔了,就剩下這一個吃飯的碗,我娘瞅著蠻大,就給我和我爹天天帶飯吃了。”
那時候多少寶貝都毀了。
能夠留存下來的屈指可數(shù),這也是后來導(dǎo)致價格高的原因。
“咋滴,你喜歡吶?”
三伢子瞧著沈琰這愛不釋手的模樣,當下道:“你們這些人真奇怪,這東西有啥好的?總有人問我賣不賣,天天上我家門口堵著呢!”
沈琰一頓,又細細問了幾嘴,這才明白。
實際上,這年頭開始收購這些老物件的人逐漸多了起來。
而更多的是一些國外的人。
找?guī)讉€常年走在京都這塊轉(zhuǎn)悠的街溜子,有事兒沒事兒就去人家門口敲敲門,問問有沒有一些不要的老破玩意兒賣。
常常一些好東西,一塊兩塊就打發(fā)了。
三伢子經(jīng)常去京都賣菜,而且都是帶著手里這一個青花大碗,早就被一些人瞧上了。
那些人又想著自己將錢放進兜里,畢竟也是要轉(zhuǎn)手給那些外國佬,錢壓得越低,自個兒就越是能掙差價。
于是這半個月來,經(jīng)常好幾個人堵在門口,就想著能說動三伢子賣碗。
然而這價格給得十分離譜。
一塊兩塊,加錢都是一兩毛的加。
三伢子從小吃到大這碗,當下也就一直不肯賣。
“天天上門,煩都煩死,一群街溜子,以前老子賣菜的時候,他們追著我屁股后面要保護費,這會兒要買我的碗了,天天說些不中聽的?!?/p>
他嗤了一聲,一臉不屑。
“不差那幾個錢!老子就是不樂意賣!”
沈琰沉默了片刻,沒再說話。
過了一會兒,他忽然道:“萬一他們用偷用搶的呢?”
這一下,換成三伢子不吭聲了。
他扒拉著籮筐,臉上有些難看。
實際上,他沒說的是,這些天幾個街溜子找得越來越頻繁,言語間甚至有些威脅的意思了。
他心里頭明白,這些人就像是那惡臭的蒼蠅,要是不給,就算是用偷,用搶,估計這碗也保不住。
“不然這樣,你開個價,這碗賣給我,成不?價格多少你自己開。”
沈琰的聲音十分合時宜的響了起來。
他心里頭明白,自己這話這會兒說出來有點趁火打劫的意思。
但是,他這說的也是實話。
被人盯上,沒能力守護,到最后也只會成為燙手山芋。
有句話叫做,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要是這青花碗沒有被發(fā)現(xiàn)也就算了,如今被發(fā)現(xiàn),那些人怎么可能放過他?
“你這人,還真有啥說啥?!?/p>
三伢子半晌才嘟囔了幾聲。
他活到中年,心里頭也清楚,這碗估計是個好東西,不然也不會這么多人要。
不過他的眼光注定到這里。
不肯賣的原因就兩個,一來是那些人曾經(jīng)欺負過他,他就是不樂意賣。
二來就是價錢的問題。
有錢能使鬼推磨,這話不是說說的。
要是價錢給的夠,再不舍得也舍得了。
“十塊錢,成嘛?”
三伢子吞吞吐吐的瞧了一眼沈琰,有些不太好意思開口。
十塊錢,對于他們這些賣菜翁來說,那可真的是足足賣上半個多月才能掙來的錢了。
如今這人瞧著親切,又給自己爹讓了座,三伢子開口喊十塊錢,總覺得有些坑人家。
沈琰:“……”
“成交?!?/p>
他這一點猶豫和遲疑,卻給了三伢子誤會,叫他更加自責。
指定是價格要貴了!
他正猶豫著,想著要不要降低點價格,就見沈琰答應(yīng)了。
沈琰也不含糊,伸手從口袋里摸出了一張大團結(jié),四下瞧著沒人盯著自己,之后就將錢塞給了他。
瞧見居然真的是十塊錢,三伢子又緊張又驚訝。
他趕緊攥緊錢,又將布袋子將那青花大碗包好,遞給了沈琰。
車上人擠人,也有人發(fā)現(xiàn)沈琰買了個碗,不過交易喊價都是特意壓低了聲音的,壓根就沒有人聽見。
一個碗,能值多少錢?
沈琰小心翼翼的將碗拿了過來,抱在懷里,直到半小時后,三伢子和他爹才下了車。
趁著茫茫夜色,沈琰探頭朝著外面看了看,發(fā)現(xiàn)是一個極其偏僻的小村莊。
回到座位上,沈琰將箱子繼續(xù)踩在腳底下,之后又抱著碗,認認真真坐車。
夜色深沉,車子上不少乘客都發(fā)出了輕微的鼾聲。
班車走走停停,一路上都是各個村子路口下車的。
沈琰原本就不敢睡,這會兒懷里抱著價值兩千多萬的青花碗,他更加打起十二分精神勁兒。
十二點半。
班車終于駛?cè)肓死确黄囌尽?/p>
上輩子來的時候這里已經(jīng)改天換地,在這座號稱——“火車拉來的城市”的地方,不管是輕重工業(yè)都已經(jīng)極其發(fā)達。
但是在八十年代初,八三年的時候,這里火車甚至都還沒開通,只能夠靠著汽車來往運輸。
車子駛?cè)胲囌?,司機開了門。
沈琰四處看了一眼,發(fā)現(xiàn)到廊坊的一共就七八個。
他下了車,也幸好車站是有燈的,而且也有二十四小時都開的招待所。
沈琰趕緊拿著自己的身份證明,走出車站,在一旁的廊坊車站招待所,開了一間房間。
直到關(guān)上門,反鎖,沈琰才算是徹底松了口氣。
“呼!”
他將箱子放倒,先是檢查了一下里面的東西,確認沒丟失,他這才又將懷里的青花碗給拿了出來。
里面還有一些裝菜留下來的污漬。
他從廁所里接了水,洗干凈,又用毛巾擦得干干凈凈,這才撿了兩件衣服包裹起來,作為緩沖,放在箱子的一角。
這之后,他連衣服都沒脫,倒頭就睡。
……
翌日,七點半。
沈琰睜開眼,洗漱完畢,拎著箱子走出招待所。
昨天來的時候天色太暗,他壓根看不清,這會兒天亮了,走出招待所,他才算是窺得這座城市的一角。
之所以選擇廊坊,是因為上輩子沈琰在這塊做過生意。
這地方位置極好,距離京都很近,可以說是位于京,津,石三大城市的中心地帶。
別的城市還在為溫飽問題發(fā)愁的時候,廊坊就已經(jīng)有了塑料制品廠。
沈琰上輩子在京都做生意的時候,購買的塑料制品,基本上都是從廊坊運輸過來的。
如果沒記錯的話,這家塑料制品廠的名字叫做順達。
成立于1980年,專門做塑料,和國外對標。
因此在這個年頭,不管是技術(shù)還是員工等等,都是領(lǐng)先于國內(nèi)別的城市的。
沈琰走到街上,站在馬路牙子邊看了一會兒,之后伸手攔住了一輛人力三輪車。
“去哪里呀?”
是個年輕小伙子,皮膚黝黑,說話雖然帶點本地口音,但是實實在在的普通話。
沈琰問道:“順達塑料廠,知道路嗎?”
“哎呀!順達!那我肯定知道呀!”
小伙子咧嘴一樂,伸手指了指解放路盡頭,道:“從這里過去,拐個彎,再過一條街就到了!”
沈琰這才上了車。
年輕小伙子比較健談,一路上都在和沈琰說話。
“聽著你的口音,不像是咱們廊坊本地人??!你去順達塑料廠干什么?”
沈琰道:“當然是買塑料制品了。”
這會兒的順達塑料廠,基本上都用來做一些小塑料制品。
比如臺燈的底座,塑膠涼鞋,還有一些布鞋的塑料底等等。
東西小,塑模容易,不過銷量一直不高就是了。
畢竟這年代的國人對于塑料還沒有什么概念,后世泛濫的塑料袋等等制品,這會兒都沒出現(xiàn)。
就連暖水壺,外殼都是鐵的。
“買塑料制品呀?”
小伙子驚訝道:“那玩意能用來干啥?輕飄飄的,納鞋底都打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