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一開始舍不得那點兒小零頭利潤。
但是,他發(fā)現(xiàn),這點小利潤能夠吸引更多的人過來賣菌菇后,沈軍也就不心疼了。
結完賬,沈軍將菌菇倒進籮筐里,而后熟稔的趕著驢車,朝著道路盡頭走去。
杏花村和落云村銜接的地方是一座土拱橋。
聽說歷史悠久。
沈琰小時候就喜歡在上面往下蹦,水不深,噗通下去砸個大水花。
驢車到橋頭的時候,有兩個穿著的確良短袖和西裝長褲的年輕人忽然從柳樹下竄了出來。
“站??!干什么的?!”
沈軍一把拉住了驢子。
往前頭一瞧,好家伙,真是冤家路窄!
“是你!”
他黝黑的臉上頓時氣得通紅,從驢車上一跳,盯著最前面的那個寸頭青年。
“你又來收菌菇?!”
寸頭青年顯然也認出來了沈軍。
他撇了撇嘴,盯著沈軍沈琰道:“別來我們村收菌菇了!我們杏花村的菌菇,我們自己賣!你要是還想動手,別怪我喊人!”
這年頭,村村抱團。
要是沈軍來真的,對方肯定能喊來不少人。
沈軍也是個暴脾氣。
當下氣得袖子一捋就想上去。
沈琰眼疾手快,趕緊從車上跳下來,一把拉住了他。
“大哥!等等!”
沈琰趕緊開口喊道。
他這會兒慶幸,自己幸好跟著過來了!
“有話好好說,別動手?。 ?/p>
沈琰過來,伸出手,在沈軍的手臂上輕輕拍了拍。
“嫂子還在等咱們回去,你可別讓她擔心。”
聽見吳娟,沈軍的情緒這才冷靜了下來。
他咬著唇,瞪了那寸頭青年一眼,干脆又爬上了驢車,一言不發(fā)的就這么看著。
他不能多說。
說兩句就忍不住動手。
寸頭青年這會兒也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特么的。
這人。
火藥桶么一點就炸?
“別介意,我哥脾氣比較爆?!?/p>
沈琰笑了笑,看起來和順不少。
寸頭青年哼了一聲,也沒說話,一旁梳著一個三七分的小年輕也趕緊笑著打圓場站了出來。
“哎呀,都是做生意,講究一個地道,我弟這脾氣,也是一點就炸,但是他沒啥壞心眼兒!”
那年輕人笑了笑,又道:“杏花村的菌菇我們自個兒收了,你們落云村的菌菇,我們肯定也不插手,咋樣?”
“成!”
沈琰爽快應了下來。
估計是沒想到沈琰居然就這么應了,兩人都有些蒙圈。
“我叫沈琰?!?/p>
沈琰笑著介紹了一下,“這是我哥,沈軍?!?/p>
兩人:“?????”
不是。
本來都想好打一架了,怎么這忽然還自己介紹自己了?
兩年輕人雖然有些蒙圈。
但是還是也跟著學了樣,自報家門了。
“哥哥張龍?!?/p>
“弟弟張虎?!?/p>
沈琰心里感慨。
這名字,還真是霸氣!
沈琰又笑著和兩人簡單交談了一會兒,大致也就是問問怎么也跟著賣起菌菇了。
交流了一會兒,算是半熟。
“對了,你們村子,有沒有山雞?”
結束話題前,沈琰忽然開口問道。
張龍一愣。
“要那玩意兒做啥?”
他下意識嘟囔了一聲。
張虎卻眼珠子一轉。
“怎么的?你收?”
沈琰笑了笑,道:“野兔,山雞,野鴨子等等,你們要是有這些,都可以拿過來賣給我,我都收?!?/p>
“多少錢一斤?。俊?/p>
張龍看著沈琰問道。
“野兔一塊三,山雞和野鴨子,帶毛稱,都是一塊六一斤?!?/p>
沈琰道:“咋樣?不比菌菇值錢?”
這價格。
要知道,這年頭,豬肉也都才一塊多一斤!
他說的野兔這玩意兒,滿山上都是。
隨隨便便放個夾子或者做個陷阱都能抓著不少。
一塊三一斤,還是連毛一起稱的。
簡直不要太掙錢!
張龍張虎心癢癢。
兩人當即點頭應了下來。
沈琰這才又爬上了驢車,和沈軍往回走。
一直到走過橋頭,確定兩人聽不見自己說話了,沈軍這才皺著眉頭,扭頭看沈琰。
“咋回事?你準備收別的東西了?”
見沈琰點頭,沈軍又憤憤嘟囔:“收東西怎么和他們說?他們指不定又搶我們生意!”
沈琰頓時就樂了。
“大哥,做生意被搶很正常,想要掙大錢,就要不拘小節(jié)?!?/p>
沈琰笑著道。
他剛才仔細觀察了一下。
這張龍張虎兩兄弟,能夠跳出來跟著自己后面吃螃蟹。
能夠說明兩人的思維肯定要大膽先進的多。
他收野兔山雞這些,單單落云村是不夠的。
但是想要從杏花村收的話,就繞不過這兩兄弟。
與其讓他們千方百計阻撓自己收東西,倒不如讓他們幫著自己收。
沈琰自認為價格給得夠高。
他們沒道理不心動。
沈軍聽見沈琰解釋了一番,當下也不說話了。
他頓了頓,忽然道:“那他們萬一又搶生意咋辦?!”
這兩個混球。
肯定賣給他們一段時間后,就又自己另起門戶了!
“這個我能解決?!?/p>
沈琰笑著支起身,在沈軍的身后輕輕拍了拍。
“等他們收到拿過來再說,放心。”
沈軍雖然疑惑。
但是沈琰現(xiàn)在不說,他也不好問。
當下兩兄弟趕著驢車,又去別的村挨個收菌菇。
幸好攔在村口的也沒幾個。
一下午下來,兩人還是收了六百多斤菌菇。
這些菌菇的利潤,足夠家里支撐一段時間了。
果果糖糖這會兒趴在驢車上睡著了。
沈琰將自己帶過來的外套披在了兩人的身上。
讓沈軍帶著兩個小家伙回家。
經(jīng)過村口的時候,他往下一跳,朝著沈軍揮揮手。
“大哥!你先回去,我去接蘇幼雪!”
沈軍點點頭。
趕著驢車走了。
沈琰順著一個下坡走下去,盡頭就是張嬸子家。
張嬸子家應該是落云村最富裕的一家。
家里男人是村書記,這兩年政策開放后,聽說是在縣城找到了門路,這兩年發(fā)跡起來。
家里蓋了新的大瓦房,下雨天再也不用上房頂補稻草了。
也買了需要憑票供應的蝴蝶牌縫紉機。
這年頭,姑娘們結婚最有面兒的彩禮就是三轉一響。
找結婚對象,第一個條件就是看看對方家里能不能買的起三轉一響。
總之三轉一響在這年代的女性心中,那就是一等一的奢侈品。
莫約半個小時候,就看見里屋的門開了,蘇幼雪走了出來。
她的眼睛紅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