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承接了自家?guī)熥鹜ㄌ旖讨鞯牡溃?/p>
骨子里也認可,天無絕人之路,生靈當奮勇向前。
但是,這種觀念和意志,只能作用于自身。
與天地,和身周的一切因果而言。
他也只是盡力而為,不會去強行追求一個確定的結(jié)果。
這種想法和處事方式,
對于此時天地間的生靈而言,或許有些難以理解。
但對來自后世的,人生旅途中飽受三教思想熏陶的李長青而言。
這種看似矛盾的想法和處世方式,在他身上卻是完美兼容,顯得如此自然。
得知了李長青和哪吒的過往淵源,王楊高李四人也沒有再多說什么。
幾人一番敘舊之后,這才告辭離去,由聞仲帶著前往朝堂面見帝辛。
幾人身份特殊,又需要領(lǐng)受商國臨時官職,以得這人間氣運相助。
面見帝辛就是必要的流程。
雖說以聞仲的地位,和帝辛對他的倚重信賴。
他自己就能把這事辦理的妥妥當當。
但所謂:
唯名與器,不可假人!
這是國君專屬的權(quán)柄,聞仲與帝辛師徒情深,且身受兩朝君恩,也無意做伊尹那樣的權(quán)臣。
是以,除非實在看不過眼,他一直都在謹慎的克制自己。
他時刻提醒著自己,不要逾越為人臣的本分。
......
李長青站在小院門口,看著聞仲和四位師兄遠去的身影。
臉上的神情復雜到讓人看不懂。
“你還要在人間繼續(xù)待下去嗎?”
繡姐的聲音在耳旁響起。
這一次,她的語氣里,不復曾經(jīng)的慵懶,反而略顯鄭重。
截教弟子正式出山,繡姐自然明白這意味著什么。
李長青看著聞仲他們遠去的背影,一時間沒有說話。
“現(xiàn)在離開,還來得及!
只要愿意窩在媧皇宮,
有娘娘庇佑,你自可安然避過這場劫難?!?/p>
李長青面上神色無喜無悲。
“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
身為截教弟子,受師尊和諸位師兄師姐恩德,
我干不出臨陣脫逃的事情?!?/p>
繡姐撇了撇嘴,腹誹道:
連個道侶都沒有的毛頭小子,也敢自稱大丈夫。
當然,這話他沒有說出來。
“你才不過金仙,與你相熟的八大弟子,皆是大羅甚至準圣之流。
上面還有你那圣人師尊照看著,
你確定你留在這里,能起到什么作用?”
兩人朝夕相處數(shù)年,雖然李長青沒有明說,但繡姐其實已經(jīng)隱隱察覺到。
他執(zhí)意留在人間,絕不僅僅只是為了他口中說的關(guān)照人族那么簡單。
這小子......
似乎是在為截教教運操心!
李長青微微嘆了口氣。
“盡力而為,但求問心無愧爾!”
繡姐眨了眨眼,一時間沒有說話。
院落之中,再次陷入了沉默。
李長青沒為繡姐的問題耽擱太多心神。
對他而言,這本就是自己早已決定的事情,無須太過糾結(jié)。
他現(xiàn)在,是因為這九龍島四位師兄出山的事情,想到了自家?guī)熜謪卧馈?/p>
四圣入劫無所謂,
但呂岳入劫,是他萬萬不愿看到的。
或許,
也該回去看看師兄了!
心中轉(zhuǎn)動著這樣的念頭,李長青回頭沖著身后的翠微隨口叮囑道:
“暮食不用籌備了,
老爺我要出門一趟!”
正準備前往廚房忙碌的翠微一愣。
“是,老爺!”
李長青隨口吩咐一句之后,轉(zhuǎn)身就大步走出了家門。
繡姐見狀心里微微一動,不過也沒有多問。
......
晉位金仙后,遁速大有提升,
半個時辰后,李長青就來到了九龍島外。
九龍島照舊被玉碗狀的大陣籠罩,
李長青取出大陣的玉石出入憑證,大陣很快裂出了一道狹窄的縫隙。
李長青剛一邁步走進大陣,洞府中的呂岳就心生感應(yīng),他抬頭看了看島外,喃喃自語道:
“長青回來了......”
呂岳身旁,原本正垂著腦袋擺弄瓶瓶罐罐的楊文輝聞言豁然抬頭,一臉驚喜道:
“長青師叔回來了......”
話音未落,他隨手丟下手中的瓶瓶罐罐,起身就往外跑。
“嘩啦啦......”
瓶瓶罐罐在桌案上滴溜溜翻滾,楊文揮卻看都沒看一眼。
呂岳苦笑著搖了搖頭。
“這孩子......”
......
李長青剛剛踏進陣法籠罩范圍,看著遠處亭臺樓閣的景象,還沒來得及多感慨。
就只聽遠遠的一聲滿是驚喜的高亢叫聲響起。
“長青師叔......”
說話間,一個圓滾滾的少年施展御風術(shù),乘風而來。
這少年看著十六七歲,臉上猶帶稚氣,但身形寬大,圓頭圓臉圓身子,看著異常喜慶。
此刻,他面上神情無不雀躍。
呼喊聲還在耳旁回蕩,但其身形已然來到了李長青身前。
李長青瞪大眼睛,一臉詫異的看著眼前的小胖子。
打量了好一陣,才略顯猶豫的說道:
“你是......文輝?
你這該減肥了啊......”
他已有數(shù)年未曾回到九龍島了,小孩子一旦長起來,幾年就會大變樣。
若非這聲師叔,以及面上隱約可見一丟丟他小時候的影子,李長青一時間還真不敢相信,他就是曾經(jīng)自己帶著三天兩頭禍害呂岳師兄靈魚的楊文輝。
李長青此話一出口,楊文輝那圓乎乎的大餅臉,瞬間垮了下來。
“師叔......
這都怪你,
小時候天天帶我吃好吃的,讓我養(yǎng)成了嘴饞的習慣,
不然我怎么會長成這樣......”
楊文輝的語氣里,滿是怨念。
小時候養(yǎng)成的習慣,讓他直到現(xiàn)在,都嘴饞的不行。
因為這一點,他沒少被師傅批評。
可他就是戒不了。
跟著長青師叔,嘗了那么多的美味之后,再讓他天天吃那辟谷丹,他只覺索然無味。
少年人本就心性難定,讓他天天窩在洞府里,啃著那沒啥滋味的辟谷丹,也確實有些難為了他。
因為時值大劫的關(guān)系,呂岳素日里,對他看管極嚴。
基本上,沒有放他出過島,就是怕他被劫運波及。
可呂岳愈是如此管教,楊文輝對美食就愈發(fā)貪戀。
也就李長青不知道其中內(nèi)情,不然瞬間就能明白其中的關(guān)節(jié)和緣由。
這其實是一種代償心理。
就跟后世的上班族,平日里被關(guān)的太久,天天被工作壓著。
一到節(jié)假日就瘋了一般想往外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