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聞言,頓時愣怔當(dāng)場。
李長青自顧自的斟茶飲茶,給他反應(yīng)的時間。
足足一盞茶的時間過去,哪吒這才回過神來,有些不解的看著面前的截教弟子。
“為什么?
你為什么愿意出手保護我的魂魄?
就因為同為道門子弟?”
他的心中滿是疑惑。
論起來,
兩人之間只有過節(jié),毫無交情才是。
他不落井下石就算不錯了,
為何愿意冒著得罪龍族的風(fēng)險護住自己的魂魄。
用師傅的話說,
闡截兩教眼下可是應(yīng)劫的對頭,
他總不可能是為了所謂的道門情誼吧?
李長青看著哪吒面上的疑惑神情,微微搖了搖頭。
“貧道沒有那個閑心,
因為同屬道門的緣故,就去玩什么以德報怨的戲碼,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做過的事情負責(zé),
你殺了敖丙,拿命還很公平。
羞辱了敖廣,
他殺心未泄,想拿你魂魄泄恨,
也算因果相償,合情合理”
道門同門的名分,無法捆綁他。
有了恩怨不當(dāng)場報復(fù)回去,都算是忌憚后果不得已為之。
至于以德報怨?
在李長青看來,
那更不可能了。
在他的觀念里,
這根本就是被人為置入腦海中的毒瘤。
他對這種做法和觀念,有著深入骨髓的嫌棄和鄙夷。
這個東西,
本質(zhì)是后世的封建王朝統(tǒng)治者以及一眾歪嘴儒生,為了讓自己治下穩(wěn)定,強行改造樹立的一種社會道德觀。
其目的,乃是為了盡可能的閹割削弱百姓的血性,和反抗意識。
被欺負了,
遭遇不公的事情了,
心里過不去怎么辦?
那就原諒施惡者吧!
不要跟他們斤斤計較,
做人要大度一點。
原諒他們了,你就是一個品行高尚的人。
這是后世封疆王朝的統(tǒng)治者和儒生們,有意構(gòu)建推廣的一套認知體系。
因為官府,根本處理不來,也壓根兒不愿意去處理那么多的糾紛和爭執(zhí)。
與其費盡心思的去評判對錯,投入人力精力去處理這些與自身利害無關(guān)的事情。
不如強行按著受害者,吃虧者的腦袋,讓他們認栽。
受害者心有不甘?
那就發(fā)明推廣一套自我道德觀念和敘事體系,
以一種改造出來的無形枷鎖,套在所有治下子民的脖子上。
不愿意原諒別人,
不愿意認栽的人,
就被冠以不夠大度,斤斤計較,心胸狹隘的帽子。
讓受害者,吃虧者,
以一種,我不跟他們計較,我是一個好人,是一個品行高尚的人,
以這種鬼話來自我催眠。
至于事情的真相如何?
除了受害者,誰會在乎?
只要不威脅到我的統(tǒng)治,威脅到地方治理者的地位考評就行了。
要是每個人被欺負了都報復(fù)回去,
我豈不是有斷不完的官司,處理不完的麻煩,
我累不累?
我還怎么悠哉悠哉的當(dāng)大爺?
正是出于這樣的底層邏輯,
原本時空的兩千年封建王朝,
一代一代的歪嘴儒生,在成為王朝統(tǒng)治者的一員后。
都不約而同的加入了構(gòu)建和弘揚這套道德體系的大軍,他們前赴后繼的修改夫子本意,斷章取義,強行曲解,
不斷的閹割子民的血性,
不斷加固這一套敘事體系。
終于,
歷經(jīng)千年努力,
終于將這一套東西,成功套在了所有人的脖子上,且代代相傳,無法更改。
客觀來說,
這套東西,確實有它一定的作用。
至少在沒有外部敵人的情況下,它確實是實質(zhì)上保證了整個社會的穩(wěn)定。
但是......
它的缺陷也顯而易見。
一代又一代的閹割馴化之后,
絕大部分的國人基本上都變的麻木,愚昧,而馴服。
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
一朝外敵入侵,所有的百姓皆是旁觀者一般,任由同類被屠戮而無動于衷。
為什么要去管呢?
默默的忍受,做一個順民就好了啊!
也是因此,
一朝中原內(nèi)亂,蠻族趁亂叩關(guān)。
輕易的就山河易幟,神器旁落。
新一代蠻族的統(tǒng)治下,這一套東西,更加被發(fā)揮的淋漓盡致。
民智被極限壓縮,個體血性被徹底閹割,稍有覺悟者,即以文字獄的方式大肆株連。
整個社會徹底成為一團死水,所有人皆是麻木不仁,逆來順受。
終于有一天,
另一個異族帶著堅船利炮渡海而來。
這一次,與以往不同,
以往就算百姓馴服而麻木,但憑借著祖宗們留下的技術(shù)積累,和生產(chǎn)戰(zhàn)爭工具的優(yōu)勢。
縱然他們血性不足,悍勇不足,
但依然能夠借助工具、體量及組織優(yōu)勢擊敗敵人。
但當(dāng)工具和武器都輸給了敵人之后。
整個民族的脊梁,這一次終于被徹底打斷。
好不容易挺過了徹底滅絕的風(fēng)險,
但整個民族卻跪在地上,痛苦掙扎了百年之久。
若非那個五百年一出的天降猛人橫空出示,恐怕整個民族至今都還趴在地上、
之所以導(dǎo)致這等嚴重后果,
這里面當(dāng)然還有其他多方面的原因共同影響。
鄉(xiāng)愿,傳統(tǒng),慣性,等等等等。
但在李長青看來,
以閹割血性為目的的敘事邏輯危害極大。
這東西,可以作為一時的權(quán)宜。
但是實際操作過程中,
卻因為管理者,或者說統(tǒng)治者的私欲,不可避免的將權(quán)宜當(dāng)成了最終的目的。
且這套東西的遺毒,直到兩千多年后還根深蒂固,無法根除。
一切社會道德和治世手段,
其最終的目的,當(dāng)是為了集體里的所有人都過的更好,
但當(dāng)這一套敘事方式和手段,最終只是造成了惡人猖獗享福,善人備受欺壓之時。
這一套東西,就該被果斷的丟棄,
讓它順著下水道,流進糞坑。
你傷害了我,
就該果斷的報復(fù)回去。
誰愛原諒,誰原諒去。
也正是因此,
對李長青而言,
原諒他人,以德抱怨。
根本就是一套荒謬而遺毒無窮的敘事方式。
他出手護住哪吒的魂魄,也不過是為了自身大道機緣而已。
李長青腦海中的念頭,哪吒自然是無從得知。
他聽完對面截教弟子的話語,眼中的疑惑之色更濃。
“那你救我......
究竟是為了什么?”
眼下自己受制于人,且毫無反抗之力。
不想明白這個問題,他實在是坐立難安。
李長青隨手把玩著手中的茶盞,深深的看了一眼面前忐忑不安的魂魄虛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