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筷緩緩探出,
夾住一塊泛黑的紅燒肉送到眼前。
李長青先是審慎的打量了片刻,
這才在三人目不轉(zhuǎn)睛的注視中緩緩送入了口中。
當(dāng)舌尖味蕾感受到那股強(qiáng)烈的刺激之時,李長青面容頓時一僵。
他先是面無表情的看了看身旁神情肅然的楊戩,
再轉(zhuǎn)頭看了看滿臉鼓勵神色的云華。
嘴角不由一陣瘋狂抽搐。
我是真沒看出來,
合著你倆......還有這本事,
睜著眼睛說瞎話,那是眼睛都不帶眨的。
這是食物嗎?
這分明就是生化武器......
“師叔,
如何?”
楊嬋在一旁一臉期待的問道。
李長青抬頭看了楊嬋一眼,又瞥了一眼盤中黑乎乎的紅燒肉,一本正經(jīng)的道:
“看起來雖然不怎么樣,
但嘗起來,倒也確實(shí)別有一番風(fēng)味。”
來自廚藝師傅的評價,終究還是不一樣的。
聽到李長青的評價,楊嬋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于落地,隨即一臉驕傲道:
“連長青師叔都覺得不錯,
看來我果然是有這個天分!”
李長青看了一眼她那一臉驕傲的小表情,輕輕笑了笑道:
“身為廚師,
自己當(dāng)然也得親自嘗一嘗自己的作品,
總結(jié)得失,日后才能更好的長進(jìn)?!?/p>
說著,李長青拿起桌上一根沒被使用過的筷子遞給楊嬋笑道:
“來,
嘗嘗!”
今天有一個算一個,誰都別想跑,都得試試舌尖味蕾被摧殘的體驗。
李長青心中暗自嘀咕道。
云華仙子略顯古怪的看了他一眼。
我作為母親不忍打消孩子信心,所以只說鼓勵的話。
二郎作為兄長,照顧妹妹面子也能理解。
但你作為廚藝師傅,這么干是不是有些惡趣味了......
楊戩也忍不住多看了這個截教師叔一眼。
楊嬋聽到李長青的話語沒有多想,略顯期待的接過了筷子。
下一刻,
食物剛進(jìn)口中,楊嬋小臉?biāo)查g皺成了苦瓜狀。
“咸!
好咸......”
楊嬋差點(diǎn)兒下意識的就想吐出來,
實(shí)在是太咸了......
但是又覺得不太雅觀。
尤其是李長青目光緊緊的盯著自己,讓她更是做不出這等有損形象的舉動。
沒辦法,她只能硬著頭皮咽下了口中的食物。
感受著喉間的刺激,楊嬋看了看盤中的食物苦著臉道:
“不好吃就不好吃嘛,
你們干嘛都要騙我?”
云華仙子趕忙遞上茶水,柔聲道:
“第一次能做成這個樣子,
娘覺得你已經(jīng)做的很好了!”
“畢竟是第一次,
能把它做出來,哥哥覺得你已經(jīng)很厲害了!”
楊戩也出聲安慰道。
他寧愿每天都硬著頭皮吃這樣的食物,也不愿意再次回到先前那般一家三人無話可說的尷尬場景。
李長青端起茶杯連喝數(shù)口茶水勉強(qiáng)壓下喉間的不適,這才悠悠補(bǔ)充道:
“沒事,
失敗是成功的母親。
這一次親口嘗過了,知道了自己的問題。
下一次改善就好了!
況且,你今天確實(shí)也有可取的地方!”
三人聞言都略顯意外的看了過來,都想知道他具體指的是什么。
“聽說最近青鹽降價的厲害,
所以,
楊嬋師侄至少在持家方面,還是很值得稱道的!”
楊戩和云華聽到這話先是一愣,好一會兒才回味過來李長青這番話語中的揶揄意味。
云華仙子有些無奈的看了一眼這個截教弟子。
楊戩也是嘴角直抽搐。
幾個呼吸之后,
楊嬋終于也后知后覺的反應(yīng)過來對方在取笑自己。
一時間不由有些牙癢癢。
這話太損了!
“李長青!
你......
你太過分了!”
氣急之下,她也顧不得再喊什么師叔了,直接以姓名相稱。
李長青一臉無辜的抬起頭,佯裝不解道:
“不是這樣嗎?
那不是這樣......
你干嘛要放那么多青鹽?”
“你......”
云華無語撫額而嘆。
楊戩面無表情的端起茶水自顧自的喝茶,決定不參與這場爭端。
......
日子一天天過去。
轉(zhuǎn)眼間,李長青已經(jīng)在灌江口待了半個月了。
這一段時間,他八九玄功的造詣,在與楊戩每日不斷的切磋里,再一次獲得了增長。
而楊嬋做出來的食物,雖然仍舊還算不上美味。
但好歹,放鹽的火候,她是逐步掌握了的。
至少,沒再如先前那般手一抖。
直接三五倍的份量撒下去了。
這一天,切磋完畢之后。
李長青看著眼前的楊戩,微微拱了拱手:
“此番叨擾良久,
得師侄之助,貧道八九玄功再有進(jìn)益。
卻是又承了師侄的情分了!”
楊戩微微搖了搖頭。
“師叔太過客氣了!
相比起師叔對我的助益,楊戩所做的事情不值一提!”
李長青聞言心里不由有些好笑。
不知不覺,他與這楊戩之間已然成了一筆糊涂賬。
雙方各自都認(rèn)為,對方對自己的幫助遠(yuǎn)超自己的付出,是以都對對方心存感激。
對李長青而言,
他覺得,自己就算什么都不提示。
不出意外,這楊戩大概率該做的事情還會做。
該劈山還是會劈,該據(jù)地自立還是會據(jù)地自立。
無非就是多遭受一點(diǎn)煎熬,動手的時間晚一點(diǎn)而已。
自己所做的,頂多是讓他所有的動作提前了。
提前進(jìn)入金仙,提前救出母親,提前解除心中的困惑。
他并不覺得,自己對楊戩的命運(yùn)造成過什么重大的影響。
所以他心里始終認(rèn)為,楊戩對自己的幫助遠(yuǎn)超自己的付出。
沒有他的幫助和指教,
自己八九玄功的火候絕對無法快速的到達(dá)眼下的水平。
當(dāng)年在面對一氣仙馬元的追殺時,自己也或許早就命喪東海。
而眼下道門之內(nèi)未有他一人修行過此門功法。
自己就算想找別人求教,都找不到人。
也就是說,他的指教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
更別說,此時乃是封神大劫期間。
每一分實(shí)力的提升,都是自己將來立身的倚仗。
求道之人,誠于本心。
他不愿意欺騙自己,憑白接受別人的恩惠。
尤其對方還是闡教弟子。
所以,即使此刻明知道自己的舉動有可能引起天上那公母倆的注意,他仍舊選擇給他出這個主意。
助他走出迷惘。
而楊戩的心態(tài),其實(shí)跟李長青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