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日子,申家小院仿佛回到了半年前的模樣,公孫玥與申啟每天卯時便開始讀書。
下午的時間陸承安會給他們講解一些關于浩然正氣修行以及文道神通的運用。
在這種氛圍下,日子過的飛快。
不知不覺七天便過去了。
這一天一大早,陸承安便在公孫輔的邀請下帶著申啟一起出了城門,徑直往城南鏡潭山而去。
鏡潭山除了山上那座鏡潭之外,并無出奇之處,所以這里平日也沒什么游人前來登山。
城中世家子弟若要踏青郊游,也大多會去城北的那座更為雄偉壯闊的北望山。
從山水形勢來說,北望山自然更好。
這一點陸承安當然看得出來。
但他依然還是選擇了鏡潭山。
并不是陸承安覺得鏡潭山更適合,而是他不想讓書院占據(jù)太多的好處。
這世上事早有定數(shù),你占的越多,別人自然就得到的越少。
一座平平無奇的鏡潭山剛剛好。
到了山腳下,有一條新開辟的兩米左右寬的山路,想必是這幾天運送物料上山時開辟的。
鏡潭山雖然不算高,但這般舉動肯定也要花費不少人力。
陸承安轉身向公孫輔躬身道:
“有勞公孫大人了,勞煩公孫大人替我向那些開山的工人們問個好,該付多少銀子陸某來出?!?/p>
公孫輔見陸承安這般舉動,忍不住多看了他一眼。
但見他眼神清澈,絲毫沒有半點做作之意,心頭不由自主地涌起一抹欽佩。
身居高位之人還能低頭看見腳底下的底層平民,這世上難得一見。
“不愧是能編著出那些至理文章的陸先生...”
公孫輔心頭忍不住暗贊道。
他身后的公孫忌看向陸承安的眼神也多了些許敬意。
“陸先生放心,所有工人該付的銀子一文錢也沒少,陸先生給的銀子足夠了?!?/p>
這倒是實話,購買物料并不貴,開辟山林也花不了多少錢。
其實蓋房子最花錢的還是工匠的吃喝拉撒以及工錢。
陸承安不要工人動手蓋房子,自然能省下不少錢。
隨后一行人下了馬車開始登山。
山腳下一些正在忙碌的農(nóng)夫好奇的看著這一幕,議論紛紛。
鏡潭山不高,一行人走了不過一刻鐘便來到了目的地,鏡潭邊上。
鏡潭邊有一塊空地,不算大,只有不到一畝的范圍,一畝之外就全是雜木成林,荊棘叢生了。
而陸承安需要的地基面積則有八畝,顯然是不夠的。
看了眼在晨光下升起一縷縷白霧的鏡潭,陸承安點了點頭,滿意道:
“確實是一處幽靜雅致之地?!?/p>
公孫輔一家人以及申啟都好奇的看著陸承安,心想他接下來要做什么。
沒有工匠,難道今天就只是上山來看看?
陸承安也知道他們期待已久,也不再賣關子,抬腳一步步走向那堆滿物料的場地中央,轉身看向眾人道:
“各位,還請后退三丈?!?/p>
眾人一頭霧水,齊齊向后退去。
等眾人站定之后,陸承安站在原地閉上了雙眼,深深吸了口氣。
隨后輕聲開口道:
“地方八畝,借來一用。”
話音落下,陸承安身上便猛地爆發(fā)出一股亮眼的瑩白光芒。
公孫玥與申啟不由得驚喜道:
“浩然正氣,這是先生的文道神通...”
其他人不解,但卻依然心頭震撼,他們感覺到一股無法言喻的力量,似乎令這一片天地都在陸承安的話語之中為之改變。
緊接著極為驚人的一幕便出現(xiàn)在眾人面前。
只見以陸承安為中心,腳下的雜草竟肉眼可見的粉碎,轉眼間便露出了山體本來的樣貌。
不僅如此,這種變化還在以極快的速度向四周蔓延。
不遠處的雜木林那些雜木被一根根連根拔起,然后被某種未知的力量修整清理,變成了一條條可以用來當做材料的木頭。
地面上那些大塊的山石也被撬了出來,整齊的堆在一旁。
就連腳下那原本并不平整的山體,也在這一念之間,哦,不,應該是一句話之間變得平平整整,落差有致。
甚至連建房子該打的地基都整整齊齊的挖好了。
整個過程說起來慢,實則不過只是用了幾息的時間而已。
仿佛一晃而過,便改天換地。
公孫輔等人目瞪口呆的看著這一切,大腦都仿佛陷入一片空白。
這是什么能力?
天下修行者之中,就算是破妄地仙,擁有無邊仙法,也從未聽人說過有誰能如此一句話就能改換天地。
此時所有人心中都不由得升起一個念頭,陸承安......不是人...
只有真正意義上的神,才有這種手段。
仿佛四周的天地之力都在為他所用,隨著他的心意達成無法想象的神跡。
就算是同為文道修行者的公孫玥和申啟都想象不出來究竟要什么樣的能力才能做到這般舉動。
等土地平整之后,陸承安繼續(xù)開口,浩然正氣再次爆發(fā)。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鏡潭山上高閣筑,千古文壇自芳留?!?/p>
“亭、臺、樓、閣,起...”
話音落下,那股莫名的力量再次出現(xiàn),隨后更加震撼的一幕展現(xiàn)在眾人眼前。
只見那堆積如山的物料竟然憑空飛舞了起來,磚石泥沙自動填入地基,一根根立柱橫梁仿佛被一只大手操控著,準確無比的拼湊在一起,嚴絲合縫,甚至比這世上最頂級的木匠做工還要精細。
立柱房梁,磚瓦門窗,一棟棟古色古香造型雅致的樓閣憑空而起。
只見漫天木材石塊飛舞,井然有序,自發(fā)的拼湊在一起。
房舍之外的空地上,石板一塊塊自主拼接,覆蓋住了山體泥地,變得干凈整潔。
甚至還有松柏從山中自發(fā)而來,種在一座座房舍之間進行點綴。
一株株翠竹環(huán)繞在這一群閣樓群外,那處鏡潭也被囊括了進去,自發(fā)的清理修整,變得更為靜雅。
那些方才從山體之中撬起來的大石塊也都各自點綴在一處處小的景致之間。
沒一會兒功夫便造成了一座亭臺樓閣錯落有致別院。
別院的最前面,是一塊足有一兩畝地大的廣場,地面全都鋪上了提前準備好的磚石。
廣場前朝南的方向,一座至少三丈高的山門聳立,莊嚴肅穆。
這還沒完,山門前那條方才走上來的新開辟的山道上,也有一塊塊石板整齊落下,拼湊成一條蜿蜒盤旋直至山腳的石階。
等一切塵埃落定,眾人早已是瞠目結舌。
望向此時正站在所有樓閣最中央那座大殿大門口的陸承安,就算是公孫輔這般早就見慣了大風大浪的封疆大吏,竟然也忍不住有種要對其頂禮膜拜的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