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明在驛館住了三天。
宮里始終沒有消息傳來。
不得已他只能親自去禮部詢問。
禮部的官員雖然對他十分客氣,可關于盟約的事卻總是顧左右而言其他。
李仲明不得不懷疑這東吳天子是有什么其他的打算。
只是等他前腳剛回到驛館,后腳宮里面一位司禮監(jiān)的少監(jiān)便親自前來給他送來一份請?zhí)?/p>
說是東吳天子親自相邀,請他參加明天御花園舉辦的迎春詩會。
李仲明頗為無奈。
他可沒心思參加什么詩會。
先不說他來東吳是為了兩國盟約的事,根本沒心思參加什么詩會。
就說這些只會附庸風雅的朝中權貴,做出來的詩實在是難以引起他的興趣。
畢竟看過先生留下的詩集,天下詩詞便再無一首能入他們這些弟子的眼。
只是盟約還沒簽訂,他也不好駁了東吳天子的面子。
只好應下來。
第二天一早,用過早飯,李仲明換上一身黑白相間的文士長衫出了門。
門口早有宮中車輦等候。
不多時便在一位內(nèi)監(jiān)的帶領下來到了御花園。
不過顯然,他來早了。
御花園的詩會現(xiàn)場還在布置收尾,一幫宮女內(nèi)侍們正在忙碌著。
李仲明疑惑不解,拿出自已的請柬翻開看了看。
然后又抬頭看了眼天色。
“是巳時沒錯啊...怎么這里一個人都沒來?”
領路的內(nèi)監(jiān)連忙解釋道:
“回稟大使,并非是大使來得早了,只是三公主見會場凋零,特命宮中仙道以術法催生百花,所以延期了。”
李仲明一愣,有些不滿。
“既然延期,為何無人通知我?”
內(nèi)監(jiān)躬身解釋道:
“只因是三公主臨時吩咐,所以來不及通知大使。不僅是大使,其他人也都沒有通知?!?/p>
“只不過其他來賓來得早,都知道了這件事,此時都去靈園品茶去了?!?/p>
李仲明恍然大悟,感情不是自已來早了,而是來晚了。
也并不是來晚了,他也沒遲到,而是其他參加詩會的人顯然不如他這么淡定,掐著時間來,所有人都提前到了。
內(nèi)監(jiān)繼續(xù)道:
“小的這就帶大使去靈園。”
李仲明看了看會場,只見一朵朵鮮花在術法的作用下提前綻放,一團團花團錦簇,頗為熱鬧。
“這會場也差不多布置好了吧?”
內(nèi)監(jiān)看了眼,點了點頭道:
“在收尾了,再過半柱香的功夫好了?!?/p>
李仲明指了指會場道:
“既然如此那我也懶得跑了,哪個是我的位置?我就坐那等吧?!?/p>
內(nèi)監(jiān)聞言想了想,反正一會兒會有禮部的接待人員來招待李仲明,在這等著也無妨,于是便點頭道:
“那就先委屈大使了。”
說罷便立即帶李仲明到他的位置坐下,隨后吩咐宮女端來茶點,讓李仲明一邊喝茶一邊等候。
李仲明看了看自已的位置,竟然是在場離首位龍椅最近的一個位置。
按照使臣禮節(jié),這倒也無可厚非。
北齊乃是友邦大國,他身為北齊使臣,代表的是北齊顏面和北齊天子的位份。
當然有資格坐這個位置,只是未免有些過于高調(diào)了。
這也不是李仲明能決定的。
一杯茶還沒喝完,收尾的宮女內(nèi)侍們便陸陸續(xù)續(xù)退場了。
只留下一些侍候的宮女站在會場兩邊。
又等了一會兒,正在品嘗一塊糕點的李仲明開始聽到說說笑笑的交談聲。
聲音漸漸靠近,一群年輕的男男女女結伴而來。
這些人一看就是非富即貴,與尋常百姓截然不同。
不用猜也知道,他們應該就是這萬仙城內(nèi)的貴權公子千金。
而且還不是一般的權貴,至少都是三品以上大員家的弟子嫡女。
說不定其中還有幾位皇子公主。
不過那天尾隨的那位卻是沒有見到。
李仲明放下糕點,正打算起身相迎。
迎面走來的那些人正好發(fā)現(xiàn)了他。
有人好奇道:
“咦?那人是誰?為何坐在那么靠前的位置?”
“沒見過,是誰家公子?陛下和諸位皇子都沒來,他怎么就敢先落座?”
“說不定是哪位大人家的公子自幼在仙門修行,初次參加這種盛會,不懂禮數(shù)也是常有之事?!?/p>
“哼,京中沒聽說過有哪位三品以上大人官員的公子最近剛下山,這小子怕不是剛從地方調(diào)上來的鄉(xiāng)下小子吧?”
這些議論聲毫無意外都被李仲明聽見了。
李仲明不由得暗自好笑,這種橋段還真是屢見不鮮。
這也是這些權貴子弟的通病。
總喜歡眼高于頂,對于沒見過的人和事,首先便以俯視的姿態(tài)去對待。
因為在他們眼里,這世上能讓他們高看一眼或者恭敬對待的人并不多。
若是平時他們差不多也都說得過去。
但不巧,若真論身份,李仲明并不弱于他們。
當然了,李仲明也沒那么無聊,明知對方誤會了自已,還要忍著等會兒看他們被打臉。
于是李仲明主動離開了席位,走到眾人面前拱手道:
“在下北齊使臣李仲明,諸位有禮了?!?/p>
此話一出,方才那些議論之人全都神色微變。
忍不住驚呼道:
“北齊使臣李仲明?你就是那位北齊人口中的大賢?”
“原來是你?”
李仲明回道:
“正是在下?!?/p>
說罷,李仲明便打算回到自已位置上,繼續(xù)喝茶。
只是讓他沒想到的是,他都已經(jīng)以禮相待了,有些人竟然還不知進退。
“你說你是北齊使臣你就是了?可有證據(jù)?”
聽到這句白癡一樣的話,李仲明也忍不住皺了皺眉。
轉過身看向說話之人,淡淡道:
“難道還有人敢在你們東吳皇宮的御花園中,冒充北齊使臣?你是有多輕看你東吳皇室威嚴?”
聽了李仲明的話,那位開口之人臉色一頓,眼中明顯多了些許怒意。
其他人臉色也有些不好看,既責怪同伴說話不經(jīng)過腦子,又埋怨李仲明絲毫不留情面。
就在此時,一位大約二十七八歲的青年公子走了出來。
面如冠玉,錦衣華服,衣領上還掛著一條潔白如雪的白狐裘。
此人似笑非笑道:
“聽聞北齊九位大賢,每一位都是文采耀世,如李大人,更是著有法政九策此等法學著作?!?/p>
“李大人既然有如此才學,想必作詩作賦也是信手拈來?!?/p>
“一會兒詩會開始,李大人可要讓我們這些俗人好好開開眼界啊...”
李仲明看了眼這位狐裘青年,笑了笑正要說話,入口處卻忽然一陣騷動。
有人轉頭望去,立即驚聲道:
“是三公主,三公主來了...”
李仲明收回到了嘴邊的話,順著人群的目光望去,眼神一頓,忍不住心中暗道:
“原來她就是三公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