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另一邊。
雙馬嶺。
早上方安走后。
一家人吃過早飯收拾完。
方瑩瑩看家里沒啥活兒,就帶著方思成出去玩兒了。
陳燕芳簡單擦下屋子。
這會兒正推著方德明在院里透氣兒。
“這兩天腰咋樣?好點(diǎn)了沒?”
“好多了。小安找這大夫還真挺好,治得挺快的?!?/p>
方德明咧著嘴笑了笑。
試探著往起坐了下。
上次針灸完。
方德明就能坐起來六十度了。
但當(dāng)時(shí)他坐不了太長時(shí)間。
撐個(gè)十幾秒就挺不住了。
回來后。
方德明按照大夫說的每天練兩次。
眼下已經(jīng)能堅(jiān)持一分鐘了。
但一分鐘之后,腰就開始酸了。
“差不多行了,別抻吧了,再抻大勁兒嘍?!?/p>
陳燕芳看方德明緊著鼻子強(qiáng)撐攔了下。
“這不試著多坐會兒嗎?”
“那也沒那么試的,別著急,一點(diǎn)一點(diǎn)來。撐時(shí)間長了把腰給閃了更耽誤事兒?!?/p>
陳燕芳勸了句沒再多說。
回頭看了眼大西頭,繼續(xù)推著方德明遛彎。
方德明看在眼里,也隨之想起了方安。
“家里那藥快吃沒了吧?”
“快了,還剩兩天?!?/p>
“也不知道小安明后天有沒有空——”
“沒空就咱倆去唄,老讓孩子來回跑啥?”
陳燕芳沒好氣地訓(xùn)斥。
“就咱倆去能行嗎?”
“那有啥不行的?都去多少趟了,有啥找不著的?這兩天那孩子來回賣魚也挺累的,有空讓他擱家歇歇?!?/p>
“我不是那意思,找咱倆肯定能找著。這輪椅來回抬啥的挺費(fèi)勁的,你自擱整不動?!?/p>
陳燕芳聞言掃了眼輪椅。
這幾次看病,到地方都是方安往屋里抬。
她想伸手但方安不讓,頂多在旁邊開過門,也不知道這玩意兒能不能抬得動。
但陳燕芳倒也沒把這個(gè)當(dāng)回事兒。
“這有啥的?一點(diǎn)點(diǎn)抬唄。實(shí)在不行讓那大夫他兒子幫個(gè)忙,咋不能抬進(jìn)去?挺大活人還能讓尿憋死?”
陳燕芳話糙理不糙。
就算倒地方真抬不動,大不了找人幫忙。
方德明想了想貌似也是。
這才心安地笑了笑。
“那行,那咱倆就別跟小安說了。他要有事兒就讓他忙,明后天咱倆去就行。”
“都不用你說,小安肯定記著呢?!?/p>
陳燕芳抿著嘴笑了笑。
上次方安賣魚前兒家里就快沒藥了。
當(dāng)時(shí)她還以為方安給忘了,結(jié)果當(dāng)天回來方安就提起了看病的事兒,且算著日子呢。
“他那一天忙得腳打后腦勺,說不定就因?yàn)樯妒聝簺]想起來,先別跟他說了——”
“娘!”
兩人這邊正說著。
方瑩瑩和方思成突然跑了回來。
緊接著,方安就趕著馬車停在了大門口。
“回來啦。”
陳燕芳讓方德明靠墻坐著。
小跑幾步去開大門。
“大嫂,不用開門,你把這拿屋去吧。里面還有條大的?!?/p>
方安下車后先把裝魚的麻袋遞給陳燕芳。
但陳燕芳接過來后卻滿臉疑惑。
“這大的咋還剩下了?”
“今個(gè)沒像之前那么賣,晚點(diǎn)回來再說。大嫂,這豆粕咱要不要留點(diǎn)?”
“豆粕?”
陳燕芳抬頭看向馬車。
這才發(fā)現(xiàn)車上的八袋豆粕。
“咱留這玩意兒干啥?家里也沒騾子啥的?”
“來年喂豬唄。喂雞也行,下得蛋還多?!?/p>
方安小聲解釋。
剛才往回走前兒方安就想著給家里留點(diǎn)。
齊廠長說是讓方安隨便拉。
但方安也不可能月月都去。
那不成上貨的了?
要是去多了齊廠長也煩。
沒那么辦事兒的。
因此。
方安看今天拉的多,就想給家里留點(diǎn)。
等來年養(yǎng)豬前兒多喂點(diǎn)。
到時(shí)候豬長得大油脂厚,吃起來肉也香。
陳燕芳撓著頭拿不定主意。
但這會兒。
方德明聽見動靜卻湊了過來。
“小安,先別留了。咱家沒地方放,等開春返潮了喂不了不白瞎了嗎?”
“先放下屋唄?”
“放下屋也容易返潮。去年兒有點(diǎn)玉米面埋汰了,擱下屋尋思喂雞的,結(jié)果開春一化全泡了,水都不知道擱哪來的,后來修完也不知道修沒修好?!?/p>
陳燕芳聽到方德明的話這才想起來。
“你還是送馬棚去吧,那有倉房啥的不能潮,來年咱要喂前兒上去取也行——”
“那還取啥了?給人家了還能拿回來?”
方德明淡笑著攔下陳燕芳。
“先拿那邊去吧,來年整不著就喂點(diǎn)別的,你天天借騾子啥的,多給隊(duì)里拿點(diǎn),以后也好辦事兒?!?/p>
“那行吧?!?/p>
方安想了想也沒往下卸。
要是返潮了確實(shí)白瞎了。
雖說豬和雞都是雜食動物啥都能吃。
但返潮的東西吃完拉肚子,反倒耽誤長。
早知道他回來前兒往林縣拐一下好了。
林縣那邊他剛買的那個(gè)院子有個(gè)大下屋。
那個(gè)下屋是用水泥抹的。
入春開化啥的不可能漏水。
放那邊肯定沒事兒。
但這豆粕都拉回來了,他也不想往那邊折騰。
要是下次再有機(jī)會拉。
家里放不了他就先往那邊放。
等開春雪化干凈了再拉回來喂。
“大嫂,那我先去馬棚卸車了。”
“嗯,干啥慢點(diǎn)的?!?/p>
陳燕芳囑咐完目送方安走遠(yuǎn)后。
帶著方德明和倆孩子進(jìn)屋熱飯。
等方安忙完回來后好早點(diǎn)吃。
另一邊。
方安來到馬棚。
剛好趕上楊老五要出去倒垃圾。
“回來挺快啊,這又拉的啥玩意兒?”
“豆粕?!?/p>
“又整這老些?”
楊老五眼前一亮。
但看到那些袋子后。
臉上的笑容瞬間收了回去。
“你這是不花錢買的?咋還有袋子呢?”
“昨個(gè)不沒拉多少嗎?沒袋子裝不了那么多,特意給咱拿的?!?/p>
“凈扯,這袋子都一樣的,上面還有字兒呢。豆什么玩意兒,一看就往外買的?!?/p>
方安回頭掃了眼袋子。
上面果然寫著豆粕兩個(gè)大字。
這楊老五沒上過學(xué),全靠他哥教他才認(rèn)識幾個(gè)大字,但長時(shí)間不用也快忘干凈了。
“是,食品廠現(xiàn)在是往出賣,但我去前兒幫他們個(gè)忙,沒找我要錢。”
“真的?”
楊老五將信將疑。
“騙你干啥?這老些買得花多少錢?扯那蛋干啥?”
“那倒是,這騾子都隊(duì)里的,吃東西啥的你可別往出掏錢,犯不上。掙點(diǎn)錢兒也挺不容易的?!?/p>
“放心吧?!?/p>
方安安慰好楊老五這才進(jìn)院卸車。
但楊老五勸完還是不大放心。
跟著方安卸完豆粕后,就打算去老劉家打聽打聽,順便跟老劉說一聲。
要是老劉不知道這事兒。
那小安不白忙活了?
然而。
兩人卸完車后。
楊老剛要把騾子身上的馬車摘下去。
卻發(fā)現(xiàn)方安趕著馬車直接走到了大門口。
“老楊叔,我下午還得用一會兒?!?/p>
“啊,隨便用,我還以為你不用了呢?!?/p>
楊老五尷尬地笑了笑。
等方安趕著馬車往東拐后。
這才鎖上馬棚的大門去了老劉家。
“老楊叔,你咋來了?快進(jìn)屋?!?/p>
這會兒。
老劉正拿著掃把掃著大院子。
看到楊老五放下掃帚招呼著。
“小劉啊,剛才小安又拉了一車豆粕。”
“啥?又拉一車?現(xiàn)在卸?。俊?/p>
老劉說著就要出去找人。
“不用,都卸完了。這回拉的都成袋的,扛進(jìn)去就完事兒了?!?/p>
“成袋的?那小安是花錢買的?”
“我也尋思呢,他說是沒花錢,但我總感覺那孩子擱那撒謊呢,今個(gè)一下拉八袋子,那食品廠也不可能送那老些啊。這兩天加起來都一千多斤了?!?/p>
“那到是……”
老劉皺著眉頭稍作沉思。
但他也沒想明白方安到底花沒花錢。
“這樣,老楊叔,你先回去吧,我去小安那兒問問咋回事兒。那豆粕你該喂喂,沒花錢更好,要花錢了這錢也得隊(duì)里出,但不管誰花錢都小安整回來的,有人要問你就說小安整的,別提錢的事兒?!?/p>
“行?!?/p>
楊老五笑呵呵地應(yīng)下。
轉(zhuǎn)頭就要回馬棚。
老劉這邊也裹上了大棉襖。
打算去方安家問問。
但兩人還沒走出東屋。
屋里的電話突然響了。
叮鈴鈴。
“哪位?”
老劉接通后問了句。
“是雙馬嶺嗎?”
“是,您是?”
“我是林縣供銷社的,辛苦你幫忙找下方安,我姓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