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兩的棺材,對沈清棠來說,不是一般的貴。
沈清棠憤憤:“我都沒用上五千兩的棺材!”
她都不知道另外時空的那個自已是死是活。
要是活著還好,要是死了,只有一匣子或者一個小罐子。
“夫人慎言!”
“不許這么咒自已!”
季宴時和沈清柯同時開口。
沈清棠:“……”
氣呼呼反駁:“祖母都不慎言,我怕什么?”
沈清柯嘆息,“你可有更好的法子解決這事?”
沈清棠攤手:“沒有?!?/p>
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有答案。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掰扯明白是非對錯。
有些人從出生起就互相成了羈絆,除非死一個,否則斷不掉。
按照大乾人的思想,就因為那根臍帶,那棟住了十個月的房子,無論她怎么待你,你都得報以最大的寬容,否則就是不孝。
至于你所受的千般委屈萬般為難,誰都看不見。
“祖母已經(jīng)活不久了。就當破財免災(zāi)吧!要知道按常理,祖母病成這樣,父親和母親理應(yīng)到床前守孝。
如今咱們跟大伯家斷了關(guān)系,不用登門守孝,金銀上總要吃些虧?!鄙蚯蹇聞裎可蚯逄摹?/p>
沈清棠嘆息一聲:“就怕人心不足蛇吞象。祖母,早就不是以前的祖母。這回買了壽材,下一次還不知道折騰出什么。說句你不樂意聽的,我只希望祖母趕在春闈前去世?!?/p>
沈清柯張了張嘴,到底沒說什么。
沈清棠是為他好。
若是祖母死在春闈期間,他得等到三年之后才能參加考試。
若是祖母死在春闈之后,他縱使高中狀元,也得守孝三年。
趕在任命下達前,還有機會,要是任命下達后,他就真的白考了。
只是這詛咒祖母早死的話,聽著還是有些刺耳。
最終,沈清柯囑咐了一句:“在父親面前,記得慎言?!?/p>
沈清棠點頭,“我又不傻。二哥,我勸你也別著急心軟,方才母親說祖母如今和大伯父分開住了。祖母還住在文官胡同,大伯父搬去了沈清丹的公主府。
父親和母親又給祖母交了一年的租金。他們內(nèi)疚歸內(nèi)疚,于孝道上也沒差什么。
我覺得給祖母贖壽材的事先放放?!?/p>
頓了頓,沈清棠換了話題,“二哥,父親可有說,咱們什么時候去看阿姐?”
沈清柯?lián)u頭,“沒說。我估摸得過幾天。得先把祖母這邊的事辦完,順便打聽一下阿姐在婆家過的好不好,還有她婆家的態(tài)度。畢竟她嫁的是魏國公府。
要是人家不待見咱們,母親說,這門親不認也罷。”
沈清棠不知道說什么。
李素問比任何人都惦記沈清蘭。
明明已經(jīng)到了京城,卻不敢相見。
李素問患得患失,怕這怕那不敢去見沈清蘭。
最后還是沈清蘭得了沈家到京城的消息,主動登了門。
翌日一大早,沈清棠還沒起床,就聽見院子里有兩個女人的哭聲。
沈清棠聽見其中有李素問的哭聲,以為出了什么事一骨碌爬了起來。
不意外的,床上只有她自已。寧王殿下,不知道又去哪兒了。
“春杏?!鄙蚯逄暮傲艘宦?。
她衣服沒在床上。
昨晚被季宴時扔在外廳了。
后來……就沒穿。
春杏應(yīng)是,很快抱著一套疊放整齊的衣物進屋,改為單手抱衣,另外一只手把床帳掀起,用鉤子掛上。
嘴里問道:“夫人,需要奴婢服侍你更衣嗎?”
她們到了京城,也在嘗試改變敬語問題。
換作旁人,必然是得讓丫鬟服侍,沈清棠不喜歡王爺以外的人碰,很少用她們。
沈清棠喜歡有人伺候,是指伺候生活中的瑣事,不代表習(xí)慣從自已光不出溜開始被人伺候。
她搖搖頭,伸手接過衣物。
春杏再次把床帳放下,準備去把洗漱用品拿過來。
沈清棠喊住春杏,“外面怎么回事?我娘……母親為什么哭?”
“回夫人,是大……大小姐回門了?!?/p>
別說春杏叫的不習(xí)慣,沈清棠也沒聽懂,茫然重復(fù):“大小姐?”
府里能稱為小姐的,似乎就是糖糖?
可平時也是“小姐”、“少爺”哪來的大小姐?
“是夫人的姐姐回門。奴婢不知該如何稱呼?!贝盒拥降撞皇钦?jīng)丫鬟出身,很多規(guī)矩學(xué)的并不好。
事實上,她從赤月閣結(jié)業(yè)也不是為了當丫鬟。
沈清棠很清楚,并沒有怪她的意思,“回頭去問問李婆婆吧!到京城終究得做些咱們都不習(xí)慣的事,說些咱們不習(xí)慣的話?!?/p>
“奴婢明白?!贝盒庸響?yīng)下。
見沈清棠洗漱完,就拉開書桌前的椅子坐下,春杏怔了下,問:“夫人不去外面看看?”
沈清棠搖頭,“還不是時候?!?/p>
她只是借用了身體,又非原主。
這幾年跟李素問培養(yǎng)了貨真價實的母女情,跟沈清蘭還沒有。
都說長姐如母,對原主倒也適用。
沈清蘭比沈清棠大八歲,說是隔了一輩也不為過。
沈清棠年幼時,沈嶼之和李素問就對沈清棠偏愛的緊,寵溺的有些過。
都是沈清蘭板著小臉,抓著藤條嚇唬她學(xué)規(guī)矩做學(xué)問。
得虧后來沈清蘭出嫁了,要不然她怕成不了爛泥。說不定就輪不到沈清棠穿來了。
如今的沈清棠自是不怕沈清蘭,只是沈清蘭和李素問是母女,許久未見,親昵無邊。
沈清棠這會兒去,既不能陪著哭,又不能讓她們不哭。
還不如讓她們發(fā)泄一下,過會兒再去。
沈清棠吃完早飯,坐在桌前寫了一會兒昨日逛街的心得,一心二用聽得外面哭聲漸小,才起身往外走。
堂屋外站著兩個衣著統(tǒng)一的丫環(huán)。
看服侍就知道是大戶人家的丫環(huán),還得是主子身邊伺候的。
衣服料子比許多普通人穿的都好,腳底和裙擺都干干凈凈。
要知道古代和現(xiàn)代的路有天壤之別,無論男女又都衣袂飄飄。
平時衣袂飄飄無所謂,走土路衣袂飄飄容易用裙擺和泥。
而門外這倆婢女衣擺干干凈凈,一看就沒怎么走路。
看站姿、儀態(tài),都不比沈清棠在北川時見的一些商戶人家的小姐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