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貝走出尚食局正廳,看著她人影消失,朱尚食和林司膳不約而同呼出一口長氣,互相對視一眼,心中苦笑。
司供一職是尚食局的肥差,負責(zé)宮人的生活物資采買,出宮的機會多,油水也足。
本來這個職位已經(jīng)給了一位大人的親戚,如今可好。
青禾那丫頭得了這么好的職位,日后對金玉貝那更是死心塌地了。
她這般造化看在旁人眼里,日后又有誰不想為金御侍效犬馬之勞呢?
這位女官吶,前途不可限量。
替青禾謀到了司供一職,出了尚食局,金玉貝的臉上才有了笑意。
月余前,她就聽青禾提起此事,從那日起就一直在想,如何能讓她占了這肥差。
終于,如愿以償。
青禾日后出宮就方便多了。
無論是想送東西回常州府,還是和李修謹傳遞消息,都不必絞盡腦汁。
金玉貝又突然想到了房太醫(yī),心中不免唏噓。
半年前,兩人還湊到一起邊開玩笑,邊興致勃勃挑著食肆的名字。
沒想到如今,那個嘴饞的可愛小老頭竟因腿傷致仕,準(zhǔn)備出宮了。
二月十五一早,房太醫(yī)拄著拐立于細雨中。
他脫去了宮中太醫(yī)的衣服,穿了一身青灰布衣,就像個市井老翁。
他笑著看向金玉貝,開口道:
“好了,到宮門口了,你不必擔(dān)心,外頭有車等我?!?/p>
金玉貝的眼里氤氳起薄霧,將手里的包袱仔細掛到他的肩上。
“都是房太醫(yī)愛吃的?!?/p>
小老頭呵呵幾聲,重重點頭,俯身過來小聲道:
“皇后被二殿下踢了一腳,如今已有小腹墜脹,腹部隱痛之癥,恐有大患?!?/p>
金玉貝心中一驚,又聽他接著道:
“我不善治婦人之癥,致仕前便推薦了一位摯友的女兒。
說來也巧,她在常州府開過醫(yī)館,為人直爽。
同為女子,日后若有什么,找她便是。”
金玉貝心中溫暖,點頭道謝。
她立在西華門朱紅宮墻內(nèi),看著房太醫(yī)的身影融入細雨中。
側(cè)頭呆呆看著垂在青灰宮墻邊的嫩柳,緩緩啟唇。
“此去,保重!
牛毛細雨下了一日,傍晚時總算停了。
康裕帝經(jīng)過這些日子的調(diào)養(yǎng),身子恢復(fù)了些。
因著他這次身子不適,已經(jīng)好多天不翻牌子了。
這日晚上,魏承安左右為難,思前想后,還是硬著頭皮將擺著綠頭牌的盤子小心翼翼地托了過去。
金玉貝正將御案上已批完的折子理到一旁小桌上,見魏承安過來自覺地避讓到一旁。
康裕帝抬頭見到魏承安手中的東西,微微蹙眉。
他的不悅讓魏承安僵在了那里,前不得,后不得,只能舉著盤子站在了原地。
殿內(nèi)陷入了沉默,燭火的噼啪之聲都顯得格外刺耳。
魏承安心道不妙,今日不該把這東西送上來。
可這事是他的職責(zé),牌子皇帝可以不翻,他卻不能不遞,否則顧海那老東西知道,又要教訓(xùn)自已一頓。
就這樣僵持著,康裕帝眼里已經(jīng)有了怒意。
金玉貝看著魏公公額角沁出的汗,心中嘆了一聲。
她朝不遠處的小喜子使了個眼色,小喜子立刻轉(zhuǎn)身出去,端了托盤過來。
金玉貝走上前,端起青瓷暗紋碗慢慢走回到御案前。
經(jīng)過魏承安時,她遞了個眼神給他,魏延安會意慢慢后退。
他邊退,金玉貝邊向前。
悄無聲息,移形換位。
她正好站在了魏承安讓出來的位置上。
在她的遮擋下,魏承安躬身迅速退下。
金玉貝面上帶著笑,將碗端了上去。
“陛下,蓮子百合沙,清心安神,入口即化,春日喝清潤不膩?!?/p>
康裕帝這才放緩神色,他端起碗吃了兩勺,像是閑聊般問了一句。
“玉貝,你在李府待過幾個月,那位李家公子為人品性如何,可有真才實學(xué)?”
聞言,金玉貝的眸底微光乍現(xiàn)。
她并沒有開口,而是笑著折身,端上了一杯漱口的清水放到御案上,這才開口。
“陛下,若論人品,禮部早在春闈前就已經(jīng)核查過;
若說才學(xué),侍杏月(三月)放榜便可知分曉。”
她這話看似回答,實則回避。
康裕帝彎著嘴角,下巴不自覺點了下。
不過一個秀才之女,這般心機,也不知是如何教導(dǎo)出來的。
將來佑寧若能如此,滿朝文武便可盡控于股掌之間。
“呵!”
趙懷仁笑了一聲,放下碗,用清水漱了口,接過金玉貝手里的熱巾子擦著嘴角,開口的語氣中聽不出什么情緒。
“若這位李家郎君能榜上有名,殿試時朕倒要好好考教考教!”
金玉貝抬手收回青瓷碗和巾子,垂眸淺笑。
“能得陛下青睞,是那李家郎君的福氣。玉貝聽聞隴西李氏本族對這位郎君很是看重,必定感激陛下隆恩浩蕩?!?/p>
言盡于此。
字外之意遠勝字面,個中深意,那就留給皇帝自已去琢磨了。
她后退兩步,轉(zhuǎn)身時斂著裙擺,動作利落,不帶半分拖泥帶水。
裙角掃過御案,悄無聲響。
鎏金宮燈暖光斜鋪,將她青綠色的身影拉得忽長忽短。
康裕帝目光粘著那抹淡影,直到金玉貝掀起門簾,消失在門簾外。
他知道,那次折膝后,對于自已,她已將心思藏起,嚴絲合縫。
一股冷風(fēng)鉆入,一絲寒意漫來。
趙懷仁的心底除了抽痛,更有隱憂。
她太懂人心,太善籌謀。
這般有心機有手段的女子,他要如何保證她,心甘情愿地成為佑寧貼身的一把利刃呢?
從龍甲衛(wèi)查到的消息來看,金玉貝與那位李家郎君之間,似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情誼。
若真這樣,是否可以……
康裕帝的眼底,慢慢升起了一片復(fù)雜的暈影。
還有兩天便是清明,宮中異常忙碌。
尚衣局的燈火徹夜未熄,鄭茴領(lǐng)著宮人準(zhǔn)備祭服。
皇帝的玄色滾龍袍需反復(fù)漿洗定型,小殿下的鎏金重繡祭服更需細查。
繡線是否松動,珍珠瑪瑙有無偏斜,連衣襟內(nèi)側(cè)的暗扣都要逐一檢查。
皇后雖不能進入太廟正殿,但也要率嬪妃在太廟外的偏殿舉行遙祭。
皇后的五彩翟衣,還有后宮幾個嬪妃的衣服……
這些工作都要尚衣局編制內(nèi)宮人完成。
而百官的素衣朝服,則統(tǒng)統(tǒng)由編制外的民間成衣匠人負責(zé)。
凡此種種,務(wù)必禮制無差。
尚衣局的鄭茴新官上任三把火,忙得不可開交。
尚食局剛出爐的司供青禾也一樣。
她領(lǐng)著人手忙的腳后跟打屁股,宮道內(nèi)外的采買通道晝夜燈燭通明,人聲車聲交織不絕。
青禾的嗓子已經(jīng)啞了,可只要摸到懷里那一摞銀票,她就和打了雞血一樣能再次沖鋒陷陣。
姑娘誒!
這司供的油水也太多了!
一個清明祭她就進賬了幾百兩。
她青禾這輩子生是姑娘的人,死是姑娘的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