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山的直接,讓拓跋明等人愕然,臉色也變的凝重幾分。
投降?
就這么水靈靈的說出來了?
不拿他們當(dāng)回事?
拓跋明作為西夏威名赫赫的大將軍,又是王叔,身份高貴傲然,自然受不了羞辱。
“想讓我們西夏投降,除非太陽從西邊升起!”
為了挽回顏面,他也打明牌。
“我們西夏這一次出動三十萬兵力,已將整個陰山城圍死,該投降的是你們才對!”
總共十七萬兵馬,虛張聲勢說成三十萬。
故意為之,畢竟在這個時代,虛張聲勢也是一種戰(zhàn)術(shù)。
拓跋明繼續(xù)道:
“呼延山,只要你投降我們西夏王庭,高官厚祿肯定少不了你的,如何?”
呼延山本來在北漠就是右王,地位超然,對于拓跋明說的根本不在意。
如今,經(jīng)過試探得知西夏人竟然有三十萬人。
這可不是一個小數(shù)目,三十萬人包圍一座只有十萬兵馬的城池綽綽有余。
一時間,呼延山也臉色變的凝重些,不過他盡量沒讓自已表現(xiàn)出來。
嘴上冷笑道:
“高官厚祿我可不稀罕,倒是你們西夏王頭頂?shù)耐豕谖疫€挺想把玩一二!”
“怎么樣?。俊?/p>
拓跋明聽了這些,雖生氣,也是忍著冷道:
“隨便你,有本事來把玩!”
他們二人,你一言我一語,針鋒相對。
今天這場會談,徹底攤牌。
看著都很無所謂,不過心都臣到谷底,誰也不知道他們什么時候采取行動。
拓跋明勒著韁繩,又故意道:“呼延山,聽我一句勸,投降吧,現(xiàn)在走還來得及!”
“要不然,再過幾個月進(jìn)入冬天,你們更走不了!”
呼延山陰惻惻冷著臉,沒有說話。
拓跋明一行人大搖大擺的退走,回到列陣的西夏軍陣前。
沒一會兒,他們徹底消失在兵馬前。
回到中軍大營。
一眾副將,大多神情凝重,迫不及待的開口。
“將軍,他們竟然把接下來的進(jìn)攻方向都告訴我們了,我們該如何是好?”
“是??!”
“北蠻人生性狡猾,看來我們得從長計議了!”
李知白等人都一臉擔(dān)憂。
拓跋明相對來說平靜些,緩緩道:
“北蠻人雖實力不弱,可他們放棄陰山城城墻后,和我們也是五五開,不要慌!”
“還有,保持原計劃不變,東線上一定要多多布置陷阱!”
李知白接話道:
“將軍,他們說突圍的時候會走西邊,那樣的話,我們西邊也得加固防御線!”
拓跋明否掉李知白,分析道:
“他們明面上說突圍會走東邊,說白了就是在故意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引導(dǎo)我們選錯誤方向,好讓我們選擇反方向,剛好西邊防御的是西夏內(nèi)地!”
“一般人,一拍即合,會在西邊大規(guī)模的設(shè)置防御,結(jié)果呢,敵人向東成功突圍!”
“這一次,他們既然來了,就得把他們徹底留下來,消滅不了全部,也得讓他們掉層皮!”
眾將聽后,都覺得有道理,紛紛認(rèn)同的點點頭。
“我同意將軍的推測!”
“我也同意!”
李知白為人心思縝密,還是說出不同的意見,沉聲道:
“將軍,如果他們真的走了西線,那我們西線防御不夠,到時候全軍都會被牽動,我認(rèn)為,西線也應(yīng)該安排重中之重的防御,以備不時之需!”
“而且西線防御必須有,西線拱衛(wèi)的是內(nèi)地?。 ?/p>
拓跋明沒有一意孤行,想了想,應(yīng)道:
“既然如此,那本將給你五萬人馬,防守西線!”
李知白用力的點點頭。
“是,將軍!”
整個西夏軍隊,防御重點是東西二線。
東線已埋伏不少陷阱,現(xiàn)在是西線,才剛剛開始挖壕溝,安置陷阱,拒馬樁等。
整支軍隊忙碌起來。
…
同時,陰山城內(nèi)的指揮處,呼延山等人在得知西夏人出兵三十萬后。
頭都有些大,臉色難看。
倘若西夏人真的有三十萬大軍,對他們來說,突圍也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
呼延山喃喃:
“三十萬大軍?”
“這是拿出了西夏的老本?”
呼延信道:
“回將軍,前段時間我們的探子打探,得到消息是,西夏軍營根本看不到頭,很有可能是真的!”
呼延山目光冷凝,一拳搗在桌子上,喝道:“他們有三十萬,那我們就有三十萬的打法!”
“對,主帥說的沒錯!”
眾人義憤填膺。
這時候,呼延林開口,也就是呼延信的兄弟,他是人屠二子。
在北漠軍中,也是一等一的猛將。
“我們總兵力十萬,他們?nèi)绻嬗腥f,我們放棄城池后必輸!”
“所以,我認(rèn)為,兵貴神速,今天晚上就向西線突圍!”
“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呼延林不疾不徐道。
他一般就是人狠話不多,這番話也把眾人震的不輕,一個個都表情錯愕。
“今晚就行動?”
呼延林解釋說明:“前不久主帥已打了明牌,說明我們會向西突圍,進(jìn)攻西夏腹地!”
“如此,他們不管信不信,一定會向西邊增派人手,設(shè)置防御等!”
“拖的時間久了,對我們很不利!”
“要打,就要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呼延信也是激進(jìn)派,更何況他們這一次大軍行動是為了救其父。
“我認(rèn)為二弟分析的有道理!”
呼延山作為老將,每走一步都會看三步,因為戰(zhàn)場上瞬息萬變的事情太多了。
誰也說不好!
就好比現(xiàn)在,呼延山就有點兒拿不定主意,因為拓跋明說了一句三十萬大軍。
呼延山猶豫了。
呼延信見狀,朗聲道:“將軍,反正我們糧草沒了后,還是得突圍!”
“倒不如現(xiàn)在吃飽喝足,然后先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少將軍說的在道理!”
“將軍,不要猶豫了,現(xiàn)在于我們而言,時間是非常寶貴的,早行動一分,就多一分安全!”
呼延山本來猶豫不決,轉(zhuǎn)念又一想,呼延信說的有道理,豪氣干云道:
“那好,本將不在猶豫了,就聽你們兩個年輕人的!”
“今天晚上,你們二人率領(lǐng)三萬騎兵,向西挺進(jìn)!”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