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許元一臉憋悶的樣子,高璇收起了笑容,神色重新變得鄭重。
“我知道將軍在顧慮什么。”
“其實,理由很簡單,妾身方才在陛下面前所言,句句屬實?!?/p>
她看著許元,眼神清澈而坦然。
“我需要一道保障,一個靠山。”
“高氏一族,如今已是砧板上的魚肉,被遷往長安,前途未卜。陛下今日可以寬仁待我等,焉知明日不會因為旁人幾句讒言,便降下雷霆之怒?”
“而許將軍你……”
她的目光在許元身上上下打量,像是在評估一件稀世珍寶。
“你很年輕,戰(zhàn)功赫赫,最重要的是,深得大唐皇帝的信任與器重。我看得出來,陛下看你的眼神,不像是看臣子,更像是看一個……晚輩?!?/p>
“你的前途,不可限量,未來必將是權傾朝野的人物?!?/p>
“高氏一族,只有與你這樣的重臣聯姻,將彼此的榮辱捆綁在一起,才能在長安城那個漩渦里,求得一絲真正的安穩(wěn)。”
“這,是陽謀。是為了我身后的數百族人,妾身,必須這么做?!?/p>
她的邏輯清晰得讓人無法反駁。
許元不得不承認,她說得很有道理。
這確實是保全高氏一族最好的辦法。
可他總覺得,事情沒有這么簡單。
這個女人,圖謀的絕不止于此。
仿佛是看穿了他的疑慮,高璇幽幽一嘆,繼續(xù)說道。
“當然,這只是其一?!?/p>
“另一方面……”
她的聲音低了下去,目光變得深邃而悠遠,帶著一種讓許元感到陌生的情緒。
“我也很好奇。”
“好奇?”
許元眉頭一皺。
高璇點了點頭,目光灼灼地盯著他。
“我好奇,到底是什么樣的人,能練出那樣一支令行禁止、秋毫不犯的鐵軍?!?/p>
“我好奇,到底是什么樣的天驕,能想出那些在遼東聞所未聞,卻又直指人心的改革方略?!?/p>
“我更好奇,你明明手握屠刀,身上卻為何沒有那些武將的半分驕橫與戾氣?!?/p>
“許將軍,你……很不一樣。”
“你和我見過的所有男人,都不一樣?!?/p>
“所以,我想看看,想真真正正地看懂你。而想要看懂一個男人,最好的方式,不就是……”
她停頓了一下,嘴角再次勾起那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日夜相伴么?”
話音落下,許元只覺得一股寒氣從腳底板直沖天靈蓋。
這女人的話,聽起來像是在剖白心跡,可每一個字,都讓他覺得有幾分詭異。
“瘋子……”
許元從牙縫里擠出兩個字。
他倒不是擔心高璇是故意取得自己的信任才說的這番話,相反,他覺得高璇應該沒有必要騙自己。
只是……
現在讓他頭大的是,另外的一件事。
他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兩張絕美的容顏。
一張是洛夕那清冷中帶著溫柔的臉。
另一張,則是晉陽公主李明達那純真爛漫,卻又帶著一絲小女兒嬌憨的笑靨。
一個洛夕,已經讓他頗費心神。
再加上一個身份尊貴,明顯被李二當成備選女婿的晉陽公主,他更是感覺如履薄冰。
現在可好。
直接又來了一個亡國公主,還是個心機深沉、智商在線,并且對自己“充滿好奇”的政治新娘。
這日子,還讓不讓人過了?
只是,事已至此,君無戲言。
李世民的金口玉言,就是潑出去的水,誰也收不回來。
他除了接受,別無他法。
想到這里,許元只覺得一陣心力交瘁。
他長長地吐出一口濁氣,放棄了所有爭辯的念頭,只是疲憊地擺了擺手。
“隨你吧?!?/p>
說完,他便再也不看高璇一眼,轉身離去。
他現在什么都不想管,只想一個人靜一靜。
“哎……”
許元很煩惱!
回去之后,該怎么跟洛夕解釋,怎么面對晉陽那個小妮子……
……
五日后。
平壤城中的一切,都已安排妥當。
另一邊,李世勣的大軍已經南下,征伐百濟的戰(zhàn)事想來也用不了太久。
而平壤城,則留下五萬兵馬鎮(zhèn)守,同時負責安撫遼東各地,推行許元之前定下的各項新政。
清晨的空氣,寒意徹骨。
初冬的腳步,已然臨近。
宮門之外,一支龐大的隊伍整裝待發(fā)。
那是高句麗的皇室宗親,高藏、以及一眾妃嬪、王子、大臣,足有數百人之多。
他們將會在唐軍的護送下,踏上前往長安的漫漫長路。
對他們而言,那是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前途未卜,生死難料。
離別的氣氛,壓抑而沉重。
不少女眷已經開始低聲啜泣,就連那些平日里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王公大臣,此刻也是面如死灰,神情惶然。
隊伍之中,唯有一個身影,顯得格格不入。
高璇。
她沒有穿那身象征著高句麗王室的華服,而是換上了一身利落的胡服,長發(fā)高高束起,英姿颯爽,全然沒有半分離愁別緒。
她不屬于這支遷徙的隊伍。
因為就在昨日,她已向李世民請命。
從此以后,她將追隨大唐奮威將軍許元,征倭也好,返京也罷,她都將伴其左右。
李世民自然是樂見其成,當即允準。
此刻,她便站在許元的戰(zhàn)馬旁,靜靜地看著自己的兄長和族人,做最后的告別。
高藏走到她的面前,眼眶泛紅。
“皇妹,此去長安,山高路遠,你……”
他想說“你多保重”,可話到嘴邊,卻又覺得無比蒼白。
最終,他只是重重地拍了拍高璇的肩膀。
“照顧好自己。”
“皇兄放心?!?/p>
高璇點了點頭,神色平靜。
“到了長安,收斂心性,安分守己,陛下……不會為難你們的?!?/p>
“我明白。”
高藏苦澀一笑,最后看了一眼這片生于斯長于斯的土地,毅然轉身,登上了那輛屬于他的馬車。
與此同時。
不遠處的校場上。
十萬唐軍將士,列成一個個整齊的方陣,鴉雀無聲。
寒風吹過,卷起漫天的旌旗,獵獵作響。
肅殺之氣,直沖云霄。
高臺之上,李世民一身黃金龍鱗甲,身姿挺拔如松,目光威嚴地掃過下方的每一個士卒。
在他身后,長孫無忌、房玄齡、尉遲恭等一眾文武重臣,肅然而立。
隨后,李世民帶著眾臣朝許元走了過來,許元也策馬來到拜將臺前,翻身下馬,鄭重的走向李世民。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聲音借著內力,傳遍了整個校場的每一個角落。
“將士們!”
“朕,大唐皇帝,李世民!”
“今日,朕在此,非為告別,而是為了開啟一場新的征程!”
他的聲音頓了頓,目光最終落在了許元的身上。
“高句麗已滅,百濟不日將平。然,海外倭奴,狼子野心,出兵犯我唐境,其心可誅!”
“朕,決意永絕此患!”
李世民的目光如炬,充滿了帝王的霸氣與決斷。
“朕,今拜許元為征東將軍!”
“總領鎮(zhèn)倭軍八萬,玄甲親衛(wèi)一萬,并節(jié)制新羅之兵,征討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