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帳之內,落針可聞。
李世民、長孫無忌、李世勣等人,一個個目瞪口呆,心神俱震。
他們的大腦在飛速地運轉,推演著許元這套方案的可行性。
越是推演,他們心中便越是駭然。
他們發(fā)現(xiàn),這套法子,雖然看似粗暴,甚至有些離經(jīng)叛道,但卻……完美無缺!
它精準地抓住了人性的根本——私欲。
它完美地解決了自古以來占領異族土地后,最難解決的民心歸附問題。
長孫無忌的呼吸都變得有些急促,他看向許元的眼神,已經(jīng)不再是欣賞,而是帶上了一絲深深的敬畏。
這個年輕人的腦子里,到底還裝著多少經(jīng)天緯地之才?
他喃喃自語道:
“釜底抽薪……真是好一招釜底抽薪……”
“如此一來,高句麗的根,算是被徹底刨斷了。那些底層的百姓,得了天大的好處,自然會視我大唐為再生父母。想要他們跟著舊主造反,確實是千難萬難了?!?/p>
李世民的眼中,爆發(fā)出前所未有的精光。
他仿佛已經(jīng)看到,無數(shù)高句麗百姓,正在田間地頭,對著長安的方向,山呼萬歲。
這個計劃,太誘人了!
誘人到讓他幾乎無法抗拒。
不過,作為帝王,他天生便多一分警惕與深思。
在最初的震撼過后,他敏銳地捕捉到了許元話語中的一個關鍵點。
“許元?!?/p>
李世民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威嚴。
“你方才說,將所有土地,收歸‘國有’?”
“朕有些不解?!?/p>
他的手指輕輕敲擊著帥案,發(fā)出篤篤的聲響,仿佛敲在每個人的心上。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p>
“這天下,都是朕的。這天下的土地,自然也都是歸朕所有?!?/p>
“你說的這個‘國有’,與歸于朕,歸于我李氏皇室,又有何區(qū)別?”
“國庫里的錢糧,不也是由朕來支配嗎?”
“為何要多此一舉,分得如此清楚?”
李世民的目光變得深邃起來,他盯著許元,似乎想從他的臉上,看出些什么別樣的意味。
這個問題一出,帳內剛剛有些緩和的氣氛,瞬間又一次緊繃了起來。
長孫無忌等人也是心中一凜。
是啊,國有?還是皇有?
這其中,差別可就大了。
許元此舉,莫非是想借機……削弱皇權?
面對李世民近乎質問的目光,許元卻依舊是那副云淡風輕的模樣。
他似乎早就料到了皇帝會有此一問。
他躬身一禮,不卑不亢地答道:
“陛下圣明,問到了此法的核心關鍵?!?/p>
“回陛下,歸于國庫,與歸于皇室,看似無差,實則天壤之別?!?/p>
“歸于國庫,是因為國庫的支取,雖然最終由陛下您一言而決,但其中需要經(jīng)過三省六部的層層審批與協(xié)調?!?/p>
“每一筆錢糧的用度,都有賬可查,有法可依?!?/p>
“而歸于皇室之內帑,則全憑陛下與后宮一念而為?!?/p>
“這,便是最大的區(qū)別?!?/p>
李世民的眉頭微微蹙起:“有何區(qū)別?朕自問登基以來,崇尚節(jié)儉,從未有過大肆揮霍之舉?!?/p>
“陛下自然是千古第一的圣君。”
許元先是送上了一記恰到好處的馬屁,隨即話鋒一轉,變得語重心長。
“臣毫不懷疑陛下的節(jié)儉與英明?!?/p>
“可是陛下,您能保證,我大唐未來的繼承之君,代代都如您這般圣明,這般節(jié)儉嗎?”
“您能保證,未來的君主,不會因為一己之私,便將這本該用于國計民生的土地稅收,肆意揮霍,用以修建宮殿,豢養(yǎng)伶人嗎?”
“一旦土地歸于皇室私產(chǎn),便無人可以指摘??扇羰菤w于國庫,便是我大唐的公產(chǎn)?!?/p>
“六部九卿,御史臺諫,皆有權過問,皆有責監(jiān)督?!?/p>
“臣此舉,并非不信陛下,而是為了我李唐江山,立下一個萬世不移的規(guī)矩!”
“是為了防止,我大唐的后繼之君中,出現(xiàn)庸主,將您與眾位大臣辛苦打下的江山,毀于一旦!”
“此為,萬全之策,固國之本!”
萬全之策,固國之本!
這八個字,重重地砸在李世民的心頭。
他看著眼前這個年輕人,目光復雜到了極點。
有欣賞,有贊嘆,有警惕,但更多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倚重。
他知道,許元說的是對的。
他李世民可以克己復禮,做一代圣君。
可他的兒子呢?他的孫子呢?
萬一出了一個如隋煬帝那般的君主,將這大好河山視作私產(chǎn),肆意揮霍,那他今日所做的一切,又有何意義?
將土地稅收歸于國庫,由三省六部共管,受御史臺監(jiān)督。
這等于是在皇權之外,又上了一道枷鎖。
一道為了李唐江山,能夠萬世永固的枷鎖。
良久,李世民緊蹙的眉頭終于緩緩舒展開來。
他長長地吐出了一口氣,仿佛卸下了千鈞重擔。
“好一個萬世不移的規(guī)矩。”
他點了點頭,聲音中帶著一絲感慨,一絲釋然。
“許元,朕……明白了?!?/p>
許元心中也是一松,知道自己賭對了。
這位千古一帝,最大的心愿,便是他親手開創(chuàng)的煌煌大唐,能夠國祚綿長。
為了這個終極目標,他可以接受任何有益的建議,哪怕是限制他自己,以及他子孫后代的權力。
“不過……”
許元躬身再拜,沉聲說道。
“陛下,臣也知曉,此法于我大唐而言,無異于石破天驚。”
“我大唐立國雖不久,但世家門閥之力,盤根錯節(jié),根深蒂固?!?/p>
“若將此法直接推行于我大唐境內,恐怕會立刻激起滔天巨浪,阻力之大,難以想象?!?/p>
此言一出,長孫無忌等人立刻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沒錯,動誰的土地,都不能動那些世家大族的。
那是在掘他們的祖墳,他們是會拼命的。
李世民的眼神再次銳利起來:
“那依你之見,又該如何?”
許元微微一笑,胸有成竹。
“陛下,這高句麗,便是最好的試金石?!?/p>
“此地新附,百廢待興,舊有的貴族階層將被我等一掃而空,正是一張可以任由我們作畫的白紙?!?/p>
“我們大可先在此地,推行這‘土地改革’之策?!?/p>
“若此法可行,不出三五年,遼東必能大治,民心盡歸,成為我大唐最穩(wěn)固的疆土。”
“屆時,我們手握遼東大治的鐵證,再回過頭來,于我大唐境內,擇一二州縣,緩緩推行,便有了充足的底氣與經(jīng)驗?!?/p>
“如此,進可攻,退可守。既能驗證此法之利弊,又能避免直接在我大唐腹心之地引起動蕩?!?/p>
“陛下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