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流轉,長安城自深秋步入凜冬。
自晉陽公主入住許元的府邸,已逾一月。
府中歲月靜好,公主的病情在許元的精心調理下日漸安穩(wěn),而朝堂之上,風云卻在悄然醞釀。
這一月來,太子李治幾乎是長在了欽天監(jiān)。
他每日跟著許元,從機構的設置、人員的編排,到各類器械的規(guī)整、圖紙的歸檔,事無巨細,皆親身參與。
太子殿下的勤勉與好學,讓整個初創(chuàng)的衙門都充滿了干勁。
終于,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一切準備就緒。
是日。
臘八節(jié),天降微雪,滿城銀裝。
太極殿內,暖爐燒得正旺。
文武百官列于兩側,殿中氣氛肅穆。
早朝議過幾項邊疆軍務之后,許元自武將之列走出,行至殿中。
他身著嶄新的緋色官袍,腰懸銀魚袋,面容沉靜,躬身行禮。
“陛下?!?/p>
李世民端坐于龍椅之上,目光溫和地投向他。
“許愛卿,有何事要奏?”
許元朗聲道:“啟稟陛下,臣幸不辱命,欽天監(jiān)衙門,已籌備妥當?!?/p>
他的聲音清晰而有力,回蕩在莊嚴的殿宇之內。
“自今日起,便可正式開衙,為我大唐,廣納天下賢才!”
話音落下,滿朝文武,無不側目。
欽天監(jiān)!
這個由許元一手奏請設立,獨立于六部之外的神秘衙門,終于要正式登上大唐的舞臺了。
李世民聞言,龍顏大悅。
他身子微微前傾,那雙深邃的眸子里閃爍著難以抑制的興奮與期待。
“好!”
“許元!你果然沒讓朕失望!”
他環(huán)視群臣,聲音中氣十足,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眾卿聽旨!”
百官齊齊躬身:“臣等在!”
李世民站起身,踱步于御階之上,朗聲宣布:
“朕今日,于這太極殿上,正式宣告!”
“大唐欽天監(jiān),立!”
“其職,上觀天象,下察地理,中通萬物之格,專研利國利民之器,輔弼社稷,富國強兵!”
“監(jiān)正許元,總領其事!”
群臣山呼:“陛下圣明!”
李世民抬手,示意眾人安靜,他的目光最終落在了太子李治的身上。
“太子李治。”
李治自隊列中走出,躬身行禮。
“兒臣在。”
“欽天監(jiān)招攬?zhí)煜履苋水愂?,此乃開天辟地之舉,關乎我大唐百年國運。”
李世民的聲音沉穩(wěn)而堅定。
“此事,便由許愛卿與你,共同主理。你當多看,多學,多思。”
李治心中一凜,隨即涌上一股熱流。
“兒臣,遵旨!”
這不僅僅是一項任務,更是父皇對他的看重與栽培。
李世民點點頭,目光又轉回許元身上,話鋒一轉,拋出了一道讓滿朝文武都為之震動的特許。
“許元?!?/p>
“臣在?!?/p>
“朕,再予你一道特權!”
李世民的眼中精光一閃。
“凡我大唐疆域之內,無論士農工商,販夫走卒,乃至……朝中官員!”
他特意加重了最后四個字。
“只要是你許元看中的可用之才,欽天監(jiān),皆可優(yōu)先錄用!”
“吏部、兵部,不得阻攔!”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響起一片細微的嘩然之聲。
這道皇權特許,分量太重了!
這意味著許元擁有了在大唐范圍內,跨越階級、跨越部門的自由“挖人”的權力!
許元心中亦是微震,他能感受到這份信任背后沉甸甸的重量。
他深吸一口氣,再次拜倒在地。
“臣,許元,謝陛下隆恩!”
“必不負陛下所托,為大唐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
散朝之后。
漫天飛雪之中,許元與太子李治并肩而行,走向宮外的欽天監(jiān)衙門。
積雪覆蓋了宮城的紅墻金瓦,天地間一片素白。
李治為許元撐著傘,稚嫩的臉上卻帶著一絲與年齡不符的憂慮。
“老師。”
他終究是沒忍住,輕聲開口。
許元側頭看他。
“殿下有話但說無妨。”
李治抿了抿嘴唇,斟酌著詞句。
“父皇將招攬人才的重任交予我等,治兒心中感激,卻也……有些憂慮?!?/p>
“哦?”
許元饒有興致地看著他。
“殿下在擔憂什么?”
李治嘆了口氣,眉頭緊鎖。
“老師,這人才……究竟該如何招攬?”
他停下腳步,看向許元,眼神里滿是求教的懇切。
“科舉取士,尚有詩詞文章、經義策論作為準繩,優(yōu)劣一目了然?!?/p>
“可我欽天監(jiān)所需之才,多是能工巧匠,或是滿懷奇思妙想之輩。”
“這些人,天南海北,性情各異,身懷的本事也千奇百怪?!?/p>
李治的聲音里透著一股濃濃的困惑。
“我們該如何評判他們的才學高下?”
“總不能讓他們每個人都當場造個物件,或是演說一番自己的想法吧?”
“那樣一來,且不說耗時耗力,恐怕也難以做到公允。屆時,又該以何為標準?”
許元靜靜地聽著,臉上不見絲毫憂色,反而露出一抹贊許的微笑。
太子能想到這一層,足見他這一個月的學習并非走馬觀花。
他拍了拍李治的肩膀,示意他繼續(xù)前行。
“殿下所慮,確是此事的關鍵。”
他的聲音在風雪中顯得格外沉穩(wěn),帶著一種讓人心安的力量。
“不過,殿下無需擔憂?!?/p>
“關于此事,臣,早有準備。”
說話間,二人已來到欽天監(jiān)嶄新的衙門前。
這里沒有傳統(tǒng)官署的威嚴肅穆,反而更像是一座巨大的學堂與工坊的結合體。
幾棟青磚大屋錯落有致,院中甚至還鋪設了一小段鐵軌作為試驗之用,空氣里彌漫著淡淡的機油與木屑的混合氣息。
許元領著李治,徑直走入自己處理公務的主事堂。
堂內窗明幾凈,一張巨大的木制書案上,鋪滿了各式各樣的圖紙。
許元繞過書案,從一個上鎖的木箱中,取出了一卷早已備好的厚厚紙張。
“殿下,請看?!?/p>
他將那卷紙在案上緩緩展開。
李治好奇地湊上前去,定睛一看,頓時愣住了。
這并非尋常的告示,上面用清晰的楷書,分門別類,羅列著密密麻麻的條文。
其標題赫然寫著——《大唐欽天監(jiān)首期招賢簡章》。
許元的手指點在紙上,為李治解說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