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手持千里鏡,心中豪情萬丈。
他放聲大笑,聲震四野。
“好!好一個許元!好一個神兵利器!”
他大手一揮,意氣風發(fā)。
“傳朕旨意!”
“今日所有獵物,盡數(shù)烹了!朕要在此地,大宴群臣,不醉不歸!”
“喏!”
內(nèi)侍們高聲應和,立刻傳令下去。
整個營地頓時忙碌起來,炊煙裊裊,肉香四溢。
李世民看著這熱鬧的景象,又看了看遠處夕陽下巍峨的雪山,胸中豪氣更盛。
他轉(zhuǎn)身對眾臣說道:“這酒肉尚需時候,諸位愛卿,可愿隨朕一同登上那座山峰,一覽我大唐的北國風光?”
“臣等愿隨陛下!”
群臣轟然應諾。
于是,意氣風發(fā)的李二,便在一眾文武的簇擁下,迎著寒風,向著山巔行去。
李世民龍行虎步,行于最前,胸中豪情激蕩,連呼吸間噴出的白氣,都帶著一股君臨天下的霸道。
許元與一眾文武跟在身后,腳踩在厚厚的積雪上,發(fā)出“咯吱咯吱”的聲響,在這寂靜的山林間,顯得格外清晰。
山路雖有些濕滑,但在場的無一不是身強體健之輩,或是久經(jīng)沙場的武將,或是養(yǎng)尊處優(yōu)的文臣,自有內(nèi)侍攙扶,倒也不算艱難。
行至半山腰,那持續(xù)了一日的風雪,竟是奇跡般地停了。
厚重的云層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撕開一道口子,萬丈金光穿云而出,如利劍般灑向人間。
眾人精神一振,加快了腳步。
待到他們終于登上山巔之時,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不約而同地停下了腳步。
只見西方的天際,一輪巨大的落日正懸于群山之間,將半邊天空染成了瑰麗的橘紅與金紫。
殘陽如血,晚霞似火。
光芒鋪灑在無垠的雪原之上,為這銀裝素裹的北國山河,鍍上了一層神圣而溫暖的金輝。
群山巍峨,莽原蒼茫。
江山如此多嬌。
“好!”
李世民負手而立,迎著山巔的獵獵寒風,龍袍被吹得翻飛作響。
他望著這壯麗的河山,只覺得胸中塊壘盡去,一股前所未有的滿足與豪邁油然而生。
“如此江山,真乃天賜我大唐!”
“陛下圣明,方有如此盛世!”
長孫無忌與房玄齡等人立刻跟上,由衷贊嘆。
李世民暢快地大笑起來,笑聲在山谷間回蕩。
他的目光掃過群臣,最后,定格在了許元的身上。
眼前的許元,身姿挺拔如松,面容平靜地注視著遠方的落日,那雙深邃的眼眸里,仿佛也映著這萬里江山。
李世民心中一動。
他忽然想起了之前尉遲敬德的稟告,說這許元,不僅格物之學獨步天下,其文采更是驚才絕艷。
不僅在云舒坊以詩詞棋術等獲得了洛夕姑娘的認可,更在重陽佳節(jié),于盧照鄰府中,他以一首《重陽思親》,技壓全場,再次讓張亮的兒子張顗,輸?shù)妙伱鏌o存。
今日此情此景,若無詩詞助興,豈不可惜?
想到這里,李世民的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
“許元?!?/p>
許元聞聲,從壯麗的景色中回過神來,轉(zhuǎn)身躬身行禮。
“臣在?!?/p>
李世民指著眼前的萬里河山,朗聲笑道:“如此美景,諸位愛卿可有佳句?”
群臣你看我,我看你,雖有不少文采斐然之輩,但面對如此壯闊雄渾的景象,一時之間,竟無人敢輕易開口。
尋常的辭藻,配不上這天地之大美。
李世民的目光再次落到許元身上,帶著一絲不容拒絕的意味。
“朕聽聞,你在重陽詩會上,曾令滿座皆驚。今日,此情此景,可能為朕,為我大唐的這片江山,賦詞一首?”
話音落下,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地聚焦在了許元身上。
有好奇,有期待,也有幾分看好戲的審視。
特別是尉遲恭等一眾武將,剛剛在狩獵上輸了陣仗,此刻都想看看這個讓他們顏面掃地的文弱書生,還能玩出什么花樣來。
許元心中一陣無語。
這李二,興致來得也太突然了。
這跟后世公司年會上,老板突然點名讓你表演個節(jié)目的感覺,何其相似。
不過,他抬起頭,再次望向眼前的景色。
眼前之景,讓他心中也生出幾分豪氣!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
一個無比熟悉的旋律,一首刻在靈魂深處的詞,如同驚雷般在他腦海中炸響。
有了。
許元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激動與忐忑,對著李世民再次深深一揖。
“陛下有命,臣,遵旨?!?/p>
他清了清嗓子,整個山巔瞬間安靜下來,只剩下風聲呼嘯。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著他的下文。
許元的聲音響起,清朗而沉穩(wěn),帶著一種與他年齡不符的厚重與滄桑。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p>
僅僅開篇十二個字,便如一幅宏大的畫卷,在所有人面前轟然展開。
李世民的眼神瞬間一凝。
好大的氣魄!
只聽許元繼續(xù)念道:
“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p>
長孫無忌與房玄齡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濃濃的驚艷。
這幾句,將靜態(tài)的雪景寫活了!
山脈如舞動的銀蛇,高原似奔跑的白象,靜中帶動,氣勢磅礴,簡直是神來之筆!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許元的聲音微微一頓,仿佛在回味這景色的嬌媚。
眾人也隨之將目光投向那被晚霞染紅的雪山,一時間竟都癡了。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p>
這一句出,氣氛陡然一變。
如果說上闋寫的是景,那這一句,便是由景入情,轉(zhuǎn)入了對歷史的詠嘆。
李世民的呼吸,微微有些急促。
不知什么原因,他好像能預感到,接下來的,才是這首詞的精髓。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魏武昭烈,稍遜風騷。”
許元的聲音陡然高亢起來。
群臣聞言,無不倒吸一口涼氣!
秦皇漢武,何等雄主?魏武帝曹操,漢昭烈帝劉備,又是何等梟雄?
到了他口中,竟只是“略輸文采”、“稍遜風騷”?
狂!
太狂了!
然而,這股狂氣,卻偏偏與眼前的天地雄景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非但不讓人覺得突兀,反而更添幾分睥睨天下的豪情!
就在這時,許元目光如炬,掃過眾人震驚的臉龐,繼續(xù)開口。
“一代天驕,拓跋太武,只識彎弓射大雕?!?/p>
他沒有用偉人原著里的成吉思汗,而是換成了曾經(jīng)統(tǒng)一北方,讓南朝聞風喪膽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對于唐人而言,這個名字更具威懾與實感。
而且,現(xiàn)在是大唐,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什么的,他是用不了的。
尉遲恭等武將,雖然不懂平仄韻律,但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字他們是懂的。
聽到許元如此評價這些古代帝王,他們只覺得一股熱血直沖頭頂,竟比打了勝仗還要快意!
詞至此處,已是巔峰。
然而,許元的氣勢卻再次攀升,他向前一步,面對李世民,聲音如洪鐘大呂,響徹山巔。
“俱往矣,”
“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