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喬巖的坦誠和“服軟”,羅太華點燃煙,靠在椅子上盯著他打量半天道:“喬巖,從我個人講,很賞識你的能力和才華,但有些事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簡單。我知道你這些年一直在尋找靠山,但為什么每次的靠山都不牢靠?”
“私底下,領導們對你工作評價尚可,可具體到人,反而不那么認可。呂澤鴻書記賞識你吧,為什么后來敬而遠之了呢。在你當時上縣委書記時,省里的呼聲并不高,是林書記欽點你才有了機會。遠的不說,就你這些天在臨江縣處理王建偉和趙培國,是一點也沒給丁光耀張書堂面子啊?!?/p>
“種種所為,說明什么,你太愛惜自已的羽毛,用自已的名博別人的利,樹立完美人設,讓自已的光環(huán)格外閃亮,這樣真的好嗎,如此,誰敢和你走得太近,到最后,為了你的名聲會不惜一切犧牲你的盟友?!?/p>
“演員李雪健說過一段經典的臺詞:你不拿,我怎么拿?我不拿,耿專員怎么拿?耿專員不拿,你我怎么進步?自上而下就是一張網,會吐絲的都在這網上了,不會吐絲的,吧唧,掉下去了。很諷刺,卻很真實現(xiàn)實?!?/p>
“這些話,不應該我說的。如今,你找了更大的靠山,很好,但這個靠山能不能靠得住,那得看你有多大的利用價值。若是一無是處,繼續(xù)用別人的利成就你的名,你的靠山很快就會倒塌?!?/p>
羅太華頓了頓,繼續(xù)道:“喬巖啊,古人早就總結了,官場就是名利場,名和利是分不開的。跟著你的人以為真的死心塌地嗎,太單純了,你只給了他們名,卻要遏制他們的利,靠名能當飯吃嗎,如此下去,沒人會跟著你干?!?/p>
“你到臨江縣有一段時間了,企業(yè)老板叫你吃飯,那是抬舉你,別那么清高,搞得就像敵對關系一樣。這就跟娶老婆一樣,娶回來就放在那里不去用,你覺得能長遠嗎,必須得深入交流?!?/p>
“有些話,本來我是不想說的,但看在你坦誠的態(tài)度上,側面提醒一下你。你要想出淤泥而不染,就不要進大染缸,繼續(xù)當你的大學老師不好嗎,那為什么要回來?別把名看得太重,把你的書生氣收起來,或許能走得更遠,我這么說,你能聽明白嗎?”
喬巖點頭道:“感謝羅市長的一番教誨,我下去以后會認真反思的。昆寶集團的土地我盡快協(xié)調處理,有消息第一時間向您匯報。”
羅太華露出捉摸不透的笑容,道:“今天的話但凡你能聽進一句,就算我沒苦口婆心。另外,你找的幾個老師并不好,出了事沒人給你兜底,回去好好想想吧?!?/p>
出了門,喬巖仔細回想著羅太華的話,為何突然今天和他說這些,是因為他找的“靠山”讓其態(tài)度急轉,還是有意拉他入伙。絕對沒有這么好心,更像是一個陷阱,挖好了等著他往進跳。
但對方的話,對他觸動很大。尤其是那句為什么會重新回到大染缸里,真的是圖了名嗎?他有些懷疑自已,到底是為了什么。說丁光耀愛惜自已的羽毛,在羅太華嘴里,他比任何人都愛惜。
說一千道一萬,不就是他沒往口袋里裝錢嘛,也就是說,自已沒有把柄在別人手里。要說利益,他從來不吝嗇。戴國成打招呼讓馮光輝參與云谷灣建設,拒絕了嗎?沒有。陸茜連資金帶工隊下來干活,說什么了嗎,還不是讓他們內部消化了。
不過,羅太華提醒得對,進入大染缸就不要說什么非黑即白,沒有絕對的黑,也沒有純粹的白,穿上黑衣服也就成了黑了,不一定非得漂染成黑。給他們想要的把柄,到時候再想辦法金蟬脫殼。
要在景陽市干成點事,僅靠張亞偉的支持是不夠的,羅太華這邊也至關重要,畢竟,很多事是政府落實的。
從樓上下來,正準備上車,聽到有人叫他,回頭一看是段昆寶。收回腿道:“段書記,還有事嗎?”
“哎呦!喬部長,您可真是折煞我了,都是他們亂叫的,在您面前怎么敢叫書記呢,直呼其名就行了?!?/p>
喬巖看著他滑稽的模樣有些想笑,戲謔道:“既然組織在你們企業(yè)建立了黨委,叫你書記不為過。”
段昆寶憨笑道:“您可別開玩笑了,晚上有事嗎,想邀請您晚上去我那里吃頓便飯……”
喬巖不假思索道:“可以,把你的好酒好煙都拿出來,讓我看看你的實力?!?/p>
沒想到喬巖答應的如此痛快,段昆寶開心地道:“沒問題,感謝喬部長賞臉,那您忙,我這就回去準備。”
上車剛走出市委大院大門,組織部長吳敬峰又叫他過去,說商量副部長人選。那邊人已經集中起來了,再要等下去指不定出什么事。說了一堆好話,約定中午吃飯時聊。
由于參會人員多,會場選擇在人民劇院。喬巖到了后,下面已經坐了黑壓壓一片人,嘰嘰喳喳吵個不停。他顧不上喘息,和羅珊珊王黛霞簡單溝通后,直接上了主席臺。
喬巖一出現(xiàn),會場頃刻安靜下來,都瞪著充滿期待的眼神看著他。這一刻,讓他想起當初在金安縣搞國企改革的情景,他的一舉一動,決定著這些人未來的生存。
喬巖環(huán)顧一周,清了清嗓子,將話筒挪過來道:“各位老領導,同志們,讓大家久等了。原計劃十一點開會,因為特殊情況推遲了十幾分鐘,和大家說聲對不起?!?/p>
“今天是我到景陽市任職的第二十一天,天氣依舊寒冷,但今天早上起床后,看到門口的柳樹發(fā)芽了,說明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自古以來,人們對春的寄托是美好的,古代各種詩句贊美春,放到現(xiàn)在,各行各業(yè)都在搶春時,就是為了及早種下種子,好等到秋天的時候有個好收成?!?/p>
“咱們文化系統(tǒng)也有春天,你們從過了年就開始忙活各種文藝活動,給全市人民奉獻上一場又一場的精彩文藝盛宴。這點,市委是認可的,群眾是滿意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