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天色昏暗,一些人影已經(jīng)走上街道,向著同一個方向匯聚。
“老孟......”
“老常,你也來了?!?/p>
西城門駐兵室旁的火光照耀下,一個又一個老相識互相打著招呼。
說來倒也唏噓,他們這些老卒卸下甲胄,安居府宅,最年輕的也已經(jīng)退了三年。
甚至有一位‘老前輩’,自沙場退下養(yǎng)傷已有十年光景,卻還是靠著手中刀槍,護(hù)得身前三尺清凈。
這里的每個人,都是曾經(jīng)歷經(jīng)百戰(zhàn)余生的悍勇之輩。
‘咯吱——’
駐兵室虛掩的木門被人推開。
張承志從中走了出來。
他抱拳道,“諸位,先來借著炭盆取取暖,咱們還得再等上一會兒?!?/p>
在他身后,親兵張閬和值夜什長張旺隔著皮手套,合力抬著火盆從屋中走了出來,擺在城門洞當(dāng)中。
在場的幾個老卒沒什么回應(yīng),他們只是用力裹了裹皮甲外加穿的大襖,往張承志身后能夠躲風(fēng)的城門洞更里面鉆。
也有人干脆蹲在火盆旁邊,烤起了火。
一陣沉默過后,張承志默默收起了動作,靜站遠(yuǎn)望街角。
心中默數(shù)著人數(shù)。
要是連十個人都湊不到,他恐怕還得另想辦法。
再多帶些屯卒出城打下手,也算是個法子。
張承志余光瞥向努力把自已縮在棉衣里的軍戶張旺,旋即搖了搖頭。
換做以前,這樣憊懶的家伙想要當(dāng)上屯卒什長,不往上面塞個幾十兩銀子,想也別想。
如今這世道......不提也罷。
大家伙兒還能活著喘氣兒,就已經(jīng)殊為不易了。
濫竽充數(shù),也只是無可奈何。
“老宋,來這兒!”
陸陸續(xù)續(xù)又來了兩家。
城門洞里湊齊了撫遠(yuǎn)衛(wèi)里的孟、宋、常、張四家,還有幾個主家死絕了的沉默老卒。
此張非張承志之張家,而是出自另一位同姓不同宗的張氏百戶。
‘三個雛兒,十幾個老東西......’
張承志心下想著。
‘算上我和張閬,能湊五個甲兵打頭陣,加上十幾個老練側(cè)衛(wèi)。’
算清這筆賬,張承志心下一松,微微頷首。
這樣一來,今日一行總算是有了著落。
......
在清晨的陽光照射下,撫遠(yuǎn)衛(wèi)城門緩緩打開。
一眾身影排成隊列,默默行軍。
其實,張承志只有一條路線可用。
那就是自南門上城,經(jīng)由床弩屯駐的西南角樓,沿著西段城墻直抵西北角樓。
張承志心中想著路線,眸底卻不由一黯。
西北角樓甬道里,昔日為其斷后的‘張虎’等人......或許還有機(jī)會見它們最后一面。
很快,李忠?guī)藬r下了他們。
“張大人,”李忠抱拳見禮,隨即指著他們這一行人問道,“你們這是?”
張承志側(cè)身,朝衛(wèi)城方向抱拳,回答道,“李大人的意思?!?/p>
“今日由我,往北邊角樓去,把它奪回來!”
他的表情甚至顯得有些迫切。
張承志深吸一口氣,恢復(fù)了平靜,“不好意思?!?/p>
“這是李大人的手書,上面有大人的印記?!?/p>
他從懷中掏出昨夜就由李煜派人送來的書證,給李忠查閱。
李忠也不客氣,雙手接過,仔細(xì)讀字。
‘為救民保天下之大計,茲委派張承志,率人靖復(fù)縣城西北之角樓,以為后用?!?/p>
‘李煜,乾裕三年秋?!渖霞由w有順義百戶紅印。
這字跡,這印章,李忠一眼就認(rèn)了出來。
確是家主親筆無疑。
至于為何昨夜李煜不派人往這邊通知。
這是因為,城門傍晚落閘,一旦封門,整夜不開,這是軍中慣例。
這等小事,也不值當(dāng)來回折騰,一紙書信了事。
至于為何不派人證。
也是李煜的意思,他若是往張承志拉扯的這支臨時隊伍中派了人,其意味就有些變了。
有些時候,不下場才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李忠將書信交還,讓開道路。
“張大人,請?!彼麄?cè)身邀請張承志往他駐防的西南角樓里進(jìn)。
李忠指著封路石障,解釋道,“張大人,實在不好意思?!?/p>
“昨日為了防尸,弟兄們索性就地取材,壘了這么個屏障封口?!?/p>
“要是沒有它,我們也不敢待在這角樓里過夜?!?/p>
張承志點點頭,“李忠兄弟不必解釋,我明白?!?/p>
“既如此,那我就讓人清出個空缺,才好出入?!?/p>
“自當(dāng)如此,”李忠并不反對,反而朝一旁看熱鬧的五個夜班屯卒叫來,“你們都聽見了?”
帶隊的伍長一臉迷茫的回應(yīng),“是,我等聽見了?!?/p>
“那還愣著做什么,還不去一起搭把手!”
李忠打發(fā)著他們?nèi)兔Α?/p>
真指著這么一群白首老卒干苦力活兒,那張承志待會兒也不用指望他們還能做事了。
這五人苦著臉,就連打了一半兒的哈欠也給硬憋了回去,“喏!”
沒辦法,他們又不可能撂挑子不干。
只能把大家昨天辛辛苦苦的勞動成果,又重新恢復(fù)原貌。
......
“張大人,若是頂不住,盡管往回退。”
李忠指了指天花板,“望臺上有大家伙,夠支援你們的了!”
安置在上面的這架床弩,就是角樓里這一什孤軍敢孤立在外的最大底氣。
也是李煜派李忠前來看守的原因所在。
珍貴且難以移動的守城器械,值得他派專人看護(hù)。
“多謝!”
張承志拱手拜別,帶著養(yǎng)精蓄銳的兵卒們沿西段城墻向北。
走出角樓外,乍一見光,張承志不由瞇了瞇眼睛。
旋即,他看到了前方城墻馬面上聳立的熟悉箭樓,心神有過瞬間的恍惚。
故地重游,竟已是恍如隔世。
這里,是他死中求活的來時路。
前面西段城墻的盡頭,更是他為之折戟的傷心地。
張承志不由地細(xì)聲自語,“呵,還真是造化弄人啊......”
“兜兜轉(zhuǎn)轉(zhuǎn),我竟是又回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