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站在原地,哭笑不得。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他低聲呢喃,話語里交織著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滋味。
是懊惱,是自嘲,更多的,卻是一種撥云見日后的通透。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這句話,此刻用來形容他自已,再貼切不過。
他并沒有自已想象中的那么特殊。
既無通天徹地之能,也無神機妙算之智。
即便多了一段長達(dá)二十載的凌亂記憶,但那個‘李維’,終究也只是個平凡無奇之人。
或許,‘李維’的人生為李煜帶來的最重要的一點,便是讓這少年武官,第一次真正睜眼看到了腳下的整個世界。
眼界的開拓,總是重于其他。
......
就在不久前,李煜還依舊在精心盤算著。
如何利用順義堡人去樓空的絕佳時機,避開大多數(shù)人,在這荒棄的院子里秘密刮土,點火熬硝。
他甚至在腦中回憶構(gòu)想了無數(shù)次,卻終歸還來不及去實踐摸索熬硝的法子。
身為大小皆管的坐地官,他自由支配的私人時間其實也并不寬裕。
但是經(jīng)過李如顯的點醒。
李煜才猛然掙脫了思維的牢籠。
他終于意識到,若‘樸消’是尋常入藥之用,‘石硫黃’也不過是味驅(qū)蟲藥材,那么沒道理撫遠(yuǎn)縣內(nèi)的醫(yī)館會不做儲備。
而且,軍醫(yī)杜回春的手中,就明顯掌握著現(xiàn)成的提煉技藝。
那是足夠?qū)⒌厣系南跬?,提煉成可以入口的硝石粉的技藝?/p>
既然能夠入口,其純度必然是有所保障的。
有現(xiàn)成的康莊大道不走,他又何必再去鉆那犄角旮旯。
這現(xiàn)成的‘傳統(tǒng)手藝’,比起他自已再從頭摸索,從一堆雜亂的記憶碎片里拼湊還原,可要方便太多了。
硫磺也是一樣,既然有現(xiàn)成的‘石硫黃’,李煜又何必折騰。
于是,本打算多在順義堡逗留兩日,刮土制硝的李煜,陡然沒了事做。
因為軍醫(yī)杜回春早就被送去沙嶺堡了,他想探討,也找不到人。
李煜的思緒飛快轉(zhuǎn)動。
以硝制冰,既然已經(jīng)在民間廣而流傳了數(shù)百年之久,制硝的手藝恐怕早就算不上多高深莫測。
照此理推斷,‘樸消’這種尋常藥材,沙嶺堡的那位駐堡醫(yī)師,多半也是會這門手藝的。
李煜理清了思緒,也是松了口氣。
從零到一,是開天辟地。
從一到百,不過是拾人牙慧。
二者之間的差距,好比是螢火與皓月,星輝較之于日月。
......
“既然如此......”李煜擺了擺手,神色恢復(fù)了鎮(zhèn)靜,“我這里確實是無事了,你們就先自行去忙吧?!?/p>
失了面子的他,現(xiàn)在亟需一個人靜靜,心中原本的打算,也需要再做調(diào)整。
“喏!”二人雖是陪著少爺白跑一趟,卻也沒什么情緒,只是抱拳告退。
為仆的,又怎可因這點小事,去詬病主家。
此為不忠,人倫大忌也。
李如顯和李順并肩走在小巷,腳步聲空寂回蕩。
“阿順,”沉默了許久,還是李如顯先開了口,“少爺今兒個,實在是有些怪?!?/p>
大概是李煜平常表現(xiàn)得總是太有主意,也太鎮(zhèn)定。
今日他的失態(tài),反倒是讓人意料不及。
李順腳步不停,沉吟幾瞬,開口道,“莫忘了,家主其實還是年少貪玩的年紀(jì)?!?/p>
他提起了自已的過往,“誰年少時沒有過些異想天開的念頭?”
“我記得少時,還曾癡迷于搜集鳥羽,妄想著能扎出一雙翅膀,像鷹隼一樣翱翔天際?!?/p>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如今回首再提當(dāng)年荒唐,李順也只會一笑了之。
這或許,就是每個人成長所必經(jīng)的階段。
回首去看,少爺只是正走在他們的來時路上。
“這樣啊......”白發(fā)老翁的腳步頓了頓,停了下來,也不再深究。
他臉上的褶子因愁緒而擰成一團,渾濁的眼眸失神地望著前方,“老爺才去了不到兩年,這時間過的,可真難熬?!?/p>
先是少爺顱首傷重,再是朝廷的東征調(diào)度,現(xiàn)在又是死尸乍起。
在李如顯退居二線,守庫頤養(yǎng)天年的近六載中,自先百戶身死在那次北虜入秋寇邊的戰(zhàn)事之后,也就數(shù)今年的遼東形勢最是混亂不堪。
他本以為自已這把老骨頭會在庫房里安然終老,卻沒想到,還有須發(fā)皆白,再被啟用著甲的一日。
李順的腳步頓住了,聲音低沉了下去,“顯叔,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p>
“當(dāng)初......老爺和少爺,只來得及救回一個。”
“老爺臨去前說過,少爺才是李氏香火傳承的命脈,所以......”
在不得不二選一的時候,他們聽命選了李煜。
不等他說完,李如顯就抬手止住了話題,“別說了,往事又何必重提?!?/p>
“老爺?shù)乃?,誰都不愿意看到?!?/p>
“就是因為你們拼死搶回了少爺,咱們這些家仆,今日還能安然的站在這兒。”
“要不然......”李如顯抬起他蒼老的手掌虛抹過自已的脖子,話音戛然而止。
當(dāng)初若是主家兩代都?xì){了,那他們這些喪主之仆,就該如那喪家之犬一般,流離不知何處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