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時候大隊長就開大喇叭喊大家去分魚。
蘇家還是兩個小孩去。
也就分到了兩條魚,一條大,一條小。
大的能吃好幾頓,小的話今天晚上就能吃完。
“哥,咱晚上吃酸菜燉魚啊?!痹缟暇鸵呀?jīng)想好,看到魚之后更是想的不得了。
多放點油,煎的兩面金黃。
再放點大蒜子,干辣椒,一把酸菜燉一會兒,肯定把人香迷糊了。
蘇家和李家都不是本地人,而是早些年逃難逃過來的,在這邊住了幾十年,但生活習(xí)慣還帶著老家那邊的特色。
例如這邊的人喜歡吃大醬,但蘇家人和李家人都不愛吃。
也沒有做大醬的習(xí)慣,雖然都姓蘇,這個村子也叫蘇家村,但其實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都是一個姓,但祖上可不是同個人。
“行,那咱趕緊回去。燉魚時間還怪長的?!?/p>
今天鑿冰撈魚的收獲不太多,一家分到的魚也不多,估計過年之前還會再撈一次。
等到年邊了,蘇進打算找大家換一些魚,給那邊認識的大家分一分。
雖然不值啥錢,也算是一份心意,再給大家送點雞蛋。
兩個孩子拎著魚哼著歌回家。
“爸,你拿背簍干啥?”蘇小小一進屋就看到她爸在折騰背簍。
“這背簍破了個洞,我給補補。明天我打算把家里的一些東西帶出去,換點錢。
趁著這兩天沒下雪請人把屋頂補一補,這屋子入冬之前也沒翻修,我總覺得心里不放心。
還有這炕,現(xiàn)在翻是來不及了,到時候找個老手過來掏一下,感覺這炕不咋暖,肯定是哪堵了?!?/p>
手里沒個技術(shù)還真不敢掏,生怕把里面哪掏壞了,到時候大冬天的炕不暖可完犢子。
“哦哦,這樣啊,要不爸你后天再去唄?我們明天打算去那邊,然后帶點東西回來,你一起帶去試試水,家里現(xiàn)在沒多少東西?!?/p>
家里現(xiàn)在最多的就是藏在地窖里的糧食,蘇小小不是很想把這些拿去換錢。
“那也行,那我就后天再去?!碧K建設(shè)沒什么意見,當然是答應(yīng)。
他回來了的消息瞞不住也沒人瞞,像一陣風(fēng)一樣刮過村里,基本上家家戶戶都知道了。
蘇家大房那邊當然也知道了,一大家子臉色都不好看。
蘇老太是有點后悔的,這個兒子雖然偏袒媳婦和孩子,不把她這個娘放在第一位,但是個有能耐的。
她們這一大家子也能跟著喝點湯。
現(xiàn)在鬧成這樣,以后肯定是別想從他手里拿到一分好處。
蘇老頭的臉色也很難看,這個家里他其實是看不上老大和老三的,一個奸不到點子上,一個蠢的升天。
他一開始最想跟著老二養(yǎng)老,但老二跟他們兩口子也不親,娶了媳婦之后就更不親了。
漸漸的他也就沒了這份想法,老二失蹤之后,就把養(yǎng)老的希望放在了老大身上,老三就別想了。
只是現(xiàn)在老二回來了,老爺子又開始蠢蠢欲動,這段時間他可是把老大看的準準的。
能養(yǎng)活一家人就算是燒高香了。
跟著他養(yǎng)老,指定少不了遭罪。
蘇老太一看老頭的臉色就知道心里打的什么主意。
“我跟你說,我是不可能去和老二說軟和話,和他低頭的。就不相信了,他不給我倆養(yǎng)老,我倆還能餓死不成。”
讓蘇老頭去低頭,他也是不愿意的,只是想著現(xiàn)在不去鬧事,讓老大和老大媳婦偶爾過去走動走動,過個幾年這關(guān)系不又親起來了?
如意算盤打的挺好,可惜他還是不了解二兒子。
蘇建設(shè)已經(jīng)在想著報復(fù)的事情了。
失蹤又被找回來的人真不常見,村里好多人都來看熱鬧,蘇家一瞬間也算是來往行人絡(luò)繹不絕。
不過大家也就稀罕了一天,第二天就沒什么人上門來了。
……
天剛亮
蘇小小被她哥從床上薅起來。
“走了走了,去賣東西。咱們早點賣完,還能去面館里看會電視?!?/p>
“起來了起來了!”蘇小小快速的穿好衣服,用熱毛巾擦了把臉。
摸了一下自已的辮子,感覺還是沒亂的,那就明天再扎吧。
好幾天沒去那邊賣東西,今天準備的東西有點多,30個雞蛋,各種干菜各兩斤。
還是老地方擺攤。
“你倆這幾天咋沒來?對了,之前都沒想起來,小進你這個時候應(yīng)該在上學(xué)吧,還沒到放假的時候呢?!?/p>
蘇進懵了一下也反應(yīng)過來了,還沒到放寒假的時候。
“叔,今年沒上,明年再上?!碧K進意思是他今年還沒有開始上學(xué),明年才上學(xué)。
張德仁理解的是這孩子應(yīng)該是家里有啥事,今年休學(xué)了一年,雖然一個天一個地,但也是奇跡的圓上了。
都讓孩子出來擺攤補貼家用了,張德仁也就沒問為什么小的沒上幼兒園這種廢話。
要是家里有那個條件,誰不想讓孩子去上學(xué)?肯定是沒條件。
他大閨女就沒上幼兒園,那個時候窮,也不流行上幼兒園,就沒上。
現(xiàn)在說起來心里還是感覺挺對不起大閨女的,家里兩個孩子就她沒上。
“今天賣的啥呀?”好奇的打量著攤子上的東西。
“沒啥,還是和往常一樣?!碧K小小把背簍里的東西都拿出來展示,“又多了一個干香菇。
是我們村里的人在山上弄的,長得不咋好看。
沒有超市里那么好看?!?/p>
她們村子里在山上弄的香菇,長得奇形怪狀,有的還碰壞了。
張德仁一看可樂壞了,這不是野生香菇呢嗎?多少年沒見這東西了?
記得是去年還是前年吧,帶著閨女她們?nèi)ヒ粋€所謂的野生菌菇采摘基地,一個人入場費就100,然后你采摘的東西想帶走,還得按原價買。
聽說有野生香菇,他還挺激動,掏錢也是不手軟。
屁嘞!
根本不是野生香菇,明明是買了香菇菌種,隨便撒一撒。
都不是一個品種,咋能叫野生香菇呢?
野生香菇這個東西香的不得了,用來直接吃或者燉雞,那都是香的人直迷糊。
“哎呀,就這么點,瞅著還沒一斤呢,直接賣給我吧。你們村那邊的生態(tài)還真是怪好的。
生態(tài)不好,可沒這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