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口(蒙古)。
瓦剌軍帳。
幾個蒙古貴族首領,正拿飲酒吃肉,用手中的刀切割著羊肉。
看似歡聲笑語、葷話連連,明顯透著一股風雨欲來的威壓。
“報!明軍在山腳下挑釁約戰(zhàn),說…他們說…”
“說!”
“明軍說了什么?”鋒利的匕首扎入木板,青年目光炯炯有神,身軀前撲,給人一股虎狼獵食之感。
主位上,身為北元太師的瓦剌首領馬哈木沖青年擺了擺手,適才讓后者安靜下來。
“回、回太師和將軍!”
“明軍在山腳下,罵將軍您…您是蒙古的雜種!”
“還說太師您…您殺害、殺害本雅失里大汗,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人,讓…”
“讓您洗頸就戮,以死向蒙古各部落贖罪!”
哐當——
此話一出,馬哈木臉色一冷。
青年歡脫,也就是馬哈木的兒子,頓時暴跳如雷,一把將矮案掀翻。
“大明朱棣老兒,欺人太甚!”
“此番定要拿他的頭顱,來祭我瓦剌戰(zhàn)死的兒郎!”
歡脫“唰”抽出了腰間的彎刀,野蠻的外表透著兇厲的殺意。
“阿布,歡脫愿領三千騎兵,好好會會那朱棣老兒的軍隊!”
1388年,藍玉捕魚兒海之戰(zhàn)大破北元。
天元帝脫古思帖木兒被阿里不哥的后裔也速迭兒殺死,后者奪元朝傳國玉璽自立為汗。
諸多蒙古部落脫離獨立,北元分裂,蒙古大汗不再有漢文的年號和廟號。
1394年,瓦剌蒙古與東蒙古正統(tǒng)派,共擁立脫古思帖木兒次子“額勒伯克”為大汗。
額勒伯克昏聵不仁,殺弟霸占弟媳,最后被弟媳離間計,殺了浩海達裕(馬哈木之父)。
后覺有愧將女兒薩穆爾公主嫁給馬哈木,生子歡脫。
兩年前。
馬哈木殺額勒伯克的兒子本雅失里汗,后者是馬哈木的大舅哥。
馬哈木老婆是正經(jīng)黃金家族血脈,成吉思汗后代。
而東蒙古韃靼自詡傳承正統(tǒng)血脈,先前也是正統(tǒng)汗位所在。
歡脫體內(nèi)正好夾雜瓦剌部和韃靼的正統(tǒng)血脈,雙方如今又水火不容。
“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罵馬哈木…
“雜種”罵歡脫…
可謂拿刀往心臟捅,怎叫人不暴怒?
哐當,馬哈木丟下手中匕首,將心頭升騰而起的怒火壓了下去。
“大明皇帝幾度北伐,阿魯臺與我草原各部都損失不小,朱棣此人絕非易與之輩?!?/p>
“明軍深入漠北,如今這架勢,是想急著一戰(zhàn)?!?/p>
“他們看似勞師遠征,我等以逸待勞,實則長途跋涉,此刻明軍兵鋒正盛。”
“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沉默了一會兒,馬哈木深邃的目光陡然變得明亮。
“歡脫!”
“阿布!”歡脫大喜,還以為要交戰(zhàn)。
馬哈木手勢在地圖上筆畫了一番,“你領三千騎兵避開正面兵鋒,去襲擾明軍各營?!?/p>
“尤其是深夜和明軍生火做飯之際,明白嗎?”
“阿布放心!”
歡脫俯首一禮,隨即滿臉興奮離開了大營。
明軍的辱罵挑戰(zhàn),瓦剌置若罔聞。
憑借著對地形的運用,瓦剌騎兵從附近山林沖出,對明軍不斷襲擾。
好在北伐的明軍都是精銳之師,朱棣指揮得當,兩翼陣型堅固。
加之使用火器,瓦剌騎兵的襲擾并未取得效果。
駕——
草原上,駿馬飛馳。
朱棣領著一些親軍和將領,來到大軍合圍中心一處的高地。
抬眼望去。
草原豐茂,長河落日,紅霞自天際而來。
如此絕美景色,頓生出一股波瀾壯闊之感。
一旁,年僅十六的朱瞻基英姿勃發(fā),青澀的面容漸漸被漠北的風沙磨練得剛硬。
(ps:大明風華里,朱高煦跟著北伐并非史實,朱瞻基確實有參與朱棣第二次親征,朱棣有意培養(yǎng),也是朱瞻基的首戰(zhàn)。)
“古往今來…”
“打到這里的皇帝,也就老頭子一人了?!?/p>
永樂朱棣笑容和藹瞥了眼一旁年輕的朱瞻基,語氣里有豪情壯志,也有為帝者的雄渾自豪。
更有光陰荏苒、終不似少年模樣的悵然…
以及對往事的釋然和固執(zhí),想要尋求解脫的輕松。
“爺爺?shù)奈闹挝涔?,本來沒幾個皇帝能比得過。”
“往后咱大明的皇帝想要開疆拓土,怕是都尋不到地了。”
朱瞻基勒馬停下,笑語像是恭維又像是崇拜,透著幾分頑劣之心。
“大明的太孫,不能成了溜須拍馬之輩…”
永樂帝朱棣笑容更濃,揚了揚手中的馬鞭,“老頭子我有,用不著你這猴崽子來!”
朱瞻基尷尬一笑。
一旁幾個將領也忍俊不禁。
見馬屁拍的差不多,朱瞻基適才湊近道:“爺爺,那馬哈木的兒子與我年紀相仿,如今都能沖鋒陷陣?!?/p>
朱棣臉色微變,朱瞻基連忙更加恭敬,陪笑道:
“爺爺,孫兒也是為大明著想…”
“這傳揚出來,倒顯得咱們大明遜色瓦剌,孫兒如今是太孫,好歹也要幾分顏面不是…”
“這底下人可都看著吶…”
最后這句,朱瞻基聲音壓得很低,一副精明頑劣的模樣,盼著朱棣能給他兜臉的機會。
永樂帝朱棣細細琢磨,深看了朱瞻基一眼,也不好推辭。
“行了,給你一千三千營精騎,再從五軍營抽調(diào)三千騎兵…”
“你小子就折騰去吧,早晚有一天大明這點家底被你折騰完了?!?/p>
唰!
馬鞭從永樂帝朱棣手里拋出,朱瞻基大喜接住。
“爺爺放心,孫兒絕對不會令爺爺失望!”
望著朱瞻基離開的背影,朱棣仿佛看到了年輕的自己,臉上多了一絲不易察覺的欣慰笑容。
一旁的譚廣有些擔憂提醒道:“皇上,瓦剌騎兵驍勇善戰(zhàn),就這么讓太孫獨自領軍作戰(zhàn)是否有些不妥?”
永樂帝朱棣聞言擺了擺手,嘆道:“民間都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大明早晚是他們父子的,我也管不了這小子,由他鬧去吧,老頭子我好歹還能看著些…”
似覺得不放心,永樂帝又看向譚廣,沉聲道:
“你多留意太孫的動向,隨時接應他?!?/p>
“記住了,莫要讓這猴崽子出了意外,不然老頭子我可沒臉班師回朝?!?/p>
說到最后,永樂帝朱棣也忍不住幽幽長嘆了一聲,他這皇帝,想要打戰(zhàn)還得看太子的臉色啊。
“末將得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