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在更年期的朱元璋,是越發(fā)小家子氣了。
烤土豆的洞也霸占,讓禁軍再挖會累死不成?
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被排擠開的許易拿著兩烤好的土豆,回到了這邊。
朱標等人眼神火熱盯著烤土豆,以前吃過土豆,可這烤土豆,貌似更加香。
諸位大臣也聞到了這股香味,心里又興奮又意動。
能食…
能當主糧…
且畝產(chǎn)貌似很高,倘若能推廣開來,讓大明各村各戶種植,各地災荒足可自解。
望著手里的土豆,宋濂正想進一步詢問,可卻被許易打斷。
“要吃啊?”
“自己烤去。”
許易這話自然是對朱棣幾人說的,他就兩個土豆。
在馬皇后的眼神提醒下,朱棣幾人忙去幫襯朱元璋,接替烤土豆的重任。
哪怕朱元璋有意犒勞群臣,與臣同樂,可讓皇帝如此,叫臣與子看著,終究是大不妥。
“娘娘,嘗嘗?”
許易遞了一個烤土豆給馬皇后,后者雖存在私心,但對她是真不錯,未曾虧待他。
“好?!?/p>
馬皇后也想試試味道,矜貴笑了笑,讓人切了一半分給太子朱標。
早就留意到諸位大臣躍躍欲試,馬皇后微微一笑,朝女侍吩咐道:
“去告訴燕王他們,讓他們多烤一些,也好讓諸位大臣也嘗嘗?!?/p>
“是,娘娘?!?/p>
“謝娘娘恩典!”眾大臣感動不已,想要推辭可被馬皇后否決,眾人只得謝恩。
朱標沒有動他那半塊烤土豆,讓給了作為老師的宋濂。
宋濂嘗了一口后,評價貌似不錯,與群僚在探索談論。
只是這位“一代文宗”咬文嚼字,引經(jīng)據(jù)典的功力太強,許易只聽了個大概。
許易沒管這些,已經(jīng)剝開土豆皮吃了起來。
又香又糯的烤土豆,在后世算不得什么美味。
此刻吃的更像一種情懷,一種當下滿意的愿景。
總共兩畝土豆,由禁軍挖掘,速度很快,卻也需要花一些時間。
“諸位,都嘗嘗!”
不多時,朱元璋將烤好的土豆被分給了大臣。
背負雙手,朱元璋滿臉志得意滿,龍紋常服隨風輕動,其目光如炬,萬里山河似在這一刻盡收眼底。
只是聽宋濂說,眾大臣早迫不及待,謝恩后也嘗了起來。
土豆入口,那一雙雙靈光閃動的眼神,無一不在透露味道出奇的好。
身為戶部侍郎的趙好德挺身而出,激動道:
“陛下!”
“此物足以飽腹,佐以谷麥,作為百姓日常主糧未嘗不可?!?/p>
“臣有一問,不知此等作物,是以何為種?”
朱元璋并未回答,而是看了一眼朱標。
朱標也沒有含糊,當即將種植方法說了出來。
聽到土豆切開成塊,直接埋土里就能種出來,眾大臣更為欣喜。
這土豆耕作方便,不傷農(nóng)力,又高產(chǎn),乃是絕佳的作物。
唉——
宋濂重重擺臂,悵然失聲道:
“早知如此,先前我等何必嘗食?!”
宋濂蒼老的眼眸滿是懊悔,“大明土地遙闊,百姓何止千萬,要令讓家家戶戶都能種上,饑時有此物充饑,不知要猴年馬月?!?/p>
眾文臣頻頻點頭,就連武將都覺得在理。
“陛下,此物味美卻不可再食,當用作良種啊!”
“是啊陛下,大明各地食不果腹,眼下最要緊的是復耕再種,數(shù)十載之后,我大明或可無饑饉。”
“臣附議趙大人所言!”
“臣也附議!”
“……”
想到朱元璋先前讓他們分食,一眾忠臣眼神中透著赴死的決心,出列諫言。
田地間,一道道紅袍彎腰拱手,向眼前的帝王表達的作為臣子的訴求。
“哈哈哈——”
此舉惹得朱元璋快哉大笑,好似又征服了一片廣袤的領土,志得意滿。
靠!你還挺能裝!——許易側(cè)目。
杵好!勿動!——朱元璋給了某人一個危險眼神。
等了這么久,知道朱元璋就為今天,許易自覺在一旁當起透明人。
“君無戲言!”
“咱先前說了,諸位若覺得此物不錯,盡可以自取食之?!?/p>
“陛下!”
宋濂急出聲,其他大臣也著實慌了,這可是種糧,焉能自毀社稷。
“怎么?”
“以為朕糊涂不成?”
迎著眾人錯愕的目光,朱元璋抬手輕揮。
那一雙明銳的帝王目光透過眼前田地,好似落在大明那些種植土豆的土地。
“諸位所見,僅此兩畝!”
“實則我大明早已有上千畝土地種植此物,幾日前朕便下令收獲?!?/p>
朱元璋深吸一口氣,眼神壯志凌云,點頭示意毛驤開始稱重。
“二十載光陰終究太長,五年以里,咱要親眼看到,我大明百姓不以衣食為憂難,不以災患而流走,人人各安其地!”
“大明此后,治安之盛,生養(yǎng)之功,全賴于百姓!”
嘩——
諸位大臣質(zhì)疑的心緒,徹底化作澎湃的浪潮,被朱元璋的壯志和變化所震懾。
千畝?
千畝雖不多,可今年復明年,一年兩種…
養(yǎng)活大明百姓?
此事不僅可行,且基本絕無異議。
強耐住心動蠢動,高呼陛下圣明,諸位大臣眼神一絲不茍觀看起稱重。
一堆堆的土豆用筐盛著,被掛上大秤。
“此堆…合一石三十二斤!”
安靜的氛圍在玄武湖畔蕩開。
空氣都快停止流動。
宋濂等人目光落在那近一堆堆的土豆堆,心頭狂跳如雷。
冥冥間,他們似從上面看到了各地高高隆起的“倉稟”,糧食將要溢出。
一畝地所產(chǎn),幾有三四十石!
而稻谷不過區(qū)區(qū)兩石…
這哪里是作物。
實乃上天給予大明的恩賜,天降祥瑞!
“天佑我大明!”
“陛下圣心昭昭,以民為重,亦是萬民之福?!?/p>
望著面前迥乎不同的朱元璋,宋濂心頭久違觸動,老眼熱淚盈眶,緩緩跪了下去,以大禮叩拜。
“臣宋濂為陛下賀,愿我大明萬年!”
除朝會儀式,大明百官奏事或面圣無需朝拜。
宋濂迎以大禮,可見此刻心情何等激動高興。
“臣為陛下賀,愿我大明萬年!”
“臣為陛下賀,愿我大明萬年!”
“臣為陛下賀,愿我大明萬年!”
“……”
清風搖動著稻穗,大臣嘹亮的聲音穿過稻田,在湖面蕩開。
好似一股旋風,要刮去大明四面八方。
起居注官員滿臉亢奮,上前恭敬道:“還陛下為此物賜名?!?/p>
朱元璋佯裝沉吟道:“此物土內(nèi)而出,其狀圓如豆,便叫它土豆吧。”
官員大喜,鄭重提筆在書冊上寫下“土豆”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