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過后。
許易越來越“松弛”。
每日不是帶著朱婉寧去釣魚,就是在家中過你儂我儂的小兩口日子。
去學府的頻率,也比以前少了許多。
非是許易不想努力。
實在是動力日微。
努力的終極目標,不就是為了躺平?
為了更好享受生活?
將那些頂級紅寶石散出去后,買莊園的錢也回來了。
紅寶石賣得太多,許易已經打算收手。
他主要的目標,已經放在帝王綠翡翠身上。
有洪武一朝和永樂新朝這兩個朝代的緬甸產區(qū),發(fā)現(xiàn)好翡翠只是時間問題。
洪武朝有皇商這條產業(yè),永樂新朝也開了皇商,照著洪武朝的模式在慢慢發(fā)展,他只需回現(xiàn)代進貨就行。
為了掩人耳目,許易特意在市里開了一家超市。
一億多存款,另外還有源源不斷的財富…
許易也不急著拿命去賺錢。
婉兒的嫁妝很豐厚,拋開金銀珠寶,那萬畝良田的產出都足夠府中開銷的。
田地不是“祿田”,每年只給產出,而是“賜土”,完全由朱婉寧管理,有點類似于“賜茅授土”。
關于“賜茅授土”,《禮記》記載“諸侯受封于天子,各建社稷于其國”。
帝王以太社五色土作為權力象征,按封地方位將對應顏色的土塊用白茅草授予受封者。
如…東為青、南為赤。
諸侯歸封地后,筑祭壇供奉社稷。
雖然沒有此等流程,但婉兒對賜土的管理權極大,不符合規(guī)矩,因這事,聽說朝堂上還吵了一架。
最后,還是朱標一句“安國公主未建府”懟了回去,將其定性為“彌補”,群臣這才無話可說。
那些田產,許易雇人種上了最好的高產水稻…
有化肥供應,每季至少可以產出三萬石糧食,一年就是六萬石糧食。
婚后。
許易好似在人間蒸發(fā)。
……
某日,帝問:“國師此時何為?”
毛驤:“在府中。”…n
一個月后。
帝慍,再問:“今日也在府中?”
毛驤:“嗯。”
再一月。
帝怒,問:“兩月都在府中?”
毛驤:“…國師今日出了門?!?/p>
帝喜:“何為?”
毛驤:“…離府百余步,氣寒,遂歸?!?/p>
帝聞之,久久不言。
……
東閣。
聽到最近許易的舒爽生活,朱元璋只覺格外不舒坦。
將公主嫁給你。
不是讓你跑來享樂的!
?。ㄖ煸皟刃莫毎祝涸撍?!讓你小子爽到了!)
“標兒!”
“你看看!這像話?”朱元璋直拍奏疏,氣得差點砸人。
“這小子平時嘴硬,倒是能的很!”
“咱將婉兒嫁給他,不感念圣恩就罷了,最近這混賬小子連學府都不去!”
“天底下,怎會有這般沒出息之人?”
果然,有時候的快樂真就只有一秒。
朱元璋感覺自己真瞎了眼,竟同意了這樁婚事。
偏偏婉兒那丫頭還幫著他。
那一日歸寧,他本想借書法嘲諷,被那小子念詞嘲諷不說,就連婉兒也不幫他。
“國師府的事,父皇您怎么知曉?”
“這…”面對自家女兒好奇而又機敏的提問,朱元璋噎得不輕。
無奈之下,他只得賣了太子朱標。
最后,就連太子朱標也沒逃過婉兒的質問,以“儲君當行事光明”誡之。
涉及私事,實不磊落。
婉兒那丫頭擅弄經典,朱標無力辯駁,只好吃了這啞巴虧。
一個不懂禮法,不懂經傳混小子…
娶了個懂禮法,懂經傳的公主…
朱元璋只感覺自己在造孽。
朱標強顏歡笑,勸慰道:
“二人新婚燕爾,流連私情,乃人之常理?!?/p>
“學府那邊崇學之風盛行,學子們都忙著研究,也無大事發(fā)生?!?/p>
“妹夫若一直待在那,豈不是冷落了婉兒妹妹?”
話說得沒錯,但這依舊不是朱元璋想要的結果。
娶了公主就得當牛做馬,好好辦事。
豈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咱一個當皇帝的,過得啥苦日子!
你一個當女婿的,竟沉迷玩樂?
朱元璋越想心里越不平衡,尤其是對方還是許易。
這時,有內侍快步而來,“陛下,禮部主客司主事,有要事求見!”
主客司,乃是大明負責外邦事務的部門,和鴻臚寺并行,負責諸如核驗、招待、禮宴等等。
朱元璋遲疑:“宣!”
禮部主客司主事來到東閣,行禮后,朱元璋不耐煩擺手:“說,又出了何事?”
主事沉聲道:“陛下,倭國來使,祈求朝貢,已在館驛住有數(shù)日…”
倭國?
朱元璋皺了皺眉,眼底深處閃過一抹寒光。
他可沒忘記這個狼心狗肺的國家。
蠻夷不化之輩,意圖染指華夏也就罷了,竟然還致使華夏差點亡國滅種。
樓蘭不復…
倭國尚存…
天不滅之,朕也要誅之!
一旁,朱標眼神也徹底冷了下去,眼神迸發(fā)殺機。
主事忽然感覺不妙,連忙詢問:“陛下,此番來使,有上呈之表文,不知該如何處置?”
自從知道倭國狼子行徑,朱元璋更不待見倭國來使。
歷史記載:
——洪武十三年五月,南朝的懷良遣僧人“慶有”四人貢馬、硫磺等物,但無表箋,明太祖以其不誠,卻之。
——九月辛卯,北朝遣僧明悟、法助等來貢,卻又因無表,結果:“止持征夷將軍源義滿奉丞相書,辭意倨慢,上命卻其貢”。
?。╬s:足利義滿:北朝室町幕府第三任征夷大將軍。)
歷史上因為“表文”問題,朱元璋就一直“卻貢”。
如今,已經準備征伐倭國,面對來使,朱元璋已經強忍沒有立馬拔刀。
兩國交戰(zhàn),不殺來使,傳揚出去有失大國風范。
言詞犀利,且行文怒斥對方。
“蠢爾東夷,君臣非道,四擾鄰邦!”
都被罵成孫子了…
倭國竟還敢來使?
朱元璋不禁來了幾分興趣,冷笑問道:
“遣使之人是誰?”
“義滿還是懷良??”
主事遲疑回道:“非是此二人,對方來自倭國鹿兒島,乃是倭國一位大名?!?/p>
“臣等實不知…為何其譴使奉有表文…”
“故請陛下定奪此事。”
?。箖簫u,位于九州之南,大名島津氏久外交文書上呈“表文”,明太祖看穿臣子身份,于是卻貢。
并且怒斥:“以日本之號紀年,棄陪臣之職,奉表入貢,越分行禮”。)
“好好好——”聽聞這話,朱元璋不禁怒極反笑。
親王將軍就罷了,一介大名,竟也敢代君王朝貢?
他們,置大明于何地?
氣氛,冷有一炷香時間…
朱元璋緩緩開口,眼神森冷到了極點,“朕聽聞倭國海域遼闊,魚極鮮極美…”
“你去問問國師,愛吃魚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