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曦光透過窗欞時,白未晞已收拾停當(dāng),麻衣素凈,正要將竹筐背起。
筐內(nèi),偽裝成黑貓的小狐貍用爪子死死扒著筐沿,探出半個腦袋,那雙琥珀色的眼睛里滿是抗拒,做最后的掙扎:
“未晞……未晞姐姐,”它聲音刻意放得又軟又糯,再次說起那個提議,“我、我能不能就留在客棧?我保證不亂跑!你把我捆結(jié)實了,扔在床底下都行!我發(fā)誓,真的!”
白未晞的手剛搭上筐沿,還沒用力。竹筐內(nèi),“年輪”,仿佛聽懂了這話,竟如同活蛇般微微蠕動了一下,鞭梢甚至帶著幾分“興致盎然”地、輕輕蹭了蹭小狐貍的前爪關(guān)節(jié)處。
這細(xì)微的觸感讓小狐貍一驚。
與此同時,白未晞微微側(cè)首,垂眸看向筐內(nèi),“你確定?”
她的話語里聽不出什么情緒,但配合著“年輪”那仿佛帶著“期待”的細(xì)微動作,一股寒意猛地從小狐貍的尾巴尖竄上了天靈蓋!
它腦子里“嗡”的一聲,瞬間反應(yīng)過來自已提出了一個多么愚蠢的建議!被這詭異的藤鞭單獨捆死在無人看管的客棧里?!
“不不不!不確定!我錯了!”小狐貍連忙改口,“我改主意了,你得帶著我!必須帶著我!”
“你要是把我捆死了扔在這兒,萬一……萬一你在那和尚廟里出了什么事,被佛光融了、被高僧收了……你倒是解脫了,我呢?!我豈不是要活活餓死、渴死在這破客棧里?!連個收尸的都沒有!不行!絕對不行!”
白未晞看著小狐貍搖頭晃腦的樣子,并沒有多言,而是穩(wěn)穩(wěn)地將竹筐背起。
晨光漸熾,為洛陽城中的青石板路鋪上一層金箔。
越靠近城南,人流愈密,車馬漸稀,多是徒步而行的百姓,間或有小轎穿梭其中,簾幕低垂,不知是哪家的女眷。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混合了線香、汗水和塵土的特殊氣味。
白馬寺的朱紅寺門已然在望。
今日寺門大開,知客僧披著袈裟,肅立兩側(cè),迎候四方信眾。雖是人流如織,卻并無多少喧嘩,只有腳步聲、低語聲和風(fēng)吹動幡旗的獵獵作響。
白未晞背著竹筐,隨著人潮步入寺門。一過門檻,筐內(nèi)原本因緊張而身體僵硬的小狐貍,忽地動了動鼻子,那雙琥珀色的眼睛里閃過一絲明顯的錯愕。
沒有想象中佛光灼體、妖力凝滯的痛苦,也沒有梵唱貫耳、心神搖曳的壓迫。
寺內(nèi)古柏參天,梵宇巍峨,香火鼎盛,空氣中流淌著的肅穆與莊嚴(yán)。
小狐貍?cè)滩蛔目鹧靥匠霭雮€腦袋,極小聲地,帶著難以置信的語氣,對著白未晞的后頸方向嘀咕:“奇了怪了……這和尚廟,怎么……怎么一點感覺都沒有?”
它本以為會得到一如既往的沉默。沒想到走在前方的白未晞,腳步未停,目光平靜地掃過寺內(nèi)熟悉的景致,應(yīng)了一聲,“嗯?!?/p>
這反應(yīng)太過平淡,仿佛早已料到。小狐貍瞬間福至心靈,一個念頭竄了上來,它急切地又將腦袋往外探了探,幾乎要蹭到白未晞的耳垂:“你是不是……以前就來過這種地方?”
“是?!庇质且宦暫喍痰拇_認(rèn)。
小狐貍氣急,它壓著嗓子,聲音里充滿了一些委屈和憤懣:“那你早說??!害得我這一路擔(dān)驚受怕,以為進(jìn)來就要被超度了!早知道咱們這……這樣的,進(jìn)來都沒事,我何至于……”
它抱怨的話語戛然而止。
因為白未晞的右手,已經(jīng)準(zhǔn)確無誤的探了后來,冰涼的手掌按在了在它毛茸茸的頭頂,將它直接摁進(jìn)了背筐。
“你沒問過?!?/p>
伴隨著這句一如既往聽不出情緒的解釋,小狐貍只剩下在筐里發(fā)出幾聲模糊的、氣憤的“嗚嗚”聲,卻也不敢再造次。
白未晞不再理會它,目光投向寺內(nèi)深處。
講經(jīng)之處,是在大雄寶殿前極為開闊的青石廣場上。此法顯然是為了容納更多信眾。
廣場盡頭,大雄寶殿的月臺被臨時布置成了法壇。上方張著巨大的、繡滿梵文經(jīng)咒的明黃色寶蓋,用以遮陽。
寶蓋下,設(shè)一紫檀木蓮花法座,居高臨下。那是此次主講高僧的位置。
法座前方及兩側(cè),則整齊擺放著數(shù)十個蒲團(tuán),此刻已有不少披著袈裟的僧侶安然跌坐,個個寶相莊嚴(yán),氣息沉凝。
月臺之下,廣場之上,格局分明:
最前方,靠近月臺的位置,鋪設(shè)著大片干凈的草席與灰色氈墊,此刻已坐滿了虔誠信眾。他們大多衣著整潔,神情專注,多是城中有些家資、一心向佛的居士。
稍后一些,則是黑壓壓站立著的普通百姓。他們衣著樸素,甚至帶著補(bǔ)丁,臉上刻著生活風(fēng)霜的痕跡,眼中混合著敬畏、期盼與一絲茫然。
他們擠擠挨挨,努力伸著脖子,想要更清楚地看到法壇上的景象。販夫走卒、農(nóng)夫工匠,三教九流,匯聚于此。
而在廣場兩側(cè),靠近回廊的位置,則設(shè)有一些梨木椅凳,甚至還有幾張擺放著茶水果點的小幾。這里的人們衣著光鮮,綾羅綢緞,或氣度不凡,或珠光寶氣。
一邊是本地官宦及其家眷,雖未著官服,但神態(tài)舉止自有威儀。另一邊則是富商巨賈,手指上的玉扳指、發(fā)髻間的金步搖,在陽光下閃著光。
他們彼此間低聲寒暄,姿態(tài)相較于前方的信眾,顯得更為從容,也更……像是一場重要的社交活動。
白未晞無意擠到前方,她背著竹筐,悄無聲息地移至廣場一側(cè),一株古老柏樹的濃重陰影之下。
這里距離法壇不算近,但視野開闊,恰好能將整個廣場的眾生相收入眼底,又能避開大部分目光。
樹影婆娑,落在她粗糙的麻衣和瑩白的側(cè)臉上,明明置身于這千人匯聚之地,她卻仿佛自帶一層無形的屏障,與周遭的一切熱鬧隔離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