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場秋雨洗凈了崤山的天空,青溪村的空氣里浮動著泥土與草木的清新氣。
石生和柳月娘一起,鄭重地走進了老村長林茂的家門。
“林叔,”石生開門見山,“我和月娘商量了,想請您做主,把咱家屋后連著東邊那片坡地,劃給我們?!?/p>
林茂有些詫異。那片地可不小,比石生家現(xiàn)在的院子大了好幾倍不止,而且地勢略有起伏,并非都是平整的良宅基。“你們要那么大地方作甚?那坡地平整起來可費工夫?!?/p>
柳月娘接過話,語氣溫和卻堅定:“叔,我們想著,既然要修,就往長遠(yuǎn)里打算。眼下孩子們還小,可總有長大成家的一天。安瀾、安晴將來也要有自已的窩。我們把地方圈大些,這次先起幾間夠住的,剩下的空地留著。將來兒孫滿了,想再起新屋,也有地方,不用再去別處零敲碎打地尋地皮,一大家子挨著住,彼此都有照應(yīng)。”
她這話說得在情在理。林茂瞇著眼,沉吟片刻,緩緩點頭:“是這個理兒……聚族而居,枝繁葉茂,是好事。那片地荒著也是荒著,你們既有此心,便劃給你們。地價就按村里的公田價錢算?!?/p>
事情就這么定了下來。當(dāng)丈量土地的繩尺拉開,村民們看著那幾乎將小半個緩坡都圈進去的巨大范圍,才意識到石生家這次的“修繕”,規(guī)模是何等不同以往。
請來的老工匠并非尋常鄉(xiāng)野把式,而是石生特意從鄰縣請來的、曾參與過大戶宅院修建的老師傅。老師傅帶著徒弟,拿著羅盤和繩尺,在那片廣闊的空地上勘測良久,最終用石灰粉畫下了令人驚嘆的格局。
這并非隨意散落的幾間農(nóng)舍,而是初具規(guī)模的院落組群雛形。
整體的規(guī)劃坐北朝南,背靠緩坡,面臨村中主路,暗合“負(fù)陰抱陽”之理。格局講究軸線分明,主次有序。
最先動工的是位于中軸線上的主院。院門規(guī)劃得頗為氣派,不再是簡單的柴扉木門,而是帶有磚雕門楣和微微出檐的屋宇式大門。
入門之后,有一道影壁墻的基址,準(zhǔn)備用青磚砌筑,上面計劃雕刻寓意吉祥的“福”字或松鶴圖案,起到藏風(fēng)納氣、遮擋視線的作用。
繞過影壁,便是寬敞的主庭院。正對面是即將興建的正房,地基打得極高,臺基以規(guī)整的青石壘砌,顯示出其在整個建筑群中的核心地位。
正房規(guī)劃為五開間,明間最為開闊,作為堂屋,用于接待重要賓客和舉行家庭儀式。正房的屋脊最高。
主庭院的東西兩側(cè),是規(guī)劃中的東西廂房。東廂房地位略高于西廂,準(zhǔn)備先給安盈居住。西廂房則暫時隔開,供安瀾、安晴使用。所有房屋之間,計劃以抄手游廊相連,這樣即使雨雪天氣,在各屋之間走動也無須濕鞋。
令人更驚嘆的是在于預(yù)留的擴展空間。
在主院的東側(cè)和西側(cè),石灰線清晰地畫出了未來可以增建的偏院或跨院的基址。,可以慢慢的擴充修建。
每個跨院都規(guī)劃了各自獨立的院門、小庭院和未來的房舍基址,既能與主院緊密相連,通過特定的門洞相通,又能在必要時保有相當(dāng)?shù)莫毩⑿?,滿足子孫后代成家立業(yè)后的居住需求。
整個建筑群高低錯落,主院最高,廂房次之,未來的跨院再次之,形成了豐富的天際線,被稱為“層層疊高,步步高升”。
工匠們按照這個宏大的藍圖,先從主院開始修建。
石生和柳月娘 早就商量好了,除了核心的木工、瓦工等技術(shù)活計由請來的師傅負(fù)責(zé),那些需要大量人力的活兒,比如平整土地、挖掘地基、搬運青石磚瓦、和泥夯土等,優(yōu)先從本村找人,按日結(jié)算工錢,絕不拖欠。
消息一出,村里但凡有些氣力的漢子,甚至一些手腳利落的婦人,都主動找上門來。
“石生哥,算我一個!別的不行,力氣有一把!”路鳴第一個扛著鐵鍬就來了,咧著嘴笑。
柳月娘,姜懷玉等婦人們擔(dān)起了繁重的后勤。她們每天變著花樣地準(zhǔn)備伙食,大盆的雜糧饃饃管夠,油汪汪的燴菜里肉片清晰可見,甚至還時常能見到難得的豆腐和鮮蔬。
下工時分,每人除了當(dāng)日的工錢,還能分到一些用荷葉包著的、油光紅亮的紅燒肉或者幾塊炸果子,帶給家里的孩子解饞。
這份實在的待遇和尊重,讓前來幫工的村民心里暖烘烘的。
除了幫工的村民之外,其他的村民們閑暇時也都喜歡過來看看,對著那巨大的宅基地嘖嘖稱奇。
“石生家這是要起個莊園子??!”
“瞧瞧這地基打的,怕是能蓋兩進院子了!”
“月娘想得長遠(yuǎn),兒孫的福氣都在里頭了……”
那塊坡地上開始一天一個樣,巨大的青石被鑿平,作為墻基和柱礎(chǔ)。青磚灰瓦被一車車運來。不同于普通農(nóng)家的土坯墻,這里的墻體下半部多用青磚壘砌,上半部則是更加厚實的“里生外熟”,內(nèi)層土坯,外層青磚的結(jié)構(gòu),很是堅固。
窗戶的設(shè)計也更為講究,不再是簡單的方洞,而是規(guī)劃了帶有簡易欞格的直欞窗或方格窗,日后可糊上窗紙,透光又雅致。
柳月娘尤其關(guān)注正房旁那間特意規(guī)劃出的、位置極佳的房間。她要求這間的窗戶開得更大,朝向庭院,地基也格外加固過。
“這間做的要精細(xì),”她輕聲對工匠囑咐,“地面鋪青磚,要磨得平整?!?/p>
工匠雖不解為何對這間屋子如此上心,但還是依言記下。
在規(guī)劃中的主庭院中央,柳月娘親自選定了位置。
“師傅,勞煩在這里,給我們留兩個樹坑?!彼⑿χf,“種石榴樹?!?/p>
與此同時,購置田產(chǎn)的事情也在穩(wěn)步推進。石生依舊秉持著不顯山不露水的原則,如同經(jīng)驗豐富的老農(nóng)間苗,精準(zhǔn)而耐心地,將村中附近那些水源好、土質(zhì)肥的田產(chǎn),一點點歸攏到自家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