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小黑胖子最為看重的謀主?!?/p>
“不愧是君侯?!?/p>
二人心中商業(yè)互吹了一波,對視一眼,哈哈大笑。
正在此時,一名親衛(wèi)走了進來。
“主公,公祐先生回來了?!?/p>
“哦?公祐回來了?”
張新忙道:“快,快請他進來?!?/p>
“諾?!?/p>
親衛(wèi)轉(zhuǎn)身離去。
張新心里有些緊張。
孫乾是出使劉虞那一路的使者。
冀州之戰(zhàn),若要說有誰能夠強勢插手的話,也就只有劉虞了。
可以說,孫乾的出使成果,將直接決定冀州之戰(zhàn)的難度。
少頃,孫乾走了進來,身邊還跟著一個人。
看到這個人,張新心中松了口氣,笑容滿面的迎了上去。
“公祐辛苦了。”
“臣拜見牧伯?!?/p>
孫乾行了一禮,“食君之祿,為君分憂,臣不辛苦。”
張新將他扶起,慰勞了一番,看向他身邊之人。
“鮮于卿,你怎么也來了?”
來人正是鮮于輔。
鮮于輔自從被張新舉孝廉后,由于朝廷一時沒有合適的職位,便在家待業(yè)。
劉虞聽說了他的名聲,派人征辟他為州中從事。
張新在并州時,劉宏曾給了他都督幽并二州諸軍事的權(quán)限。
當(dāng)時為了與匈奴決戰(zhàn),張新給劉虞去了一道公文,讓他派點兵來。
領(lǐng)幽州兵前來之人,就是關(guān)羽和鮮于輔。
只不過后來劉宏為了西園軍,將張新召回了雒陽。
兩人也就錯失了這次見面的機會。
“明公,許久不見了!”
鮮于輔神情激動,大禮參拜。
“功曹鮮于輔,拜見明公!”
這是在喊老班長了。
“快快請起?!?/p>
張新將他扶起,感嘆道:“中平四年一別,你我已有五年未見了。”
“時間過得可真快啊......”
“是啊?!?/p>
鮮于輔亦是感慨,“臣在這五年的時間里,亦是常思明公。”
“五年過去,明公不僅風(fēng)采依舊,威名更是已經(jīng)響徹天下了!”
張新十分開心。
“并州之時,先帝召我回京,因此不得與你見面?!?/p>
張新拉著鮮于輔的手,“我成婚之時,你又忙于公務(wù),無法前來?!?/p>
“如今好不容易再見,今夜定當(dāng)不醉不歸!”
“尊明公之意?!?/p>
鮮于輔笑著應(yīng)下。
“來,鮮于卿來的正好,我給你介紹?!?/p>
張新一一將眾人介紹給他認(rèn)識。
有些人鮮于輔認(rèn)識,他就稍微介紹一下。
不認(rèn)識的,就介紹得仔細一些。
見禮完畢,張新進入主題。
“劉幽州既然派遣鮮于卿前來,想來是應(yīng)我所請,不會插手冀州之事了?”
鮮于輔不僅做過張新的功曹,還被張新舉為孝廉。
在幽州內(nèi)部,他就是妥妥的親張派。
劉虞若是非要插手調(diào)停冀州事務(wù),肯定不會把他派過來。
“正是?!?/p>
孫乾點頭笑道:“劉幽州不僅答應(yīng)不會插手冀州之事,還愿意出兵襄助牧伯?!?/p>
“這不,他把鮮于從事派了過來,便是要與牧伯商議共同出兵之事?!?/p>
“嗯?”
張新聞言一愣,連忙詢問此次出使的情況。
這太不正常了。
就劉虞那個性子,能讓他不幫韓馥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
至于他主動出兵幫助自已?
張新想都不敢想。
畢竟出兵打仗,那肯定是要死人的。
以劉虞的性格,他怎么忍心讓自已麾下的士卒去死?
“說起來,劉幽州愿意出兵襄助明公,還是魏公在其中出了力。”
鮮于輔開口笑道。
“魏公?魏攸?”
張新心里泛起一絲感動,連忙問道:“魏公近來身體可好???”
說起來,魏老頭也幫過他好幾次了。
老頭現(xiàn)在應(yīng)該七十多了吧?
“唉,不太好......”
鮮于輔嘆了口氣,巴拉巴拉......
孫乾一開始的出使并不順利。
正如張新所料,袁紹派遣張景明到劉虞那邊一哭,說什么兵戈再起啊,百姓罹難之類的話。
劉虞的圣母心直接發(fā)作,當(dāng)即準(zhǔn)備寫信,讓張新不準(zhǔn)進攻。
任憑孫乾如何巧舌如簧,他的心里就只有一個念頭。
要打仗了,會死人的......
鮮于輔、鮮于銀兄弟,以及程緒、尾敦等州中吏員都勸劉虞,袁韓不義,張新伐之乃是順應(yīng)天命。
劉虞不僅不聽,還讓人把他們都叉了出去。
孫乾被趕了出來,使命未成,他也沒法回去。
不過好在劉虞還是講禮的,沒有讓他露宿街頭,而是在州府內(nèi)安排了一間客房給他居住。
那幾天孫乾愁的可謂是頭發(fā)都要白了。
鮮于輔見狀,沒有辦法,只能親自前往魏攸家中,將情況講給老頭聽。
若說州府之中,還有誰能勸得動劉虞的,也就只有他了。
此時的魏攸已經(jīng)年過古稀,重病纏身,臥榻不起。
聽聞劉虞欲要助袁,魏攸當(dāng)即令人連夜抬著自已的床榻,前去求見。
劉虞聽說魏攸被人抬了過來,十分驚訝,連忙將魏攸請進臥室躺好。
“子善公不在家里好好養(yǎng)病,怎么深夜來我這里了?”
“嗯......”
魏攸強撐著想要起身。
劉虞連忙上前扶住。
“唉,老了?!?/p>
魏攸喘了幾口粗氣,笑道:“不中用了?!?/p>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誰又能不老呢?”
劉虞指了指自已花白的頭發(fā),“我不也已經(jīng)老了么?”
“是啊?!?/p>
魏攸感慨道:“想當(dāng)年,臣初見牧伯之時,牧伯的頭發(fā)都是黑的?!?/p>
“如今一轉(zhuǎn)眼也白了,老了,要死了......”
“子善公此言何意?”
劉虞聞言一愣,“還望明言?!?/p>
你大半夜的跑我這里來,就為了咒我死?
“冀州之事,臣聽說了?!?/p>
魏攸道出來意,“牧伯欲助國賊,可不就是自尋死路么?”
“子善公也是為了此事前來勸我?”
劉虞不悅道:“張新輕啟戰(zhàn)端,陷兩州百姓于戰(zhàn)火,不仁不義?!?/p>
“袁韓之罪,自有朝廷來定,他不過是一青州牧罷了,憑什么攻伐別州?”
“那袁紹不過一渤海太守,韓馥不過冀州牧,劉岱不過兗州刺史......”
魏攸反問道:“他們又憑什么攻伐青州呢?”
劉虞聞言哽住。
“牧伯說張新不仁義,果真如此嗎?”
魏攸又道:“不仁不義之人,又豈會千里勤王?為漢室社稷浴血奮戰(zhàn)?”
“他都打進長安了!”
魏攸喘了兩口氣,繼續(xù)說道:“若非袁紹等人背信棄義,偷襲青州,他又怎會功敗垂成?”
劉虞無言以對。
“袁紹、韓馥者,國賊也。”
魏攸下了定論,“韓馥于冀州借討董之名,行斂財之實,橫征暴斂,冀州百姓早已不堪重負?!?/p>
“張新攻冀州,那是吊民伐罪?!?/p>
“牧伯不助忠臣,反助國賊耶?”
劉虞滿面通紅。
“可戰(zhàn)端一啟,受苦的還是......”
“小仁是為大仁之賊也!”
魏攸打斷道:“鮮卑、烏桓若無張新攻伐,將他們都殺怕了,幽州又豈能有今日這般太平景象?”
“牧伯,想想前些年,張新沒來之前,鮮卑年年寇掠,烏桓也不安生,百姓過得是什么日子......”
劉虞面色糾結(jié)。
魏攸見狀再言:“牧伯想想看,哪怕此次你助袁韓擊退張新,又能如何呢?”
“此二人狼子野心,早已形成割據(jù)之實?!?/p>
“冀州之南乃是兗州,東南乃是青州,張新與孫堅素來親密,此二人若是聯(lián)手,袁韓不能敵?!?/p>
“冀州之西,又是千里黑山?!?/p>
“若袁韓將來想要壯大自身實力,只能轉(zhuǎn)而向北,吞并幽州!”
“到那時,牧伯你的這份仁慈之心,究竟是救了冀州百姓,還是害了幽州百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