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的劇本,說難也難,說易也易。
第一種就是純原創(chuàng)劇情。
這個是很難的,因為套路總共那么多,前人基本寫的差不多了,你要寫的邏輯通順不能有bug還要有強烈的戲劇沖突,這樣的劇本前期需要非常好的靈感,后期還需要不停的磨bug,周期真的很長。
第二種,改編劇情,原著改編啦、真實事件改編啦,因為電影要制造出戲劇沖突感所以需要對原著、原事件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
這個也不簡單,要在短短時間內(nèi)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更何況還要改編的精彩、改編的有戲劇沖突要帶動觀眾的情緒,也難。
孫羿嘗試著原創(chuàng),但兩天時間下來,頭發(fā)是大把大把的掉,可劇本卻依舊毫無進展。
也不能說沒有,只不過,他都不太滿意。
他現(xiàn)在中體會到,難怪整個導演圈,最常提及的一句話就是一本難求。
既然原創(chuàng)不行,孫羿開始嘗試改編,可就在他準備著手的時候,突如其來的事件,再次把他推上了風口浪尖。
原來在他閉關創(chuàng)作劇本的這兩天,關于他跟盧川導演在本屆京城大學生電影節(jié)評委座談會上發(fā)生的事情已經(jīng)被各路媒體傳的沸沸揚揚。
而且版本越來越多。
靠譜一些說的是:
“華夏兩位優(yōu)秀的青年導演因為一部電影兩看法不同,在座談會上發(fā)生了爭執(zhí),盧川導演以電影《假結婚》缺乏藝術體現(xiàn),對孫羿導演進行了批評,孫羿導演則是給予了有力的回擊?!?/p>
這類媒體以之前采訪孫羿的《南都娛樂》為主,報道的內(nèi)容還算客觀,而一些其他小報就不管那么多了。
怎么勁爆,怎么吸引眼球怎么來,絲毫不顧及邏輯性。
什么“兩人在座談會上因為電影問題大打出手?!?/p>
更有甚者報道說:“兩位青年導演因為一名女演員爭風吃醋?!?/p>
真是讓全國的影迷吃了一波大瓜。
大學電影節(jié)組委會見事情已經(jīng)有些一發(fā)不可收拾,也不得不站出來辟謠,實事求是的闡述了當天所發(fā)生的情況。
不過用詞非常委婉,說的是孫羿跟盧川在對待電影的問題上,進行了一番友好的交流。
然而事情的熱度并沒有因此而降下來,沒辦法,孫羿也只能停下了劇本的創(chuàng)作,出面召開新聞發(fā)布會。
“孫羿導演,請問座談會當天,您真的是跟盧川導演發(fā)生了爭執(zhí)嗎?”
“爭執(zhí)談不上,我們兩都是導演出身,對待電影都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證,見面之后當然是交流了一下,可能彼此都比較認真,所以在外人開來,就像爭執(zhí)一樣吧。”
面對媒體,孫羿同樣避重就輕。
他想著,這也不是啥好聽的事,總不能說兩人真的差點直接干起來吧。
孫羿的這番回答,顯然沒讓臺下的記者滿意,當下繼續(xù)發(fā)問道:
“可據(jù)盧川導演說,他確實是認為你的《假結婚》這部電影毫無藝術內(nèi)涵,所以才忍不住提出了自己見解?!?/p>
“這位記者朋友,無論盧川導演怎么說,我想說是,這種論調(diào)從根上就是錯誤的,作為電影的導演,《假結婚》這部電影完全就是一部商業(yè)制作,她追求的是票房及其衍生物的市場價值,以消費者也就是廣大影迷的認可為目標?!?/p>
“而盧川導演所說的是藝術電影,大多是探求哲理、挖掘人性之類的深奧題材,拍攝手法不拘一格,以行業(yè)內(nèi)部人士的認可為目標?!?/p>
“兩者有什么可比性嗎?”
話題比較專業(yè),臺下的記者不好反駁,只得提出了另一個問題。
“那請問孫羿導演,具有內(nèi)部消息稱,您將跟盧川導演同時為大學生電影節(jié)拍攝一部愛情題材類短片電影作為電影節(jié)的開幕影片,請問此舉是否有一較高下的意思呢?!?/p>
饒是發(fā)布會之前,孫羿心里有所準備,此刻也非常震驚。
整個事情真是被這幫記者查個底掉,但即便如此,他也不能承認。
做人可以囂張,但是不能跋扈。
“這個問題,我不方便回答,拍攝開幕短片是應組委會邀請,至于什么一較高下之類的,我只能說,電影就是給觀眾來看,來評的?!?/p>
看著下面依然有不少記者舉手準備提問,孫羿覺得這事不能在多說了,索性作了最后發(fā)言。
“好了,今天的發(fā)布會就這些內(nèi)容,最后我說一件事?!?/p>
“原本我受學校推薦,作為本次大學生電影節(jié)的學生評委,但因為我本人有作品同時參加評選,盡管主辦方對此沒有相關要求,但我個人出于避嫌,還是決定辭去本次電影節(jié)的學生評委身份?!?/p>
這是孫羿在發(fā)布會前,就跟楊凡商量好的,以現(xiàn)在媒體的對這件事的感興趣程度,肯定會有人往這個節(jié)奏上帶,不如直接退出,把這個漏洞提前封死,剩得再被人翻出來說事。
發(fā)布會結束之后,孫羿跟楊凡回到公司一邊喝茶一邊吐槽。
“你說這幫記者是不是嫌得沒事干,也不是什么大事,這一個個的。”
楊凡從茶盒中取出一把茶葉,放進茶壺里。然后,用壺蓋蓋住茶壺,拿起燒好的開水沖洗著茶葉,邊沖邊對孫羿笑道:
“你現(xiàn)在是不知道你有多火,身上有話題點啊,記者嘛,不就是靠這個吃飯嘛。再說,這也是好事啊?!?/p>
“好事?”
孫羿放下茶杯,有些疑惑的問了出來。
“嗯,這兩天你一直在研究劇本,沒事時間關注,借著這股媒體炒作的風頭,《假結婚》的票房走勢可是逆勢上漲?!闭f著又朝孫羿張開手掌比劃了一下。
“單日收入500萬,兩天時間,票房收入1000萬,總票房達到了1 .9億,不出意外的話,咱們這部電影最終票房收入肯定在2億以上了,你說這個炒作值不值得?!?/p>
要是這么算的話,那還真是意外之喜。
自從02年華夏電影開始商業(yè)化進程以來,在整個電影圈,關于電影的藝術和商業(yè)之爭就逐漸變得愈演愈烈。
新一代的電影人和一部分看清形勢勇于開拓的電影人,紛紛開啟了電影商業(yè)化的嘗試,但還有相當一部分老資格依然頑固的抱守殘缺,認為只有藝術電影才是真正的電影,商業(yè)電影在他們眼里就是垃圾一般的存在。
這次孫羿跟盧川在座談會上的爭執(zhí),仿佛導火索一般,直接把華夏電影商業(yè)與藝術之爭擺到臺面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不少之前沒過《假結婚》這部電影的觀眾,也在好奇心的趨勢下,走進了電影院。
就是這樣,才造成了電影票房在上映到最后一周的時候,票房曲線竟然出現(xiàn)了一個詭異的逆漲。